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2 / 2)

有文化的女娃涛涛(2)

周明听了,便放弃告状的念头,想回来调个好部门,如果告不好,自己就完了。涛涛听说后,又来劝说:“叔叔,你如果不告,回来后给调个好部门,不高兴又打你,你怎么办?”周明一听,觉得自己脑子坏了,竟不如孩子,便铁了心按涛涛的意思去做了。

半个月后,一家报社记者来矿上了解情况,矿长大吃一惊,说谁这么大胆,敢把矿里的事捅出去。但来不及调查,总公司纪委就来人调查。两个月后,这事轰动总公司。好心人都去医院探望周明,总公司经理也去了,给矿长记过处分,调离岗位。三个月后,矿长调到不知哪里去了。随后周明回来,受到矿里一片称赞。周明成了“打虎英雄”,凡受矿长气的人都轮流请他吃饭。一年后,周明荣升副矿长。

涛涛继续上学,后来考入大学,再后来她在一所城市做了律师,和周明一家失去联系。又过了很久很久,涛涛听到一个消息,说周明也打了部下被处分。老人讲的故事很朴实,诗音用文字表达出来全变味了。

老人讲完故事说,这个故事好不好?能不能换表?诗音说:“好!能换。”便又送老人一块表,老人笑得没了眼说:“人老爱财,我带着这些表入土,做个念想。”这里的人重情义,实在可爱。

过了几天,一个工人来见诗音,说有故事讲,诗音很开心,有这些故事,她的生活减少了寂寞。

小偷(1)

明亮在小时候就听父母讲了个小偷的故事。说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出去玩儿,第一次偷回东西来受到母亲的表扬,觉得自己很有本事,于是小偷生涯开始了。他最精彩的一次是光着身子出去,还能将东西偷回来。那是一个夏天,他在河里玩,衣服让别人偷走了,他很生气,回来时遇到一个老太太在村口的石头上缝衣服,旁边放一个针线筒,他产生偷针线筒的想法,但光着身子没地方放,他想了一会儿,便有了办法。当老太太发现针线筒丢时,这个小男孩还在她身边,她看看光身子的孩子,两手空空的,根本没怀疑这个小男孩是小偷。原来这男孩将针线筒夹在屁股沟里,竟然能夹着走回家。他这出色的功夫受到母亲高度表扬,那时他5岁半。后来这个孩子一直以偷为生,到了十八岁成了大盗。终于有一天被警察抓了,听说盗银行,数目太大,被判死刑。临死前,他请求见他母亲一面。母亲哭着抱着他说:“儿,怎么不小心被抓到呢?你是聪明的呀。”儿子已是十八岁的小伙子了,说:“妈,我要死了,是你的奶水养我长大的,我死前想再吃一口。”这样,当看到母亲的奶头时,他一口上去咬下来,他母亲“啊”一声晕倒了。小伙子说:“妈,死的应该是你,不是我,是你教我当小偷供你生活的。”说完,这小伙子轻松地去死了。

(bsp;明亮的母亲讲这个故事时,明亮当时七岁,刚偷回别人家一个铁铲,母亲这样教育他,他记住了,不再偷东西。

可是,他长大后娶了个媳妇,是个小偷。生了两个儿子,都是小偷。媳妇真是“小偷”,只偷小东西,如针、线之类。当时村里很穷,的确没什么可偷的,但破袜子也是好东西,人们都知道,见了就躲。偷邻居家的鸡蛋、猪食,邻居见他们一家都防着。明亮媳妇虽偷东西,但对人很好,乐于助人,如常帮别人家做衣服,遇到丧、嫁、白、红喜事,她都去帮忙。只是请她帮忙的人得监视她,不然在帮忙过程中,又不知她会偷点什么回家。

明亮被媳妇气得每天唉声叹息。最不幸的是他生了两个儿子都会偷,特别是大儿子铁豆,读书常考零蛋,但偷东西却是高手,从小到大一直偷,后来被学校开除,就以偷为生了。更稀奇的是这孩子长得一表人才,高高大大,看上去极像受过教育的上流人物。他自己说在外面做生意,常常不回来。每每回来,便带回许多东西,有羊皮、木材,这样他家很快发了,盖了新房。更奇的是引回一个城里的漂亮姑娘。

听说那姑娘的母亲去世得早,父亲一手拉扯大,准备嫁个好人家,可姑娘却偏偏爱上会偷东西的铁豆。父亲说一个乡里人有什么好的,没文化,没工作,父亲当然不知这铁豆有偷技。但姑娘铁了心,父亲只好说带回来让我瞧瞧。谁知父亲一见铁豆,吃了一惊,只见小伙长得高大,帅气,说话得体,根本不像乡里人,便同意了。

铁豆娶了城里姑娘,这成了乡里的头条新鲜事。大家传来传去,说铁豆如何有本事,在城里攒了大钱,漂亮姑娘追他的很多,铁豆看上了一个就领回来了。婚礼自然很隆重,一家人高兴得合不上嘴。乡里人暂时忘了他们是小偷,防线放松了。可是婚礼结束后,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每人都丢了一些东西,怎么也找不到。回家时才想起这一家是贼,悔不该来凑热闹。

一年后,铁豆被抓起来,听说盗了一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