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光彩的事儿。
荆歌:这一说法有严重的歧视性无能的倾向。
吴玄:男女合租一套房子,这在北京很平常,我也经历过,不过,不是一男二女,而是二男一女。而且我还写过关于同居的两个东西,一个是纪实的,叫《新同居时代》,一个是小说,就叫《同居》。这种同居方式确实是新的,没经历过的人有点好奇,—次,一个朋友兴致勃勃地想了解,我说,没什么,我们什么关系也没有。这位朋友有些失望,下结论说,你们是两男一女,互相牵制,如果一男一女,就有关系了。但也不一定,我的一位姓吕的朋友就一男一女合租过,他和一位马来西亚的女生同居一屋。我偶尔打电话过去,总是那女生接的电话,很温婉的语气,吕君,你的电话或者对不起,他不在。那温婉的语气,很让我神往,我想像着吕君在过一种幸福的家庭生活。其实,他们什么关系也没有。不发生关系,是吕君的一个原则,他说,一男一女,同居一屋,又什么关系也没有,多有意思啊。
荆歌:我读过吴玄的《同居》,里面的两男一女,可不是什么“无性伴侣”,性的意识时时刻刻在场。
卢文丽:男女之间,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友谊,这个问题谁也说不清。人的潜意识里都有欲望,有邪念,没有得到的东西,永远让你动心。男女之间最美好的,应该是那种互相欣赏若即若离的关系,可惜人们往往甘心被性所俘虏,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短命的床上戏。性不是衡量友谊和爱情的惟一标准。爱情和友谊这张纸,一旦捅破了,就无法弥补。
荆歌:现在处女膜倒是能很轻松地修补了。
卢文丽:我也不能容忍那种说法——我们爱过,分了手,却依然是好朋友。这是人家明星的台词,你装什么蒜啊。爱过的人,即便不反目为仇,也敬而远之了,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这就叫爱憎分明,爱情就是爱情,友谊就是友谊。
吴玄:这其中的意思,确实比有性关系更有意思。男女同住一屋,虽然没有性关系,但可能会有性想像,性这个东西,经常是想像比实际有趣。就我个人的感觉,这种同居方式,使房间变大了。住久了,也许还有点亲情的感觉。
荆歌:这还是有性。性想像与性行为,其实是一回事。我倒是幻想,在合租的男女之间,只有友谊,而没有性,连性想像都没有。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把那住在一起的女的当女的看。吴玄有合租的经验,你的发言,是从实际出发,我信你。但我同时也担心你,日子久了,不会满足于只有性想像,怕是有了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比如对方生病啦,要你去照顾啊,或者你喝醉了,控制不住自己啦,就会从性想像开始,却以性行为结束了。
吴玄:当然,这需要一点定力,性有时候是很难控制的,男女同居一屋,又不发生关系,双方的身体难免会有紧张感,如果越界,就不是无性伴侣了。从身体的角度看,无性伴侣,是一种境界,它超越了本能,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刁斗:我根本就不相信有什么无性伴侣。我这样武断地做出结论,肯定会招来激烈的反驳,反驳者还会举出一些非贞节寡妇或太监阉人的例子来诘难我,这我想到了。但我还是要说,那些无性伴侣的神话其实站不住脚,一对男女,连艰难的精神依恋的彼岸都能抵达,却攀不上一座感官享受的平缓小山,只能说是他们在用虚无主义的态度开脱无奈,陷在了自欺欺人的陷阱里不肯自拔。当然了,人是社会动物,是文化产儿,而社会和文化是理性的沃土,对感性来说却是碱滩。可即使这样,我也只能理解许多人的自欺之举——以婚姻家庭、责任义务、成规俗约、利弊取舍等等,来抑制自己的本能,“政治上正确”地确定自己与他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程度;但我仍不能容忍欺人——自己心中欲念如炽,只是由于性之外的因素不能与钟情的性对象建立性的关系,却坚持美其名曰这是纯洁的友谊。顺便说一句,精神依恋也好,感官享受也好,都是人性中最纯洁的需要,如果说它们也有不纯洁的时候,那恰恰是它们被赋予了社会的文化的意义以后。
权聆:我还是相信无性伴侣的存在。问题很简单,这是由于男女之间没有发生“爱情”。据说,有的夫妻半年也不会有一次房事。一位好友曾经告诉过我她的经历。她和一个男人合租了一个三居室。她不算漂亮,但身材很好,甚至是非常出众,身边不乏追求者。她非常聪明。起初发现室友对她有好感,她就故意冷落他,直到和他同处三年,她和她的室友也没有发生过什么故事。她说她其实也喜欢室友,但她偏偏不愿意把他们的关系往“性”方面去想。她和室友至今仍是无性的好朋友关系。她曾经也和一个中年已婚男人互相有过好感,但当那男子向她有所行动的时候,她却跑了,让男子很尴尬。那男子不搭理他了,她却又主动和那男子说话。她喜欢他,却不喜欢随便就发生关系,我相信那种感觉是非常微妙的,一旦说穿了实在是了无趣味。如果男人非要把这理解成失败,那更是狭隘之至。我的另一位好友,工作几年后上研究生去了。她喜欢上了她所在学校的一位老师,几近疯狂,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因那老师有着强烈的道德意识,完全不给她亲近的机会,令她爱得苦不堪言,她告诉我,她希望他是她的情人,但她从没有想过和他发生性关系。天哪,我们该如何理解女人的情感?
卢文丽:女人往往是先有爱,才有性,有了性,潜意识里就想有婚姻,就想当伴侣,哪怕粉身碎骨,这就是女人的悲哀。男人大多不这样,男人可以有性,却不一定要有爱,这是男人肉欲的一面。所以社会上那些声色犬马的娱乐场所,都是为男人设置的,因为对男人来说,女人的身体也许永远要比她的思想更具诱惑。一个女人,如果和男人有了性,就觉得“我已经是你的人了”,头脑发了昏,拿婚姻去较真,就注定被动,注定玩完。因为男人可以偷偷摸摸,白吃白玩,一旦叫他站出来负责任,为爱付出代价,他一准落荒而逃。痴情女子负心汉,说的大多是这样的故事。
荆歌:文丽对男人还是有苛求。其实,男人和女人,都是世界上可怜的孩子,一样的脆弱。追逐异性,从异性那儿寻求安慰,寻求感情的寄托,男女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在面对死亡时内心的虚无,面对压力时想要逃避,男女都是一样的。不要期望男人能更多地承担什么,男人一定是铮铮铁骨,能够撑起一片天空,这样的定位更是错误的,不现实的。
权聆:现代社会,献身即索取婚姻的女人要么是不成熟,要么是庸俗,是女人不自信的表现。的确,正常女人往往是先有了爱,才有了性,男人反之。女人如果对这男人有爱情,该男人的身体未尝不具有诱惑。糟糕的是,该男人可能不是女人的丈夫。或许,我们对男人的确是苛求了。我们经常看到被抛弃的女人,却忽视了有许多男人——比如事业失败的、性功能欠佳的——被女人抛弃。不是每个男人都是英雄,都一定要成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