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妹妹羞涩一笑,将手中的锦盒放在张明面前,后退几步,双手自然搭在小腹处,显得特别有教养。
张明忍住心跳,自己现在是个40岁的大叔,应该对这种小萝莉没兴趣的啊!现在摄影机对着自己,千万不能失态。
平静一下心情,张明打开锦盒一看,还真是应景,这里面正是一副刺绣作品。
向少女示意一下,然后和坐在旁边的蔡馆长一起打开这幅刺绣长卷。中国四大名绣是苏绣,蜀绣,湘绣和粤绣,但是少女提供的刺绣不属于这四种,而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汉绣。
汉绣的基础是楚绣,融合了南北诸家绣法的长处,具备鲜明的地方特色,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目中的江城文化遗产。
在张明记忆中的江城志里记载,在清末民国初期,汉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江城三镇均有织绣局和绣花街,产品远销海内外,甚至还拿过一些国际上的金奖。它的衰败则是在日军进攻江城沦陷后,整个绣花街被烧毁,导致汉绣日趋凋零手艺几近失传。
张明仔细摸索着这幅长卷,画卷上绣有一副宽广的荷莲图,名叫。
与一般的荷塘不同,刺绣画卷整个背景特别宽广,荷莲群处于一片宽广的水域中。绣线以红,黄,绿,蓝为主,针法密集,空白处用满绣填充,荷花莲久,现代人最常见的其实是街头各处可买的十字绣,一副大型十字绣都可以卖出几千元的高价,可见刺绣的珍贵之处,更何况这幅精美的代表了楚文化的汉绣作品!”张明侃侃而谈,不少人听的连连点头。
“汉绣不同于四大名绣,它具备典型的地方特色,非常擅长以铺,压,织,锁,扣,盘,套着七种针法变化运用,下针果断,图案边缘整齐,与其他绣法不同的是,运用各种独创的汉绣针法,可以将图案创造的富有极强的立体感,这点非常难得。”
“在文化传承上,汉绣在20世纪初期得到全盛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日军侵占,江城的汉绣艺人全部逃离,导致此门艺术濒临失传。这副作品的作者是吴寿康老人,他是从江城逃离到洪湖的汉绣传人吴文秀的后人,是正宗的汉绣大宗。”
“这幅描绘了整个洪湖最美的荷花莲叶美景,不论是针法还是做工,均达到了汉绣技艺中的顶峰,是一副不可多得的珍品!”
“洪湖绣花厂我也知道一些,整个汉绣最高的工艺几乎全部在那里,但是吴家不擅经营,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四大名绣的作品更加受到市场追捧,所以洪湖绣花厂步履维艰,苦苦支撑。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提高重视,希望有识之士能够伸出援手,挽救我们大江城的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场掌声不断,吴秀颜看着这个神情激昂的男子,心中充满了异样的感情:“爷爷,您的在天之灵看到了吗?汉绣有救了!有救了啊……”
第86章这不是我想要的考古
鉴宝录制现场已经出了三件候选品了,省博物馆蔡馆长的瓷器那边很快也评选出代表作,最后专家们开始收尾,该点评的点评,该补镜头的补镜头。
10位社会名流和30位媒体朋友的投票也出结果了,傅抱石的书画不出意外获得了“江城之星”这个称号,虽然不少地方上的媒体朋友都在支持汉绣,荆州与洪湖的主要媒体朋友还产生了强烈的抗议,但这就是市场规律,考虑到很多其他因素,哪个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哪个更出名,哪个就是冠军。
当然了,傅抱石的书画也是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意义,它也是见证了江城历史的一件珍贵文物,获得“江城之星”其实并不为过。电视台领导答应回去后专门组织人手做一期汉绣专题节目,洪湖那边的媒体评委才忍住没有当场发火。
3月15日晚上“寻宝大江城”电视鉴宝大赛在江城经视台播出后,引起社会的热烈反响,不少观望的民间收藏家呼吁尽快进行第二次寻宝,而且不仅仅是要寻宝大江城,而且还要寻宝襄阳,寻宝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