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2 / 2)

这是小刘腰间别着的麂皮袋子里暗藏的、山上猎人常用来剥麂子、野兔皮子的小匕首。

匕首还插在陈武的腹部,伤口汩汩地向外冒血。围观的人们“哎呀”、“啊呀”地乱叫,有的人在指责小刘使用暗器不光明磊落,但谁也不敢上前扶持陈武。陈武没有立即拔出匕首,他知道自己受了致命重伤,如果立即拔出匕首,鲜血毫无阻碍地喷涌而出,自己死得更快。他咬着牙,挣扎着站立起来,揪住有些发呆的小刘的前襟和一只胳膊,将他狠狠地摔在地上,没容他翻过身,抄起自己的檀木棍,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向小刘的后脑勺劈去。

小刘轻轻地哼了一声,身子抽搐了几下,再也吐不出气来了。

陈武在被抬回家的路上也咽了气。

(13)

陈武死时,小儿子陈山才四岁。两年之后,陈山的母亲也因病去世。

陈山小时候由长自己十几岁的哥嫂抚养长大,读到了高中毕业,长得象父亲,高大魁伟,相貌堂堂,性格也象父亲,刚强勇猛,善良厚道,因为读的书比父亲多,脑瓜子则比父亲稍见灵活,不那么呆板。这时,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大学停止了招生,依赖哥哥在公社兽医站工作,兽医站扩招时,哥哥把自己分得的一个指标没留给儿子而给了弟弟,于是陈山也进了兽医站当起了兽医。除了跟哥哥和其他师傅学艺外,闲时陈山也练习武艺,然而更大的兴趣是读书,不管是父亲留下来的《黄帝内经》、《元亨疗马集》、〈汤头歌诀〉,据说名医华佗被曹操杀害以后,儿子将父亲留下的著述付之一炬,旁人从火堆里抢下的那张唯一仅存的〈公鸡阉割术〉,还是从“破四旧”废纸堆里偷捡来的几本古诗旧赋,新发的《毛泽东选集》和《毛主席诗词》以及报刊上稍有文采的文章,看起来就不忍释手。他把各种各样新的老的只要能弄到手的有关兽医的书籍反复啃读,并在实践中印证和总结,因而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进步都很快。后来,陈山和一个从上海下来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结了婚,才和哥哥分开过日子。儿子出生才两岁,按政策,妻子如果是独身可以回城,但不能带儿子。妻子的父母要女儿回去,妻子问陈山,陈山说,你要是想走你就走吧,如果你在那边过得好,我为你高兴;如果你想念我和儿子,你就每年都回来看看;如果在那边过得不顺心,随时你可以回来,这里永远是你的家,我和儿子都等你,我一生一世只爱着你一个女人。陈山和妻子办了离婚手续,将家里刚能卖的猪卖了,把钱塞给妻子,送她登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离别时两人相拥而泣,泪如泉涌。之后,陈山带着对妻子深切的怀念,朝思蓦想盼望妻子的消息,但是自己心里也理不出头绪,究竟自己是希望妻子在那边过得好、还是每年都回来看看、还是过得不顺心回来就不再走了?妻子的来信渐渐地少了,三年后便彻底地断了。哥嫂劝陈山死了这份心,张罗着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对象,可陈山总记着自己对妻子说过的话,把它当成郑重的承诺,心里总有一团妻子的影子拨不开,以儿子长大、经济负担重等理由婉言谢绝了婚事,一直没有续娶。白天,陈山除了走村串户帮乡亲们给猪牛鸡鸭看病送药,也种地砍柴给人家帮零工,辛苦地支撑父子吃喝穿着,供儿子上学念书。除此而外,凡有时间,仍是一门心思地读书。前些年,兽医站推送他到省农业大学进修了半年,后来他自己又参加了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毕业文凭。

那个年代,猪牛鸡鸭是老百姓生活的重要资源,狗则较少受到兽医的关注,而陈山与狗却结下了深深的生死友情。

(14)

在山区种庄稼,除了旱灾,野兽是第一大害。山头山沟之间,悬崖峭壁之上,茅草荆棘丛中,人们无法行走,但各种野兽却皮厚脚尖身子灵活来往自由,俨然是上天赐给它们的乐园。麂子、獾子、野兔是啃青苗的大敌,而成群出没的野猪所过之处,可以把人们辛勤耕作大半年已近成熟的各种庄稼一扫而光。每近收获季节,成年男子必然会携枪狩猎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这年秋天,陈山带着家养的小狗虎子,刚好在地里遇上了一群野猪。猎枪响起,子弹打穿了一头二百多斤的野猪的肺脏,野猪踉跄了几步,口鼻里喷出了鲜血。野猪这牲畜有灵性,如果没有受伤或只受了轻伤,它绝不会与人计较,只管匆匆忙忙逃命而去;但如受了致命重伤,便会凶性大发,胜过虎狼,非找到人报仇最后同归于尽不可。这只野猪哼哼嗷嗷叫着,找到了陈山,并将他逼到又高又陡的地岸边无路可走。陈山的猎枪每次完成装火药、填子弹、嵌底火火炮一套程序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会儿还没来得及装完第二枪,身边也无其它护身利器,而山区的猎狗个头很小,对野猪构不成威胁,所以野猪对围绕它的虎子的汪汪乱叫和纠缠毫不理睬,只是咧开大嘴,举起锋利的獠牙,疯狂地向陈山冲去,要挑他一个开肠破肚分筋散骨。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旁边的虎子从旁一跃而起,从侧面咬住了野猪的下腭。这种咬法,让野猪同时也咬住了虎子的上腭和前半个头颅。一大一小两张嘴巴相互交错,长短各异的尖牙利齿交锋,双方力量和对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