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2 / 2)

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往往子宫会胀大,但很少超过3个月妊娠。所以女性轻微腹大时,需引起注意。

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这是诊断最有价值的症候。当病变严重时,女性的直肠、肛门、外阴部会坠胀、坠痛、里急后重感和大便次数增多。月经来临后症状消失。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认为,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多为阳虚体质,手脚及小腹怕冷易凉,月经期间更为严重,同时部分患者性格不开朗,长期郁闷,寒邪与气滞交相纠结于子宫中,形成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所以说,与其病来时临时抱佛脚,不如防患于未然,掌握一些积极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才是正道。女性朋友,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爽朗的心态,凡事往好处想,使整个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正常,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这个道理。

2.要注意自身保暖,避免感寒着凉,子宫可是最怕受凉的。

3。月经期间,禁止一切激烈体育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4。如果已查出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巧克力囊肿大于7厘米以上者,在月经期或月经中期一定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一旦囊腔内张力突然升高时,囊壁破裂,会形成急腹症。

5。尽量少做人工流产和刮宫,做好计划生育。

6。月经期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保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生闷气,否则会导致内分泌的改变。

7。女孩子青春期要避免受惊吓,以免导致闭经或形成溢流。

8。女性月经期杜绝性生活。

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旦得了,就比较难以根治,容易反复发作,在导致女性不孕症的病因中排名第二,是一个影响女人幸福的危险分子。所以女人们就需从小处着眼,从日常生活习惯入手,让子宫内膜能安心地归于其位,不要让它“四处流浪”。另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要原因就是经血逆流,当痛经程度严重时,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去医院查个水落石出,争取到最佳治疗时间。

book。hqdoor←红←桥书←吧←

第52节:通往子宫的神秘通道—阴道(1)

通往子宫的神秘通道——阴道

说到“阴道”这个词,许多女性朋友们会觉得难以启齿,即使是女性朋友之间讲私房话,也常用“那里”、“下身”、“私处”之类含糊不清的词来代替。没错,从古到今,这个器官就是个有些隐秘的所在,“养在深闺人未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它都缺乏正确认识。正如著名话剧《阴道独白》中所说:“它是个看不见的词,是一个搅起焦虑、难堪、轻蔑和厌恶的词。”

实际上,阴道完全没有想象中那样神秘,更不应该受到“歧视”。它是女性必不可少的性器官,只要正视阴道的作用和功能,就能了解到它的可贵。阴道的功能很多,首先它是将月经血自子宫输送到体外的通道。其次,阴道还是女性过性生活的重要场所。阴道下段前壁对性行为反应尤为敏感,没有它,女性就不能享受到性欢愉。而且,阴道是胎儿自母体娩出的产道。最后,阴道也是检查女性内生殖器的窗口,妇科医生给女性作妇检,都得先敲开这个“窗口”才行。所以说,阴道是我们女人独一无二的器官,是女性的骄傲。即使是在保守传统的中国古代,阴道也有“金沟”之称,象征着女性阴道的伟大,正如金子一般的宝贵,我们怎么能不好好善待与呵护它呢?

阴道的位置

阴道是连接子宫与外阴的通道,是由粘膜、肌层和外膜组成的肌性管道,富伸展性,连接子宫和外生殖器。它处于女性子宫和外生殖器之间,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通道。阴道的前方有膀胱和尿道,后方则紧邻着直肠。正因为和尿道、直肠等部位相连紧密,所以很容易受到污染和感染,需要平时保持清洁,注意卫生。

阴道的构成

要了解阴道,首先要了解最外部的阴道口。阴道口位于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间隙——阴道前庭的后部,其形状、大小的个体差异较大,阴道口若是狭窄常会造成性交困难。在处女的阴道口还有一个环状粘膜皱襞称为处女膜,这一薄膜样组织中含有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末梢,可起到部分封闭阴道的作用,中间有一个小孔,以便青春期到来之后月经血从中流出。如果处女膜上没有小孔,阴道外口就被整片处女膜封住,每月的月经就不能排出体外,成年后无月经来潮,这就是“处女膜闭锁”了,民间又称为“石女”。

虹桥门户网bsp;第53节:通往子宫的神秘通道—阴道(2)

女性生殖系统

因为有处女膜在此“站岗”,阴道不容易受到细菌侵袭,所以少女患妇科病的人数要明显少于成年女性。处女膜一般厚约2毫米,多在初次性交时破裂,但也有不少例外,如有的女性处女膜过于窄薄,可在运动、震动、放置月经栓时破裂。

而在阴道口之内,就是“隐秘”的阴道了。人们常常以为它是一个洞穴的形状,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在一般状态下,阴道并不是一个洞穴,而是一个封闭性空间,它的功能有点像气球,平时阴道壁是彼此紧贴的,需要时却可以充分扩展。阴道实际上是一个极富弹力的肌肉器官,能收缩也能舒张,收缩时连一根小手指头也插不进去,而舒张时阴茎可以随意插入或抽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