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理想一点时间-第19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2 / 2)

当时这个新闻,在中国媒体报道之后,海外媒体大量转载,至于爆炸的原因,版本也有不少,根据一些报道,这次爆炸,是因为当时的学生们,正在做烟花的信管,而这种说法,成为海外舆论引用最多的一种。结果,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一个接待外宾的场合,主动告诉在场的记者,他接到报告,爆炸是因为一个精神病男子,帶著煙火炸藥進入學校的教室,引爆炸藥,把自己也炸死了。他否认芳林小学,被当成了烟花工厂。

不过,海外媒体并不买账,认为中国政府隐瞒事实,因为在事件发生之后,尝试到现在进行采访的海外媒体,都被堵截在了现场之外的地方,于是即便是采访,也只能够是其他村子的村民,各自有各自的版本。

我被通知去芳林小学采访非常的匆忙,我都没有时间回家收拾行装。当时我有些迷茫,因为我知道,所有的访问都会在官方的陪同下进行,虽然事实证明,他们没有做任何人为的干扰,我可以随意采访,从村民,到被指控为凶手的家人,还有幸存的孩子,我特别要求在采访孩子的时候,陪同人员呆在外面。所有的采访都证实了政府的说法,一个生活不如意,在人们眼中行为怪异的男子,自己制作了炸药,冲入了当地的学校。也证实,当时学校并没有生产烟花,学生们正常上课。但是,一直以来,我的心里面,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疑虑,因为谁知道,那些偶遇的村民,那些随意挑选的学生,说的是不是真心话。

直到两年前,我到澳门大学演讲,和在场的学生分享这一段的采访经历,一名学生举起手来告诉我,他就是来自那个村庄,他可以证明,确实是当地的这个村民炸了学校,而学校当时,确实没有生产烟花。其实,要解释心中的疑惑,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科学的方法鉴定爆炸后的留下的痕迹,比如,烟花爆炸和炸药爆炸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会出现连续性的爆炸,而所有的报道,以及目击者都认定,爆炸声只有一下。而这一点,在我进行报道的时候,因为自己当时采访经验有限,并没有想到从这个角度,寻找第三方的论证。

不过,这并不是我说这段往事的重点,我想说的是,这件事情,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了错误的地方,那就是对媒体封锁现场。当所有的信息,都是来自一个信源,也就是政府的时候,如果政府本身缺乏应有的公信力的时候,人们总是会怀疑里面是否隐瞒了什麽。即便之后政府希望做一些纠正的动作,比如那一次,公安部派出工作小组微服私访,也允许部分媒体到现场采访,但是,因为一开始的错,使得之后的这些都变了味道。

其实不单单是乐清的事情,如果我们好好回想一下的话,太多的事情,都是因为一开始的错,使得之后的事实,总是让人相信的有点点不情不愿,而人们对于政府的信任度,也就在这样的一次次中,一点点的流失。

怎麽办?看到一位叫做@芦垚的网友在新浪微博上这样写:政府信用破产不值得幸灾乐祸,因为受到伤害的是整个社会。要知道政府信用是社会公器,而不是官员的私人把戏。就算官员们不需要,民众还需要呢。除非另辟蹊径产生另一种公共信用,显然在当下不可能。所以我还是想,如果能修复,自然比进一步摧毁他好。他们在破坏,修复的希望在我们,不要破罐破摔。

但是修复的过程,如果没有政府官员的配合,在我看来,是mission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也因为这样,来自民间社会的质疑造成的压力,如果无法让政府官员醒悟,哪怕明白一点点,那真的让人看不到修复的希望。

新的一年,如果有怎样的愿望,我想,虽然很多人说,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但是一起去创造一个无法装睡的环境还是有可能的。周边的声音大而不断,还有行动,比如一个个的观光团的到访,那末装睡是不可能的,除非真的死了。

最后,祝大家又是新的一年。

20

(bsp;如何避免“统计为政绩服务”?

盛大林

日前,深圳两会闭幕时,就房价这一热点,深圳市长许勤答记者问时提到,整个房价去年底和去年初相比下降20%。这一数据面世后,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认为深圳房价“被降”了20%。对此,许勤表示,大家对这一数据提出疑问,感觉身边的事实和政府公布的数据不一定符合,这种反应也是正常的,“这个数据可能是部分反映房价,不一定是全面反映。”(据1月24日《京华时报》)

深圳房价去年降了两成?这种说法实在太雷人了!不过,这仅仅是因为人们的“感觉”与这个数据不符合吗?不是的。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2010年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普遍大涨,其中深圳12月份的新建商品住宅均价达到20596元/平方米,涨幅为33%。

如果说上面只是民间机构的统计数据,那么再来看看官方的统计数据。去年12月份,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1…11月份深圳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披露,按照登记备案的情况,1至11月深圳新建商品住房成交价格为2045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41。8%。

而且,就在2010年12月21日召开的深圳社会建设工作会议上,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坦言政府无法降低房价,“因为房价,大家都感到在深圳生活成本高,但政府也不能把房价从2万元一平方米压至1万元,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可以提供更多的保障性住房等高福利。”很显然,王荣也认同深圳的房价已经达到了2万元左右,正在而且还要上涨。(据去年12月23日《第一财经日报》)

深圳市长与市委书记的说法“打架”?其实,统计数据尤其是房价数据“打架”的情况经常出现。比如关于2009年的房价,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是同比上涨1。5%,中国社科院蓝皮书的数据是5%至10%,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recio工作室的数据是24%……不同版本的房价浮动数据甚至相差数十倍之多。不过,“打架”之中也有规律可循,比如官方的数据总是大大低于民间的数据,而且总是符合宏观调控的方向,即官方的统计数据总是能够证明政府的调控“卓有成效”或“初见成效”。

由于“下降20%”之说受到了强烈的质疑,许勤解释说那个数据“可能是部分反映房价,不一定是全面反映”——这是什么话?统计数据就应该是全面反映市场情况的,政府及其统计部门至少应该追求全面;如果意识到可能片面了,那就应该想办法避免片面。尤其让人疑惑的是:政府为何总是选择有利于自己的“部分”?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有意的选择?会不会存在“统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