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1 / 2)

总感觉有点牵强。尤其是,她是如何进到屋子里的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当初出现场的刑警,没有将窗插销从里面插上,就在外边往窗户玻璃和木框上贴了封条。这种粗心大意,也不能说不可能存在的吧?于是,杨惠得以自杀成功。

会不会还是他杀?

如果要是他杀,必须解决一个问题:那个凶手是如何走出密室的?

屋子,只有门和窗。门,显然没有动过,内外均有锁,封条也完好无损。只有窗口那个封条被动过。会不会是这个凶手杀了女大学生后,擦掉了一切手足的痕迹,又从窗户前,翻出去,再从外面,反手回身,从那些玻璃碎片中,穿行而过铁条,把窗户的内插销全部给插上,然后,再从外面给窗户装上新的准备好的玻璃块,在玻璃四周抹上泥子,将新玻璃牢牢地箍在了木框上。当然,临走时候绝不能忘记了那些碎玻璃片子们,要干净彻底地收拾走这些碎片。这样,俨然就成了一个外面的进不去,里面的出不来的密室。

肖芃然立刻走到玻璃窗前一看:果真,那泥子绝对是新的、湿的;那窗下肮脏窄道里,和那些碎纸、砖块相杂的,果真还留有一点点玻璃碎片。

当然,也有可能是那时出完第一次现场的时候,刑警给装上窗户玻璃时候,遗留下的原来的一些碎片。可是俨然两个月过去了,泥子还会那么湿吗?

那些玻璃碎片,如果能够证明至少有两种质地的,是不是就可以证明两个月里,此窗口玻璃被击碎过两次呢?

这就说明,女大学生不是自杀身亡的。她临死时候,还有第二者在场!这个人就完全有可能是杀手!就是这个人,实施了杀人并伪造现场,重新装玻璃、摸泥子制造了一个密室自杀式的现场。

肖芃然仔细一询问,果真,有个技侦人员说,当初是他按照领导指示,将破损的玻璃取出,重新装过新的玻璃块,有可能地上存有遗留物。。

不过,那泥子新鲜度真的不像有二个多月的样子。

再进行现场模拟,如是这般地模拟做了一回,竟然真的可以成功地脱身。那就是说,完全有一线可能,那就是:他杀。

密室一说,不攻自破了。自杀,也就不是惟一的结论了。

也许,那个凶手事先就将一切有关的东西都准备好,放在了该放的地方,直等到杀了人,就立刻按照谋划,将杀人现场,整成了一个密室效果,以此证明:死者只能是自杀身亡的。txt小说上传分享

下载

一·16·女大学生自戕了?3

案件分析会上,阐述了自己的可疑想法后,肖芃然要求技侦人员:一是取样玻璃泥子,看看离开密封盒子后的存活期有多久啦?二是将这一小袋子里的碎玻璃岔子拿去化验,看看质地是否完全一致!

但是,肖芃然并未得到大家的认可。多数刑警疑虑她的怀疑,包括平炜在内。大家仍旧支持原始的结论:自杀。因为这就是一起密室自杀案件,现场也没有发现更多的可疑的迹象。

最后,少数服从多数,现场勘查的结论出来:自杀。

肖芃然不甘心,难道真的就是人微言轻吗?不,她得抗争。就在会上,她和平炜争执起来。

平炜恼了,几乎是恶狠狠似的,说:“我以为那个不足一个人身宽的窗后窄道,三边都是高高的墙垣和二层楼房,只有一面可以入人和风沙,那玻璃泥子自然就不易干透和落灰,再加上前几天一直下雨,完全有可能使得玻璃泥子显得且新又湿;至于窄道里的那些玻璃碎片,如若真有两种及其以上质地的,也或许只能说明房屋盖好后,这扇窗玻璃曾经多次遭到损坏呢!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我们进行现场勘查,要以现场事实为根据,必须要有直接证据来证明,才能分析清楚案件的性质的!知道不?肖芃然同志!”

肖芃然哑然。

肖芃然只好一个人*:女孩子选择这样一个地方去死,也说明性格中有坚强、勇敢的成分吧?所谓自杀,都是勇敢者之路也。不然嘛,她会自杀?不该是有人谋杀吗?

如果就是他杀,那么,会是谁?

这个杀手,为何如此憎恨这个女大学生?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地,如此帮助那个恶魔郝昊在漆黑的夜晚心狠手毒地干掉了杨惠?杨惠为什么不做任何反抗地就走了?是心甘情愿?还是被魅毁?既然没有任何反抗行为,那就肯定:这个凶手是她的熟人或者朋友——一个她信任的人,根本就没有想到需要提防,才会一点点反抗的迹象都没有地去了。

想一想,杨惠死了,谁才是最大受益者?首先是郝昊。其次是郝嫣然。

没有了杨惠这份活人的口供材料,也并不意味着之前的材料毫无用处,判定郝昊的罪行也不能不还算是一份有力的证据,只是死无对证郝昊的那些新的胡言乱语了,也不是不可以减轻他的量刑的。但他失去了自由,也就没有了杀人时间,就连最起码的杀人可能性,也不复存在啦。

那么只有郝嫣然了。该是她最有作案动机和时间的吧?只要她还要脸面,只要她是女儿,只要她还想要出国留学读博士。杨惠案件,就是她的最大障碍!毕竟,作为政审,只要直系亲属里有人被判刑,那么他的直系亲属就完全有可能走不出国门的。

如果不是自杀,那么郝嫣然必定就是最大犯罪嫌疑人。她会是一个蝎心狼狠的女人吗?她能下得了那样残忍的手吗?

肖芃然迟疑啦。她决定:要在私下里,正面去会会这个可疑的美女。

一·17·追觅嫌疑人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