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这么久,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笔下的人物是能引起大家共鸣的,是你歪歪头就能看见的那个人。说到这里,乔乔许久不见了,不知道你中考成绩如何?希望你能顺利考上理想的高中。
然然是一个骨子里相当自卑,却很擅长自我排解的人,她和陆鞘的婚姻从最开始就是一场豪赌,我从前觉得,她之所以敢赌,是因为她没什么好输的,仔细想想才更正,其实是因为她没什么怕输的。如果她连心都输了,还有什么好害怕失去的?如果她连心都不拿出来当筹码,又怎么能有赢得陆鞘真心的这一天。我实在佩服她,她是最大胆的赌徒。
写故事的时候我曾经有过一段瓶颈期,那时候匆匆完结了正文,去写了一个长达十万字的番外。真正瓶颈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我突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写一对经历了这么多事的夫妻,到最后他们排除万难在一起,回首过去的路,是不是会后怕,会不会突然累了,或者就像我拼了命想得到的比如说一份龙虾,到手之后才觉得,啊,味道也不过如此嘛。
没错,我怕的是他们得到之后发现与自己预想的有落差之后遗憾甚至后悔。
写到这里我真的已经没有力气去应对他们的失望和后悔了。
爱情三十六计的更新给了我相当充裕的缓冲时间,让我想清楚了然然最后的归宿。
他们当然还是要在一起的,下堂妻总有一日还是要重新上岗。我之前担心的事其实只是庸人自扰。
陆鞘这样的出身,已经注定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形形色色人的虚情假意,其中更不乏看中他生后万贯家财的虚假女人心。他遇见然然的时候恰好是自己意识中生与死形成强大冲击的时候,这个时候真情很容易乘虚而入,他在这时候最容易被感情俘虏,我只能说我安排然然在这时候出现在他面前,我真是举世无双的亲妈,噗。
对于然然来说,陆鞘是她放在心里喜欢了多年的师兄,一个从来只能放在心里喜欢的人。这样一个人突然出现,突然求婚,她会答应简直天经地义,好吧原谅我的确成语使用太那个啥。
如果两个人之间仅仅是家境上的悬殊,那么冲突就很单一,尤其在老太太健在的情况,这样的问题简直不值一提,所以我设计了亲兄妹的环节,当然,这个环节也让很多朋友大呼狗血,我的本意其实就是想引出上一辈的恩怨,有了这一点,他们想要在一起,就成了一件相当不可能的事。
张苏蓉在老太太当年善意的谎言下对陆家父子有很深的偏见,自己曾经受过伤害,当然就不希望女儿再重蹈覆辙,她的反对对然然而言,分量很重。
只不过我一直觉得,天下就没有能拗过子女的父母,所以她直接反对,效果不会很显著,了不起闹一闹就要妥协,所以她选择曲线救女,从陆鞘下手。
不得不说她这一招果真稳狠准,陆鞘爱然然,他舍不得让她难过,这就是他最大的脉门。
然然爸爸对陆鞘的考验就是建立在想让女儿得到幸福,又不想妻子再执著于过去的基础之上。陆鞘一直应对得十分吃力,直到他确信除了自己,没人能给然然幸福。
我在最后用《爱你直至生命尽头》这个长达五千字的番外来讲述了当年陆鞘父亲和然然母亲的故事,我在很早以前看过一篇小说,对其中一句话印象深刻,这句话是这样的:“如果情到浓处,不仅仅是女人才执着于守身如玉”。我在这个番外里想阐述的,其实也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所以陆羽斌才会在和tina有了一夜情之后难以面对张苏蓉,也只有这样,才大大降低了张苏蓉怀孕的几率,其实我也想过,如果张苏蓉在陆羽斌死后发现自己有了孩子,哪怕那时候她知道陆羽斌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和儿子,她依然会选择生下来的,如果生下来了,她就不会再嫁人,更不会有然然,所以我不能让她怀孕。
算起来,为了让陆鞘得以在陆家健康成长,我还真的是谋了陆羽斌的财,害了陆羽斌的命啊,说起来我好残忍,可是我就想讲一种类似于佛教里所说的因缘的东西,tina机关算尽,陆羽斌也不爱她,甚至在他活着的时候连她费尽心思怀上的孩子也不承认,后来是有张苏蓉的放手,这个孩子,也就是陆鞘,才能光明正大的姓陆,才能有这么优越的生活,而到最后,陆鞘没有叫tina一声妈妈,他的妈妈,仍旧是张苏蓉。
这是不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我在整个故事的最后,也只是让陆鞘借着敬酒,模糊地叫了然然的父母一声“爸妈”,而没有出现陆鞘单独叫张苏蓉“妈妈”的情节,不是别的任何原因,我就是觉得这一声“妈”喊出来,让陆鞘的亲妈情何以堪?听的张苏蓉也必定不会很好过,我已经承受不了再一次描写她的心理,于是就这样算了。
之前的结尾停在破镜重圆的地方,我非常仓促地提到了然然和陆鞘去复婚,可是在现在修改过的结局里,我让陆鞘重新追了一次然然,当然这个“追”也只是意思意思,就像然然自己说的那样,陆鞘的腿还没有完全好,以后要跟她过日子的是陆鞘,不是所谓的浪漫,而陆鞘的求婚,在之前的结尾就是拉着然然去民政局,而在现在这个版本里,我让他有了一个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