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治疗本病,余认为当以补为主,以攻为辅,补以益气养血,意在强肌,攻以通络祛风,要在舒筋。但止痉药应当慎用,向以白附子、防风之类治疗本病,然此二药止痉作用强,故余以桂枝温经通阳代之防风,牛劳子祛风解毒消肿代之白附子。从吹’冷风而发病,桂枝温经通阳不可少,从病理见有面神经水肿,牛蒡子等可消肿、解毒、燥湿化疾之品亦不可少,方中用了其?它消肿解毒、化痰通癣药,也正是围烧此病机;至于外教药,余以为仅能作为辅助治疗之用,而且较为烦琐,若方便,可选其一辅以用之,不便则弃而不用。但汤方依然为本病的主用疗法,故本病患者,全凭汤剂坚持守方服药,终获满意疗效。
7.相反药方治面瘫
'方剂'半夏、全瓜篓、川贝母、白蔹、白及、川乌各10克,白附子9克、白芥子12克。
'制用法'上药共研成细末,加陈米醋湿炒热,装人用2层纱布做的袋内“即可。取上药袋敷于面部健侧(左歪敷右侧、右歪敷左侧),。绷带包扎固定。待药凉后,再炒再敷。
'功效'祛风、湿经、通络。
'验证'据多次临床验证,效果很好,一般3……7日即愈。
'备注'引自1982年《河南中医》(5)。本方不适用于脑血管意外和其它脑部疾患引起的面瘫。
8.复方天牛膏治面瘫
'方剂'天牛虫286克、川芎、当归各500克、黄连600克、黄丹360克。
'制用法'将天牛虫研细过120目筛备用。再将川芎、当归、黄连与食用植物油2500ml,同置锅内煎枯,除渣滤过,熬至滴水成珠,另取黄丹,加人油内搅匀,收膏。取膏用文火熔化后,加人天牛虫粉搅匀,分摊于纸上即得。每张药膏重2克,含天牛虫粉:0。2克,料可制1450张。同时取患侧听宫、下关、翳风为主穴,颊车、太阳、大椎穴为配穴。选定穴位后,将膏药加湿熔化,每个主穴贴1张,配穴视病情加减。每5天更换l次,为1疗程。总疗程不超过35天。
'功效'疏风活血,通经活络。
'验证'治疗315例,痊愈率为78。41%,有效率95。24%。无效15例,显效35例,好转18例。
'备注'引自1995年《江西中医药》。
(bsp;9.治膏治面瘫神效
'方剂'牙皂、潮脑各30克,麝香0。3克。
'制用法'将牙皂研为细末,与潮脑、麝香同研和匀,加麻油适量,调和成糊状,装瓶备用。用时取上药膏适量,于临睡前涂敷。先用温肥皂水洗净患侧面部,再将上药敷于地仓至下关穴之间,宽约1横指,用纱布固定。次日清晨取下。每天l次,至愈为度。
'功效'祛风通络。
'验证'治疗3例,均痊愈。
'备注'引自1956年《上海中医药杂志》(10)。
10.附乌散治面瘫
'方剂'熟附子、制川乌各15克,乳香30克。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成8……10包,备用。用时每取上药末1包,加生姜末3克拌匀,用开水调成糊状,即可使用。先嘱患者用热生姜生擦患处,擦至局部充血为好,再将上药糊状敷患侧(上至太阳穴,下至地仓穴),宽约3公分。用纱布敷盖,胶布固定。并嘱患者用热水袋热敷。每天换药1次,至愈为度。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
'验证'治疗15例,病程2个月至半年以上。半年以内者,一般连续用药5……10,半年以上者,用药15天痊愈。
'备注]引自1974年《新中医》(l)。
11.天地膏治面瘫
'方剂'天麻、南星、钻地风、白僵蚕、白及各7。5克、巴豆5粒(去皮)、鲜生姜500克。
'制用法'上药(前6味)共研细末,用生姜捣汁调和成膏,备用。用时取上药适最,贴于患者面部健侧(右歪贴左,左歪贴右),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7……8小时即可取下,每天换药1次。
'功效'温经散寒,祛风通络。
'验证'治疗450例,病程1周至5年。一般1剂即愈,有效率达90%以上。
'备注'引自1981年《黑龙江中医药》(4)。敷药后皮肤发痒,局部教药处可能出现疮疹,不必用水洗。以防感染。注意防止药物流入口、耳、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