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乘龙佳婿> 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忽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忽悠(2 / 2)

张寿还是第一次见张琛说话竟是这么拐弯抹角,微微一愣后,他就意识到了人说的别人是谁,一时不禁哑然失笑。如果将来事情成了,他说不定会调侃人两句,可如今显然还没完全到那一步,他就大度地姑且放过了张琛。

“你可不要告诉我,就为了借书这点小事,你特意跑这儿来!”

张琛这才来了精神:“我回城就听说了朱二他们大闹会同南馆的事,本来也想插一脚,谁知道朱二竟然和护食的狗似的,死捂着不让我管。他说陆三郎这边的那个什么基金正有声有色,我就来问问。距离过年还有几天呢,要没事干我也太闲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本来就以游手好闲著称的贵介子弟,竟然一个一个都觉得太闲的日子难受了?

张寿简直觉得啼笑皆非,然而,他深知这一变化是好事,自己应该加以鼓励,更应该让这些家伙那永远都用不完的精力,用到宝贵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嗯,开个玩笑,反正他是绝对不会给满腔热情的张琛泼凉水的。

因此,在心中踌躇了一会儿,他就笑吟吟地开口说道:“陆三郎那边是被莹莹抓去经办此事的,如今已经差不多收尾了,收了三四十家的钱,其中包括皇上、太后和宫中几位娘娘,后续也就是投资理财这点事,这他更在行,你去做不免有些大材小用。”

如果张寿说的是那点事他不擅长而陆三郎擅长,张琛肯定会不高兴,但此时听到这一句大材小用,他立刻就觉得心情熨帖。

不是不让他去,而是让他去做陆三郎的工作,那实在是太屈才了!

而眼看张琛被自己这话暂时忽悠住了,张寿方才紧急开动脑筋。张琛和,人就自觉自愿地勇往直前了。

不是他忽悠功底强,纯属这些人抗忽悠能力实在是不足……

可想而知,这些往日读书不成,掌权更不成的贵介子弟,那是有多闲。如今,有张琛这个前半山堂斋长,而且还是凶威最盛的斋长出面,那帮最初雄心勃勃,后来发现需要查的资料太多,渐渐就开始懈怠的半山堂学生们,那总该如同被鞭子抽动的陀螺,好好转起来了!

否则,这么一群代表宋人的家伙,岂不是又要被代表金人的梁储和张大块头给盖了过去?毕竟,张琼那一群参谋团,还有几个举人,全都是以金国来进行推演的,不赢才有鬼啊!

把张琛这个闲人安排了出去,张寿自然而然就轻松了下来。至于今天被张琛带过来的白山山和白小水那两个小家伙,等到阿六把两人带去初级班旁听上课,他就打算,仿照萧成和小花生之前在公学上课的例子,先把两人也这么安插下去。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下一步,他就找到了陆绾和刘志沅,提出在之前这初中级班这另类的主日学校设置之外,另外开设他最熟悉的小学班。至于课程,只有四样,语文、数学、自然、体育(在这年头也就是武学课)……

当然,对于这个时代完全必不可少的一样,那就是礼法,他也有另外的主意。。

鉴于之前提出的巡生下乡制度,他很谨慎地提出,等第一批开班之后,只招两个班。对于这样的规模,陆绾和刘志沅觉得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唯一踌躇的,也就是课本了。

他们原本觉得语文课本倒是有千字文之类的启蒙教材可以直接用,然而,张寿却提出了另外一个建议,那就是……编纂一套《幼学琼林》!

当然,就算张寿再天赋异禀,小时候听自己那位很有文化的爷爷读过一部分《幼学琼林》,后来也翻过,可他怎么都没那本事把这种启蒙教育的经典教材给一字不漏地重新编出来。但是,《幼学琼林》那种把礼法、成语、典故等等糅合在一本书里的做法,张寿却非常眼热。

后世语文课本里选取各式各样的名家篇目、古诗古文等等,其实和《幼学琼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明末编纂,而后又数经增删的《幼学琼林》,不可避免地会有某些糟粕,可时代局限性这玩意,不是可以弥补的吗?

因此,见陆绾和刘志沅已经相当意动,他就笑眯眯地说:“老师的《葛氏算学新编》,可以作为算学课本,而这《幼学琼林》,如果编好了,不止公学可以用,甚至外面的私塾、义学、族学等等,全都可以作为孩童启蒙的教材!”

“如果二位能够召集一批贤士,把这样的书编出来,未必不能和《千字文》这样的蒙学必读书一样,名传千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