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笑卧乡野-第252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2章(2 / 2)

玉卿和喻丹今天都不是第一次,只有许茜今天才是第一次,所以只有她的有受伤,感到很痛。

上学都是坐出租车来的。

许茜虽然对男女之什知道一丝半点,但她毕竟不能跟玉卿和喻丹两人相比,怎么说她们两个都是“前辈”。

她知道女人第一次破瓜是会很痛的,但男人是不是这样,还是别的怎么样,她就不知道了。

所以被这两个比她经验多多的两个“前辈”信誓旦旦地一撺掇,也就信以为真了。

所以才有了刚才的一幕。

我听了不免想笑,但看了看许茜依然低垂着的脑袋,回头朝玉卿两女恶狠狠地道:“回家才跟你们连个算账。”“怎么算账啊?”玉卿嬉笑着吐了吐小舌头,根本无视我的威胁。

“家法!”我无比威严地道。

“嘁——!”玉卿赶忙捂住嘴,差点爆笑出声。

她知道我说的家法是何意,见我说的这样的义正词严,甚是庄重,是以感觉好笑,差点忍俊不住。

时间已经很晚,我们在清凉的咖啡屋里坐了一会,然后就回去了,今天不能住在许茜家了,所以先把她送回家,看着她上了楼,直到她回到屋里站到窗前挥手相送才驾车离开。

“丹丹,你呢?”车子冲上马路,飞速旋转着车轮,不片刻就到了家门前。

“我回家。”刚才还兴高采烈的,这会儿她却安静了下来。

“好吧。”本来想留她下来过夜的,左拥右抱搂着两个小美人睡觉可是件非常惬意的事。

想不到她要回家,虽然有点遗憾,但也不能强求,我知道其实我要求,她还是会留下来,但她还是个学生,晚上不归家,家里人肯定不会放心,即便有玉卿这个借口,但内心里也不愿意这么做,毕竟这里面会存在欺骗的行为。

喻丹的家距离这儿不远,不需要开车,步行也要不了几分钟。

把车停好,看着玉卿进了屋,然后便送喻丹回去了。

七|星|阁

/!

正文第一百八十九回

/!叮铃铃……

晚上九点半,学校下了自习。

我已经等在学校的门口。

本来应该是姨妈来接人的,但她有伤在身,而且前后都有伤,所以就换我来了。

接美丽可爱的人儿放学,等许待也是一种幸福。

“日夜为你着迷,时刻为你挂念,思念是不留余地,已是曾经沧海,今世百般煎熬,终究觉得你最好。忘不了外面风风雨雨,心中……,只想和你在一起,我要你看清我的决心,相信我的柔情,明白我给你的爱……我要天天与你相对,夜夜拥你入睡,要一生爱你千百回……”刚掏出来,手机就响了。

这个铃声不是我本来的,是玉卿前几天帮我选的,梅艳芳的《一生爱你千百回》。

虽然梅姐人已不在,但她美丽而情意真切的歌声却永远陪伴在了我们的身边。

在梅姐动人的歌声中,我按下收听键,把手机放到耳边,听到里面传来一阵银铃般悦耳的声音,明显的不止一个人。

“小亲亲,在哪呢?”“学校呢。”“你身边好多美女,能不能给姐夫介绍一个啊?”“可以啊。我们班的八大美女都在啊,春夏秋冬四香,梅兰竹菊四剑,你想要认识哪一个?”“随便,只要不是出生在侏罗纪都可以。”“侏罗纪的没有,白垩纪的要不要?”“呃!还有恐龙她娘啊?”“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好了。不闹了。赶快出来吧,我在门口等你们。”“嘻嘻,就知道姐夫疼人家。这就过去。”

随着铃声的响起,一中的校门被大大的打开。

密密麻麻的人流如潮水般朝外涌。

…………

最近十年内,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各大院校每年都在扩大招生,这就引起了连锁效应,各个中学也跟着扩招。

就拿一中来说,原本还是个只能容下数千名学生的学校,十年扩建扩招,规模之大,速度之快,让一些大专院校都望尘莫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但愿能够天随人愿,让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重新踏上百年之前曾经拥有过的位置。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纵观五千年风雨,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任何一次天灾人祸前低下高贵的头颅。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这就是中华民族英雄儿女们的逆鳞所在。

只要你不破坏这一点,你就是朋友,不然,你就会是敌人,整个中华民族的敌人。

对敌人,杀,每一个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绝对不会手软!

醒狮虽醒,却还没发出气吞天下的吼声。

我们的民族要咆哮,我们已经压抑了太久。

只需一声吼,世界都震惊。

中华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五千的风雨飘摇,使她千疮百孔,但正是经历了这些磨难,她才会更加永久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008,注定不是一个平凡而简单的数字,将会永久地记录在华夏神州的史册之中。

人们记住它,不仅仅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华儿女吐气扬眉的时刻,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它记录了灾难,十多亿中华儿女心碎、举国同悲的灾难。

我们坚持住,中华儿女齐心协力,明天更美好。

我们面对着,华夏万众风雨同舟,未来更辉煌。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潜在的缺点。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久经风雨仍屹立不倒的伟大民族,她也是有缺憾的。

纵观上下五千年华夏历史,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却像魔鬼一样悬在华夏儿女的头上,这就是——糖衣炮弹!

唯一的,也是,致命的。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历史使人明智,我们要永久地记住这个教训,把它像警钟一样悬在心中,时时刻刻警醒着自己。

…………

玉卿,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