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第21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1 / 2)

的政治观点历来如此。因而从这一天起,当时还与国民党密切合作的中共和苏联顾问便成了他开始算计的潜在对手。日后,随着他在国民党中地位、权势的不断升高,他的这种观念日趋强烈,最后终于导致了他对共产党人的大规模屠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数年后,正是他背叛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走上了专制和恐怖的道路。历史捉弄了国民党,也把当时贫弱的中国更进一步引向了黑暗。

实际上,他早看出了中共潜在着一股不可遏制的发展势头。他并不怕那些军阀实力派,几年间无数次的较量,各路实力人物、英雄好汉都无一例外地栽在了他的手下,但唯有中共始终是他平起平坐的一个对手。他对各军阀远交近攻、重金收买的手段曾屡试不爽,但在中共面前却根本无法奏效。他明白这个具有自己的主义和信仰的组织如果发展下去,等待他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所以他不惜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也要把这个强健的幼虎扼杀在摇篮里。

“九?一八”事变前的两个月,他曾公开宣称:“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为奴隶,亦不可得。”荒谬、反动得令人称奇,这仍是他的一种策略。日后无论他对两广的李宗仁,西北的冯玉祥、还是对曾在淞沪抗战中立下殊功的19路军,他都是置日本人于不顾,以剿灭共产党而后快。他那种由于中共的叛乱而干扰了其抗日的借口在他所做所为的映衬下,显得苍白无力,前后矛盾,他的政治私心,他的独裁统治决定了他只能走3年“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洋务主义老路,他也不是第二个曾国藩而已。

1923年他仇视苏联的原因之一是苏联对中国外蒙有领土野心。但20年后,正是他为了使苏联干涉中共,确保他在中国的统治,竟屈服于苏联的压力,承认了外蒙的独立,犯了连他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的罪恶。

眼下,看着他的数十万正规部队对红军的“围剿”取得初步胜利时,他自然急不可待地要剿灭红军,消灭中共,彻底地了却他心中的隐患。对日本人,他认为时候未到。他要在自己的统治地位稳固后。在中共这个心腹之患去除后,再去会日本人。那时,即使他败了,中国仍是他蒋介石的中国。

我们今天评价蒋介石,不应以极端的眼光看待他。他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一个善与恶共存的人,一个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虽然他的一生有不少反动之处,但也有过对日本人绝不投降的闪光一刻。因此说他当时有意卖国,自然有失客观,人们也难于理解。就是做为一个平民百姓,他也知道自己是个中国人,更何况他还是中国的军政领袖,一个对中国古老的民族、悠久历史深感骄傲的人。

但直至全面抗战爆发,他一直都在走着一条弯路。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在外敌图谋中国不已的情况下,他却一门心思对内征剿,这毕竟是逆历史潮流的。逆历史潮流而终究是要被历史淘汰的。

从蒋介石的一生来看,他还是颇有些民族心的。事实上,早年的蒋介石曾经是个民族主义者。当初他之所以投身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他头脑中的民族主义思想使然。1904年,还是个17岁少年的蒋介石,便在宁波学习时,从他的启蒙教师顾清廉那里形成了“赴日留学,研究军事,献身民族事业”的民族思想雏型。日后他曾公开袒露过他少年时的那种富国强兵的梦想,他说:“我在本县龙津中学肄业的当时,因为痛愤乡里土豪的横行。目击我们国家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尤其在那时看到日本以上个弱小的国家,能够发奋图强,战胜帝俄,予我精神上以最大的刺激。所以我在龙津中学肄业不到半年,请求家母准许我到日本去学军事,来尽到我国民一分子的义务,促成我们国家的雪耻自强。”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这种思想急剧膨胀着,撞击着他的灵魂。几年后,久已压抑在心中的这种思想终于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

那是1906年,他在保定通国陆军学堂学习时,一次上卫生课,日本军医教官抓起一块泥土放在桌上,轻蔑地对台下的中国学生说道:“这块泥土中有4亿个微生物,就像中国有4亿人口一样。”

身为教官,日本人太狂妄,也太没教养。蒋介石一听这话,一阵怒火从心头升起,他倏地站起身,挺胸昂首,急步走上讲台。只见他叭叭地把那泥土分成八块,指着其中的一块大声道:“日本有5000万人,是否亦像5000万个微生虫,寄生在这八分之一立方英寸的泥土中?”

日本教官从未想到一个中国人,一个他的学生,就有如此大胆之举,一时目瞪口呆,随之大怒。理屈词穷之际,见全班只有蒋一人剪了辫子,便一口咬定他是革命党。蒋不亢不卑地答道:“只问你比喻对不对,不要问这题外事。”一时竟使日本教官下不来台,台下的张群等中国学生无不为蒋的爱国正气所折服。课后,日本教官仍是暴怒不已,不肯罢休,找到学堂总办赵理泰,要求严办蒋介石。

蒋很是幸运,没有碰上一个昏愦的软骨头。总办赵理泰不仅对蒋介石深为同情,而且对他的敢作敢为和民族正义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后蒋介石在几乎绝望的情况下,奇迹般地获得了4个赴日历学名额中的一个,很难说与此事无关,正是那次赴日,他结识了孙中山,开始了他日后飞黄腾达的军事、政治生涯。留日期间,他的民族主义思想被进一步强化了。一度,他对邹容《革命军》爱不释手,早晚咏诵,就是睡觉也不放下。书中的反满思想和民族主义的论述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在给表兄单维则的一首诗中,表达了他久已积蓄在胸中的感情,诗写道:

腾腾杀气满全球,

力不如人肯且休?

光我神州完我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