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办主任(四)-第14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2 / 2)

杨妮儿得意地说:“李老,现在是信息时代,你的家乡是东州市万寿县洪家楼乡北辛店村,我读过《万寿县志》,里面记载北辛店村是烈士村,光抗日英雄就有五位,其中三位是您的哥哥,我说得对吗?”

李老听罢,显得很兴奋,他颇为感慨地说:“当年我大哥一直从事地下抗日救亡活动,曾经在东州创办《晨报》,后来他弃笔从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作战机智勇敢,屡建奇功。1943年秋,在一次战斗中,为营救被日寇包围的机关干部和群众,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二十七岁。在我大哥的带动下,我二哥、三哥和同村的一些青年也都参加了抗日工作。1942年,我三哥在一次对日寇的阻击战中,壮烈牺牲,年仅十八岁。我二哥参军不久就担任了八路军冀鲁豫军区连长,1940年在山东新县战斗中牺牲,年仅二十岁。一晃儿七十年了,只可惜……”

李老说到这儿长叹了一口气,显得颇为遗憾,杨妮儿不失时机地问:“李老,只可惜什么?是不是缺一座纪念碑?”

显然李老的心思被杨妮儿说中了,他既释然又惆怅地笑道:“杨妮儿,你可真是个鬼机灵!修一座纪念碑要五六十万,谈何容易呀!”

夏书记大概也没想到,两次登门向李老讨要墨宝都吃了软钉子,原因就是不能对症下药打动李老,却让杨妮儿找到了症结,于是他不失时机地说:“李老,给烈士修纪念碑是大好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李老当即摆摆手说:“为了让后人牢记那段历史,缅怀革命先辈在抗日战争中的牺牲和贡献,修建一座纪念碑是必要的,但绝不能靠权势搞摊派,不然也不会拖到今天。家乡的人找过我,希望利用我的影响捐资修建,我退下这么多年了,一直深居简出,哪儿还有什么影响。”

我顿时理解了李老的心思,连忙接过话茬说:“李老,这好办,企业捐款总可以吧,这事就交给我办吧,一个月之内,我保证一座朴素而庄严的抗日纪念碑立在北辛店村的村口。”

李老将信将疑地问:“驻京办属于政府派出机构,怕也是用财政的钱吧?”

习海涛插话说:“李老,驻京办光靠财政是吃不饱的,哪个驻京办都有企业,再说我们也可以利用驻京办的影响号召企业家捐款,您老就放心吧。”

李老听罢高兴地说:“世东,我这个人一向无功不受禄,既然如此,我也只好写几个字表示感谢了。”

李老说完起身走进书房,众人也都跟了进去,只见李老立于案前思忖了一会儿,洋洋洒洒地写了一首《大河曲》:“滚滚黑水河沃野东州,人杰地灵满天星斗。忆往昔,滔滔洪水万众悲愁;看今朝,高峡出平湖,功在当代,利泽千秋!大展宏图正当时,众志成城立潮头。”

李老写完,我和习海涛展开,夏书记用朱熹的《观书有感》看似欣赏、实为恭维地说:“这可真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呀!李老,您的字用笔肥不剩肉、瘦不露骨,气韵风神可与苏东坡媲美呀!”

李老听罢哈哈大笑,兴奋地喊道:“老伴,上菜吧,今天是个好日子,我要和世东他们几个痛饮几杯。”

驻京办主任(四)二(1)

说句心里话,去李老家,杨妮儿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当天晚上我就用日记记了下来。从那天起,我像着了魔似地观察杨妮儿,每天都将她的一颦一笑像写散文似的记录下来。下面就是我凭借摄影般的记忆,对她最初到驻京办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所写的日记,这些日记或许能说明我掉进杨妮儿的桃色陷阱是多么的无辜。

星期四。晴空万里。杨妮儿到驻京办快两个月了,自从她来之后,我死水一般的心仿佛变成了汹涌的海洋,尽管海平面是平静的。驻京办一共招聘了四名女助理,杨妮儿无疑是最出色的。其他三位女助理见到我拘谨得很,因为见到他们时我的表情一向是严肃的,从不给她们任何对我产生企图的机会。原因很简单,这三位女助理虽然很漂亮,但在我看来还没有超越人性,因此只能算漂亮女人,而杨妮儿是仙性的,有着精灵般的*,这种*有着难以捉摸、变幻不定、*夺魄甚至阴险狡黠的魅力。我断定杨妮儿天生就是天使或魔鬼。我从不凭借容貌品味女人。在驻京办主任的岗位上干久了,对女人容貌上的漂亮不漂亮早就麻木了,如果不是因为麻木,仅仅看见其他三位女助理中的任何一位,就精神错乱了。我自认为在京城驻京办主任中,是最具艺术家气质的,当然这与我经常为领导们收藏艺术品而处心积虑有关。应该承认,驻京办主任中有贪花好色之徒,但我不是,尽管我的生殖器官中也藏有烈性毒汁式的泡沫。我坦白,我渴望得到杨妮儿,但是我深知,杨妮儿这种仙女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我决定采取欲擒故纵之计,故意冷落她。这一招好像很奏效,她经常借机接触我,到我办公室汇报工作,次数多了,她不向我汇报工作,我就像少了点什么似的。今天下午她到我办公室递给我一份如何给国部长过生日的方案,我签字同意后,她莞尔一笑问我老婆孩子是不是在澳洲悉尼,我懵懂式的点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