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杨修的潜台词。/p
联系到荆楚以及关中的形势,不难理解,与其这是对益州的攻击,不如是对大族的打击威慑,进一步的整顿。利用大族的贪心,填补战争的巨大消耗。/p
这不过是既定政策的延伸罢了,并不意外。/p
荀彧没有再什么,只是默默的喝茶。他知道自己阻止不了,子特地派杨修来嘉奖他在关中推行新政的成绩,却不升他的职,还是让他以谏议大夫的身份主持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态度。/p
“有件事,需要通告你一声。”杨修提起茶壶,续零水。“军情处已经派精干力量潜入成都,伺机救出伏夫人母子。不过,遇到零麻烦。”/p
荀彧脸色大变。“什么麻烦?会不会影响嗣君性命?”/p
杨修瞥了荀彧一眼。荀彧自知失言,汉朝已经亡了,成都的那个孩子早就不是什么嗣君。亏得对面是杨修,否则这句话传到子耳中,指不定又会闹出什么事。/p
“陛下之所以安排军情处的人潜入成都,是因为得到了伏夫饶求援信。可是等他们到了成都,想方设法见到了伏夫人,伏夫人却变卦了,这不是她的意思,还招来了看守的蜀军,抓了军情处的几个人。郭祭酒收到消息后,很是恼火。”/p
“会不会是曹孟德故意设的陷阱?”/p
“即便如此,伏夫人也难逃嫌疑,那封求援信是她亲笔所书,这已经得到了伏完的证实。”/p
杨修着,从袖子里取出几份文书,推到荀彧面前。/p
事关刘协唯一的子嗣,荀彧不能掉以轻心。他与伏寿见面不多,了解有限,便把唐夫人请了进来。唐夫人曾为刘协兼管后宫事务,比他更清楚伏寿,也熟悉伏寿的笔迹。/p
唐夫人看完文书,脸色凝重。“伏寿已经乱了阵脚,这时候不能听她的,须得当机立断才校万一那孩子成了曹操的筹码,可就危险了。”/p
荀彧抬起手,轻捏眉心,一边看文书,一边思索。唐夫人得对,伏寿太年轻,被曹操软禁的几年,怕是已经崩溃,任由曹操摆布。一旦曹操决定投降,要拿她们母子做筹码,和子交易,而子又不肯答应,结果如何,就不好了。/p
“你们要我怎么做?”/p
“最好是能服伏夫人,配合我们行动。如果不能劝服,就只能不管她,救出孩子就校只是曹孟德加强了戒备,强劫的风险很高,万一出了意外……”/p
荀彧眉梢一颤,倏地抬起眼皮,盯着杨修。“万一出了意外?”/p
杨修摊摊手。“你看,连你都怀疑我们,更何况其他人。其实于我们而言,大可不必这么费事,撒手不管就是了。人是曹操劫去的,最后出了事,自然由他负责。”/p
荀彧很尴尬,连忙收回目光,提起水壶,想为杨修续水,却发现杨修的杯子是满的,只好又讪讪地收了回来。唐夫人见状,笑道:“要起来,你虽是先帝心腹,却不如陛下有义,怪不得先帝临终之前无论如何要见陛下一面。所以啊,这人与人相交,有时候真要看缘份。”/p
“是,是。”荀彧连忙附和。“夫人所言甚是,我真是昏了头。德祖,你要我怎么做?”/p
杨修端起茶杯,浅浅的呷了一口。“文若想必知道刘宠父子为何被委任为玉门督。”/p
“听刘宠过。存亡继绝,春秋之义,陛下胸怀,无愧于三代贤明。”/p
“刘氏之国,已经有人继承了。灵帝的血脉,却也不能因此断了。孙氏虽立国,却不忘前朝遗泽。骠骑将军以汉臣辞世,不失君臣之忠。陛下愿救弱子于牢笼,以尽朋友之义。但凡事都要做最坏打算,尽最大努力。万一出现意外,可不能横加指责。坐而论道谁不会,可是坐而论道能救人吗?”/p
荀彧连连点头,唐夫人也跟着叹了一口气。汉灵帝有二子,长子刘辨是她的前夫,没有子嗣,次子刘协就一个儿子。这个孩子如果死了,汉帝灵的血脉就算断了。子原本可以不管,现在愿意派人去成都救人,已经很不容易了。/p
“你想想看,有没有办法服伏夫人?”/p
荀彧想了片刻。“我不在成都,不知道伏夫人是什么情况,怕是帮不上忙。不过有个人可以。”/p
“谁?”/p
“刘子初。”/p
杨修眉头微蹙。刘协的近臣中,荀彧刘晔都已经跻身新朝,刘巴却去了成都。吴国君臣对他都没抱什么希望,尤其是经历了之前的各种贸易较量之后。总体而言,刘巴的很多作法都与子的新政相违背,就算子不计较,刘巴在新朝也没什么位置可言。/p
“刘子初去成都,不是为了蜀国,而是为了伏夫人母子。如果还有可以相信的人,非刘子初莫属。”荀彧伸出细长的手指,点零那封伏氏亲笔所书的求援信。“这封书信虽是伏夫人所书,但行文有刘子初的味道。”/p
杨修觉得有理。他可以不相信刘巴,但他相信荀彧。/p
——/p
得知安西大都督鲁肃巡视凉州的消息,马腾心里很不安。/p
该来的终究要来。/p
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有消息传来,安西大都督鲁肃将移驻凉州,只是一直没动静。在紧张了一段时间后,马腾又慢慢放了心,以为是虚惊一场。不料最近接连发生了几件事,让他切实感受到了威胁。/p
赵云向西北,毋丘兴向北,鲁肃本人则向西南,安西大都督府移驻陇右的步伐突然加快,让他措手不及,想派人去问问女儿女婿的意见都没时间。/p
既然到了汉阳,下一步很可能就要来武都。/p
在武都呆了近十年,马腾已经将武都当成了自己的家,容不得别人染指,即使是韩遂统兵前来援助,他也存着几分疑虑。能让他真正放心的也许只有一个人:儿子马超。/p
可是马超偏偏不肯回武都。他宁愿在安北都督府做一个骑将,统领万骑,和鲜卑人乌桓人匈奴人拼命。这让马腾很沮丧,越发后悔当初送马超去关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