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中华之决胜台海-第3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1 / 2)

王晓刚驾车,俞海明和梅丽在后座,风影牌越野车很快出了滨海市城区奔驰在f09号省际公路上,发动机传送出平稳的动力使人昏昏欲睡。车窗外的树木房屋慢慢而且连绵不绝地向后移去。

在行驶平稳的车里的三个人都知道一个陌生的地方在等待着他们,自己的命运或许就将从这一刻起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想到这里梅丽非常兴奋,她知道去舰队司令部意味着什么,更多的机会,更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她能跟随在舰长的身边。她知道自己的眼光没看错,俞海明是个干大事业的人。从入伍的那一天在港口基地一次会议上认识俞海明起,这个身着笔挺而整洁海军制服,既帅气又充满阳刚之气的男人就在她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的高大,潇洒,以及身上特有的军人的坚韧气质,这些都和她梦中白马王子的形象是如此的吻合。从此梅丽就对这个舰长非常的崇拜,慢慢的这种崇拜很自然地就转化为了喜欢,但她把这种感情深深埋在心底,因为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俞海明有妻子孩子,而且他本身就是一个正直,不,应该说是非常正直的人,但梅丽从不奢求太多,她只希望够陪伴在俞海明的身边,天天能看到他就满足了。

作为机要秘书,梅丽是最先知道俞海明调令的人之一,从俞海明接到调令以来,她一直非常担心,害怕俞海明不带上她,因为俞海明是个聪明的人,他知道梅丽对她的感情,这种感情很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前程和家庭,孰重孰轻对于现在越来越讲现实的人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这次是他结束他们之间未来所有不可预期的关系的借口,但她也留着一丝希望,因为她相信俞海明会带上她。她说不出理由,只是直觉这样告诉她。这一个多星期来梅丽都没有睡好觉,对她来说是一个星期的煎熬。在这段时间她甚至已经计划好自己未来的去留,在俞海明和新来的舰长交接期间,梅丽曾鼓起勇气,侧面地向俞海明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俞海明留下她在港口基地,她准备第二年就复员回家。远远的离开俞海明,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她的相思之苦。这样她才能忘掉这个已经深深印在她心灵上的身影,她暗中发过誓,只要她在部队就无论如何都要和他在一起。她的目标不仅仅是当一个基地内勤人员,她有更远大的理想。梅丽知道俞海明只有两种选择,要吗带上她要吗马上离开她,事实证明梅丽的决择是正确的。当时俞海明并没有表态,但最后还是带上了她。这既在梅丽意料之中也出于她意料之外。王晓刚还小,只是一个快满二十岁的孩子,他没有梅丽的心事多,但他心中同样非常高兴,因为当他告诉父母舰长高升并且要带他到司令部这件事的时候,为人老实的父母高兴极了,一遍遍的嘱咐他要好好的听话,这是领导赏识你,跟着你们的舰长好好干,会有更大出息的。然而新一代的年轻人的想法并不和他们的父辈一样,王晓刚想什么叫更大出息呢?再怎么大,也是个司机啊,而且我是来当战士的打仗的,又不是来听话的。难道给舰长开车和给司令开车有什么不同吗,但王小刚是一个孝顺的孩子,看爸爸妈妈那么高兴自己也很高兴。王晓刚有自己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赛车选手,参加卡塔尔拉力赛并取得名次是他的最高愿望。

越野车载着三个曾经都当过士兵,现在又是不同身份的人踏上了新的旅程。他们将会行走不同的道路,留下不同的轨迹这是命运所注定的,但这一刻,他们三个人的人生轨迹却交汇到了一起。车顶是无尽的天穹,哪里镶嵌着无数日月星辰,她以博大的胸怀覆盖着苍茫的大地,脚下是无尽的道路在滚动的车轮下延伸,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尽头。这一刻好像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理论在自然界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仿佛在这一刹那间凝固,唯一运动着的物体就是急驰的越野车在无限长的路奔驰,仿佛永远也走不到尽头。

二微妙的平衡

当今世界是的构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可以说是一个组合完善精密的物质系统,虽然现在这个系统在人们的心目中远非那么完美,但世界就要在这个并不完美的系统中运行。从宏观看,一个星系,有很多要素来维持它的稳定和运行,恒星、行星、卫星、万有引力,电磁力,原子力……各种物质和能量以及力的要素组成了一个庞大而有序的物质系统,而其中相互的斥力和引力、能量吸收和放射,物质消亡和产生,这类无处不在如影随行的矛盾,维系着星系间相互的平衡,使这个庞大的系统不至于失去秩序和崩溃。

从微观看,一个分子内有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量子,它们又由属于它们世界的特有的力联系着,并且在宏观上形成了我们能看到的千姿百态的物质。在生物界,进化和保持原状总是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平衡点上进行,变异和非变异也必须是在这个平衡点上运行,不管是哪一方一旦超越了这个平衡点,人类的下一代就有可能因为超变异而成为一个奇形怪状的恐怖怪物,也可能几百万年后依然没有丝毫进化,仍然是还是原始人的智力和形态。这个平衡点非常微妙,不可用语言来描述,只可以用心加以领会,如果以“悟”的状态可能会比较接近其本源,如果非要说出这种“本源”状态的话,用目前流行的哲学语言来说可以命名为“真理”,用中国传统的哲学来说可以叫做“道”,应该说“道”的内涵和外延都远超过“真理”所控制的范围。因为真理是人意识之类的范畴,而“道”超出了人的意识范畴,是宇宙间浑然天成的东西。

显然任何一个系统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一段时间或许是漫长的一段时间的整合,经由它们之中各自具有的原本的“道”最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这个系统中的万物有相生必有相克,一切都在互相转化,一切都在不停的运动,不会有一种能够长时间占有绝对的优势,当一个事物到达极致的时候就是它向另一个方向转化的时候,天气热到极点后不是继续热下去,而是会渐渐变凉,当一个物体抛到最高点之后,就会开始下降。一个文明亦然,当这个文明兴盛到极点的时候,它就会走向衰落,尔后经过重新调整和重组,这个文明会有两种命运,一种是重新走向辉煌,在人类历史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一种是就此衰落,从人类历史长河中彻底消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