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1 / 2)

瞬荒茏园蔚牡夭健u獯温浒瘢t氯隙ㄊ鞘忠α怂罅怂囊簧?br/>

9月初的一天,他从乡集市上买来四把锋利的钢刀,藏在自己的房中。

经过20多天的激烈的思想折磨,他决定自残。9月26日晚,姚勇早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躺在床上思想又激烈斗争了三四个小时。10点左右,姚勇的父亲忽然听到儿子几声凄厉的喊声,急忙跑过去,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姚勇靠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双手紧紧捂着鲜血直流的裆部,地上满是鲜血,口里直说:“快送我去医院。”于是,姚父叫来三位亲戚抬着姚勇到乡医院,又从乡医院转到临澧县医院。约11点半到临澧医院时,姚勇因失血过多,面色如蜡,神志不清,完全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生命垂危。医生立即进行抢救,在检查伤口时医生发现,姚勇的阴囊、睾丸、附睾及部分精索已荡然无存。医生随即让姚父赶快找回姚勇割掉的阴囊、睾丸等物,但姚父回家找了多次仍未找到。于是,只好做缝合处理。

“即便能找到割掉的阴囊、睾丸等物,鉴于时间的延误和县医院的设备状况,要成功移植难度也非常大。”医院的一位医生惋惜地说,“姚勇从此不会再有性欲和生殖功能,不会再长胡须,喉结也会消掉,而且声音会变得像女孩子一样尖细。”10月4日,姚勇带着伤残的身躯从医院回到了家中。“我不是要自杀,只是想通过这种手段摆脱手淫的困扰,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2003年7月11日是第14个世界人口日,主题确定为:“青少年的性健康、生殖健康和权利”。据当天出版的《北京青年报》报道,全世界15岁~19岁的女孩子,每年有400万进行很不安全的流产。中国未婚流产的数量不断上升。北京东四妇产医院计划生育门诊的崔颖大夫告诉记者,她们接诊的流产手术者最小的不到17岁。某医院两年内为一个女孩子做了6次人工流产!从宇翔到姚勇再到众多流产的少女,这些都是极端的例子,自然不能代表每一个少男少女,但却暴露了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即性教育的偏差甚至缺失,已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少男少女渴望真知一项国家级课题的调查结果显示:70。67%的少女和57。81%的少男表示最渴望了解青春期心理发展知识(平均为64。24%)。其他依次为“异性交往的礼仪和方法”(49。88%):“性生理知识”(42。26%):“性对人生的意义”(29。75%):“什么是爱情”(27。42%):“处理性欲的知识和方法”(20。15%):“人类的性与动物性的不同”(16。09%):“性交知识”(14。93%):“性病知识”(14。93%):“避孕知识”(10。99%)。有趣的是,在上述10个方面的数据中,少男表示认同的比例除第一项低于少女(57。81%、70。67%)之外,其余9项均高于少女。以“避孕知识”为例,少男表示想知道的为12。39%,而少女仅为9。58%。关于“性交知识”一项反差更为显著,只有9。36%的少女想知道,而少男则高达20。50%。在我们做的系列访谈中发现,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二,男生们课间休息的聊天内容,常常集中于性问题。

譬如,在对伟峰的访谈中,谈到从什么渠道获得性知识时,他回忆说:“是聊天。我经常和身边儿俩女生聊天,和她们去玩——她们比我大,而且说得特具体,我恍然大悟,暗喜终于知道了。”宇翔也说:“对性的了解还是和朋友一起聊天得知的。”让人刮目相看的是,2003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日到来前夕,北京两个男中学生林伟峰和陈曦,向北京市计生委递交了自己做的中学生性教育调查报告。

据当天出版的《北京晚报》头版头条报道,北京汇文中学的林伟峰和人大附中的陈曦都是高二男生。他们的调查是从2002年开始的。他们自学了《教育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编制了调查问卷,分初中卷和高中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本市6个城区,8所普通中学内5个不同年级的1500名学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

初中生大多数人只是“非常了解自己,但不太了解异性”,女生尤为突出。学校在开展性健康教育的课程时,更应让男女生一起来听课,共同学习性知识。

男生的父母大部分都没有跟孩子讲性知识,只有近1/3女生的父母讲得很全面,有近1/3的父母没有跟孩子说,其实不听父母讲的孩子占极少数。通过和父母的访谈,发现现在的父母多数都表示希望孩子能更健康地了解这些知识,但他们不知该如何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这份调查表明:各年级的学生期望了解性知识的途径是基本相同的,他们最希望的途径依次是学校课程、同学朋友间的交流、父母指导、热线咨询、学校咨询室等。他们最期望的这些途径都具有交互性。

调查中,中学生们希望学校对性健康教育能提高重视程度,教育管理部门最好制定教学大纲,安排出固定的课时,并经常监督各个学校的开展情况。另外,他们建议教育部门:学生最好从小学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像教他们“1+1=2”一样,等他们真正步入了青春期,也就不会觉得青春期这么神秘,就会平静地面对青春期的到来,这就避免了教育的滞后性。

另据《北京青年报》的报道,这次非同寻常的调研活动起因于一次作业。陈曦所在的人大附中要求交科学实践课的作业。陈曦是喜欢独立思考的学生,他发明的《优化局域网》在2000年香港国际发明展览会获过金奖。于是,他找到初中好友林伟峰,开始这项自己策划已久的“庞大计划”。

谈到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性教育这个课题时,陈曦说主要是因为初中的一次经历。那时上生理卫生课,按照要求会安排同学们观看教学电视片。可是,当时教生理卫生课的老师说,要把录像带拿回去自己先看看,才知道能不能让学生看。后来,也就没了消息。

陈曦说:“我就想让老师知道,我们期望的性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希望能有一份科学的数据,来告诉老师,我们不仅需要大大方方的性教育,更关键的是,要形象的性教育。这是一门特殊的课程,不能用抽象的语言来敷衍我们!”

分析2

青春少年需要什么样的性教育?

教育的本质在于帮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没有性则没有人,不懂性也无法成为人。因此,性教育是整个教育非但不可缺少而且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性教育与艾滋病预防教师手册》中,明确提出了性教育的概念:性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一项内容,是关于人的心理、社会发展的一项研究和教学,它不仅向受教育者传授有关人的性器官和性功能的生理知识,还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定的社会文化所认可的性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标准,以及与性有关的法律规范。性教育中还包括各种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科学的性教育不仅对受教育者个人,而且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性教育是发展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它是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紧密结合才能完成的教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