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唐大人!虽然外界到处传言疑凶乃是唐大人您,但皇上明察秋毫已断出真凶是谁,为您洗脱了嫌疑重还了您的清白。真凶是谁,下官因职位关系不能外露,但是您可以直接去见皇上询问。”
下载
唐池的眼睛睁大,“皇上已经查出真凶?我的嫌疑被洗清了?”不敢致信自身的嫌疑会在两日内完全洗清。加上皇帝这两天没有召见他,更是让他忐忑不安。
“唐大人如果不信,可以去御书房参见陛下。下官出来的时候,陛下还在其中处理国事。现在赶过去应该正好能碰上陛下。”常大人面带微笑的说道。他对淳厚耿直人情味很重的唐池向来具有好感,得知他冤情被洗清,也十分替他高兴。
“多谢常大人,下官这就过去参见陛下。”一拱手,唐池告辞常万正向上书房行去。去时的步伐显得要比刚才轻松了许多。
御书房中。
“陛下是如何判断出刘喜得在说谎?”
露出笑容,伸手示意侍候的太监给来人看座。
“谢陛下。”来人抱拳行礼後落座。
“因为那日事发时,唐池就在朕的身边哪里也没有去。”
“唐大人去了坤宁宫?”来人陷入思索。
“何况,如果你是案犯人,你会在下毒等待结果出来後,再转过头去收拾证物吗?那刘喜得分明是在推卸自己的嫌疑!就因为他一下完毒就毁去了证据,所以他才会下意识的避开此点。”
“圣上英明!但臣有一点不解,唐大人怎会无巧不巧就在那日就在那时出现在坤宁宫,且还让陛下发现他的身影?他会不会事先已经知道什麽?”
“唐池?他应该对这件事毫不知情。朕让你查他的根底,你可已经查出?”
“臣就是为了此事和另一件事前来。据臣调查,在建康确实有唐池此人,他和他的师傅在该城也算小有名气。”
“嗯,这点和当初张良守所言相符。你还查出什麽?”
“启禀陛下,臣还查出唐大人似早已父母双亡,从小被其师傅和一老嬷养大。因抚育他的老嬷已去世、他的师傅也出去云游天下行踪不定,故臣尚未查出他的父母是谁。不过,有一点很值得留意的事情……”
“说!”
“有传闻,抚养唐大人的老嬷好像是从宫里出来的。”
“噢?宫里?为什麽会有这样的传闻?”盛凛帝来了兴趣。
“据闻那老嬷带唐大人来到建康时,为了生活陆陆续续变卖了一些首饰和珍物。其中有好几样都似是宫中之物。只是时间已经过了十六年,当初变卖的东西早已流落民间,所以臣无法寻到带回给陛下过目。”
“十六年……,那麽长。唐池一直都没有离开建康过?”
“应该没有。……陛下怀疑唐大人和周家有关麽?”
敲敲书案,“以前怀疑,现在朕可以确定他和周家无关。”
“臣……可以请问陛下,您为何会怀疑唐大人和周家有关?”世人皆知唐大人为了皇帝可以不要命,您从何点对他产生了疑虑的呢?
“你先告诉朕,你所说的另一件事是何事?”
“是。禀陛下,另一件事关於贵妃娘娘。臣派人潜进南曦国皇宫五个月,终於查明珍贵妃来我国确实并无他意,南曦国主只是早已听闻圣上大名也自知国力不如大亚,故把其掌上明珠珍珍公主嫁到我国,想图两朝永世修好。而且,据臣的调查,珍珍公主似是自己向南曦国主提出的和亲一事。”
“她自己?”为什麽?
“是。好像珍珍公主见过陛下,她的闺房里挂有一张陛下的画像。就是这张,请陛下过目。”躬身递上卷轴。
打开一看,皇帝吃吃而笑,“这丫头倒是痴情,看画相思麽?还提上诗词,真是小孩子!”嗯,既然珍珍没有问题,就让她怀上皇子,作为两国交好的表示。即可拉拢南曦国让我南疆安定,又可堵住那帮大臣的嘴巴,省得他们一天到晚叫後嗣为重什麽的!
“陛下,可还要……继续调查唐大人的身世?”
犹豫了一下,摇摇头,“不用了。朕原本一直担心他是周家安排在朕身边的一颗暗棋,他对朕说的话,朕也只信五成。”把画卷起,随手放进画桶中。
“你可是奇怪朕为何会怀疑那样忠心耿耿为了朕不惜献出生命的唐池?”彖淡笑著说出对方心中的疑问。
“臣不敢。”
“呵呵,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过於忠心,又来的太是时候!朕当时猜想唐池会不会是周家安排在朕身边,辅助朕登上皇位的死士。因为当时如果朕不能登位,迎接周家的将是毫无疑问的灭亡,为了他们今後的利益,才会特地选送来唐池这样的死士辅佐与朕,为朕替死。加上他还为淑妃说过好话向朕推荐过她,这也让朕奇怪不已。後来又有了泄密一事,更让朕对他的来历产生怀疑。
所以朕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可查出身边真正的叛徒,又可分辨唐池到底是不是周家的暗棋。”皇帝思考著,想要不要在属下面前把自己当初的计划全部说出。
“所以陛下这段时日才会对唐大人完全不加辞色,借由流言削去他的实权,并把珍妃封为珍贵妃,如果唐大人是周家的人,他一定会有所行动。但唐大人一定不会下毒,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唐大人擅长药物。如果他要下手,他会借由国事,比如陷害珍贵妃乃南曦国派来的奸细等。不知臣猜的可对?”
笑了,用手指点点对方,“你说得不错!这次某人想一石两鸟,即害珍妃又害唐池,才让朕完全确定唐池不是周家的人。加上这段时间,朕对他……,他这样都能忍下来,除非他是抱了什麽天大的目的,否则也只有他对朕确实是真才能做到这种地步吧。”
“皇上您和唐大人……”想问又不敢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