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争论未获得一致的结论就结束了。在一旁倾听的我,虽然没说谁是谁非,但我内心觉得似乎坂本上等兵的论调比较合理。就如坂本上等兵所言一样,虽然身为军人,但是有妻子的召集兵来到战地后最挂念的还是妻子。因此,在临死之际,会思念妻子才是人之常情。我决定把这个问题当做习题带到战场寻求答案,就在登陆的第一天,因为有人战亡,所以立刻解开了谜底的一端。
成为解答者的也是中队里的第一位战亡者,就是主张“天皇陛下万岁”的大庭上等兵,但他在临死之际,并没有喊出“天皇陛下万岁”,甚至连天皇两个字都没说出来就断气了。虽然如此,他并不能算是立毙。被子弹击中后,他还活了一个多钟头,若是他有意喊出来的话,应该是有相当充裕的时间。
大庭上等兵是遇到敌军近距离的阻击而负重伤。因为当时距离敌军只有50米,所以无法将他后送,又无法当场治疗,只好让他坐以待毙。受伤的部位在腹部。当然任何部位受伤都一样会痛,但腹部被子弹穿透所受的创伤则特别痛苦。随着时间的经过,他的呼吸愈来愈困难,在急促而不规律的呼吸中,他似乎有什么话要说,嘴唇不停地颤动着。每当他动嘴唇时,我都以为他会喊出“天皇陛下万岁”而注意地倾听。但到了最后依旧没有说出来。我只听到他小声地说出一句“君惠”,似乎是一个女人的名字。后来才知道,“君惠”就是他留在故乡的新婚爱妻。到了最后他还是像常人一般地想念着爱妻而死,这一点使我感到很欣慰,在最后的关头,喊出心爱的人的名字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我的习题的一部分就被解开了。
接着战死的就是河原崎少尉。少尉虽然是最低阶的军官,但毕竟总是军官的身份。比起一般士兵,自然更接近天皇陛下。我认为军官一定会喊着“天皇陛下万岁”而表现出军人的本色,但少尉却同样的没有说什么就断气了。他也是被子弹击中,距离死亡仍有30分钟的意识清醒的时候。我一直待在他身旁,但除数声“好冷、好冷”的声音外,却没有听见我所期待的“天皇陛下万岁”出现。少尉也和一般的士兵没有两样。因此,我的习题又获得一项解答了。
在尔后的每次战斗中,我身边总会有几名官兵战死,但据我所知,从没有任何人喊出“天皇陛下万岁”这句口号。因此,我的习题全部被解答出来了。受到致命伤的人,在死亡的边缘彷徨时,除了特别刚毅的人外,都不会有多余的心情和时间,大家也都会想尽力挽救自己的生命,以求平安回到爱妻身旁,这才是内心真正的期望。
相反的,临死之际会喊出“天皇陛下万岁”的人才是不正常。
为了封锁官兵们的真正心声,军国主义者就想出“天皇陛下万岁”这句口号,企图以它来美化侵略行为。
我希望避免渡河,但愿大岳队不会下达渡河的命令。但这只是我个人的自私想法罢了,战场上决不可能有如此美妙的事。当我正在做这个美梦时,已经不知道有几队的人马向渡河挑战,无数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地消失在苏州河的浊流中。
数小时后,我所在的大岳队终于下达了前进的命令,我不得不勇敢地参加渡河。
令人厌恶的战争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对战后出生的人而言,战争只不过是一句历史名词罢了,不知何因,至今仍有不少人为了“南京大屠杀事件”而争论不休。我敢断言“南京大屠杀事件”是事实。因为身为军人的我,曾经参加过入侵南京的作战,事实也犯过暴虐的行为。
我曾经亲眼目睹、耳闻这个事实。除了我以外,当年参加入侵南京作战的军人,尚有多人生存在世。他们都很了解“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内幕,但为了避免勾起伤痛的回忆,他们都不想证明它。我推想,有些人否定“南京大屠杀事件”,是想抹煞日本战史上的污点,因此才刻意歪曲事实。
“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确是日本战史的一大污点,但它并不能轻易地给抹掉。而且我认为我们不但不可以歪曲事实,我们应该坦承错误,虚心反省,让后世子孙引以为鉴。因此我打算根据自身的体验来记述这件事。
我所要记述的是以身为军人的我,站在当年曾经亲历其境,参加入侵南京亲眼目睹、耳闻“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立场上,本着人类的良知和赎罪的心情作一个忠实的记述。
根据中国方面的说法,“南京大屠杀事件”是日军攻占南京3个礼拜中,杀害了30多万中国军民。我不知道被日军杀害的确实人数有多少,但我并不认为中国方面所说的数字太夸大,也许实际的数目更大也说不定。“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范围不只是南京地区而已,它是从上海附近开始到南京被攻陷后的扫荡战为止,在辽阔的范围内所发生的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大悲剧。详加区分的话,它包括从上海附近开始到南京为止、占领南京时和占领后的扫荡期等三个阶段。
最初是向南京进攻。南京攻略战是支那事变的许多场战斗中的最大的一场战斗。
参加作战的军团包括,以松井石根上将为司令的方面军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