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惊涛-第71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2 / 2)

杨星打量着楚芊芊的两个朋友,一个是天真烂漫个头很高的小姑娘,她叫文熙英估计比楚芊芊还要小,不知道达到比赛要求的最小十五岁没。另一个叫林盈眉的则完全是一副街舞少年的打扮,宽大的运动衫,反戴的棒球帽,裤脚卷起的牛仔裤,配上蜜色的肌肤和一副总是挑衅似眼神的大眼睛,活脱脱是一位美国街头的街舞少女。他心想这素质倒是不错,三个小美人人组成一个一个女子组合还是蛮配的,清纯、古典、狂野,各方面都照顾了。

这时他心里突然闪过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欧阳姐妹是组合,她们三个也可以搞组合,为把她们合在一起?前世里自己看过的日本早安少女组和韩国少女时代组合,都是超过五人以上的少女组合,自己为什么不能打造一个中国版的少女时代呢?想到这里,杨星脸上升起怪蜀黍欺骗无知小女孩看金鱼的笑容道:“亲爱的芊芊妹妹,我有一个主意你想不想听?”在他淫荡的眼神里,眼前的三个少女抱成一团,瑟瑟发抖。

5月10号,正在进行的大赛组委会颁布了一条新的附加参赛条款“鉴于发展内地歌唱事业的要求,本次比赛特别加入了组合演唱奖,入选或落选选手都可以自由组合再次参加海选,组合演唱的名额视同为一人。为了树立榜样,星光娱乐会专门打造一支女子合唱组参赛,欢迎广大选手踊跃报名参加。”一石激起千成浪,大家议论纷纷,不过仔细思考过后,大部分已经入选的选手都选择放弃了,组合演唱需要常年的配合,声音要求也远比独唱要求高,虽然海选有三个月期限,谁有把握能在这段时间内磨合的好?杨星志得意满的想,这一石二鸟计真不错,这个组合完成后,凭自己的本事把她们送上冠军宝座都没问题。为了向少女时代致敬,这个组合就叫少女星时代吧!

第九十二章九都机床厂

的样本来安排的,但他手下对他的指令有点理解错误,他说的是人数最多不要超过九人,他们直接理解需要九人,这除了丁雯丽、白冰、欧阳倩、欧阳婷、楚芊芊、文熙英、林盈眉外还需要两人。为了体现这个组合的地域包容性,组委会推荐了南方(深圳)赛区的卫玲和西部(山城)赛区的张寒烟。

杨星看到卫玲和张寒烟照片时实在是无语,卫玲的歌喉是少见的女中音,舞跳得也不错,只是形象中性的可以,男孩子头,清秀的五官,消瘦的身材,举手投足给人的感觉不是女孩子的飘柔,而是男子的利落;张寒烟则是一副辣椒美人的样子,个子不高,但却有一副惊人的好嗓子,她还精通英、法、拉丁语歌曲,海选时,一首模仿席琳·迪翁的艺惊四座,组委会认为单凭嗓音她就能排进众多选手的前五名,只是在舞蹈方面有些欠缺。

杨星心想这历史总是惊人相似,没想到春哥和张童鞋的即使时间提前一样会出现啊。这九个人个个优缺点明显,对于受过前世众多国内外美少女组合熏陶的杨星并不满意的,在征得她们同意后,九女被星光娱乐全部集中送到素有日本歌星摇篮的冲绳女子舞蹈音乐学校去培训一段时间。那里曾经培训出了安室娜美惠、speed等著名日本歌星,最重要的是日韩歌舞是最早融合欧美音乐的地方,杨星要求她们能迅速的融入到这种音乐舞蹈氛围中去。

96年内地出现了一批仿照日韩流行乐团的内地少女组合,象青春美少女、梦幻想等,但因为财力不济,缺乏打动人心的主打歌曲、没有合适的商业包装、以及清晰的商业发展规划,这些组合都像流星一样迅速消失了。杨星可是想把她们打造成亚洲第一女子组合,不想捞一把就走,这样才能为他的商业广告计划找到合适的代言人。既然她们对演艺事业有兴趣,就需要完整的培训,包装,选曲等计划。这次比赛标志着星光娱乐卷土重来不容有失,少女星时代就是他们在歌坛崛起的重头炮,在这家老瓶新酒的唱片公司乐坛制作人支持下,整个星光唱片都全力以赴的打造起这九位明日之星来。

5月24日,筹划多时的九都市合并计划开始实行,同一天九都市曾经最大的破产企业九都市机床厂被挂牌出售。这两件大事在九都掀起轩然大波,但鲜少有人知道,这两件事背后的推手竟是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

阚东田的九都市改革计划中,阻力最大的就是国企改制,所以他一开始就采取了抓大放小、抓好放劣的措施。为了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必须杀鸡儆猴,把一些企业彻底破产体现市里的改革决心。这要杀的“鸡”几乎没有异议的选择了市机床厂。

九都机床厂也是五十年代成立的老厂,虽然没进入“十大标兵”的行列,但在全国也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的大厂。进入八十年代后期,机床厂年年亏损,每年市里都要补贴大量的资金来维持它,期间市里想过技改、转产、分流等各种办法,无一成功,它也就成为了九都市最大的困难企业。它有职工四五千人,离退休和下岗人员就更多,由于工厂开工不足,大部分职工工资都发不出来,生活十分困难。

93年有一户在厂里工作了十几年的老职工家庭,全家五口都在厂里工作,实在撑不下去了,就一起喝了农药自杀,尸体几天后才被工友发现。愤怒的职工背着尸体冲击市政府,使得当时的市政府下定决心把厂子破产了事。但因为破产后对厂子的各种配套政策不到位,导致职工霸占厂子设施,阻止市里破产小组进驻,最后出动警察才把事态平息下来。

但事情一拖就是三年,机床厂破而不倒,成为阚东田心里最大的一根刺。这次国企改革,要能把这块大石搬走,跟进的改革进度就会大大加快。所以尽管杨星摆出只旁观,不参与的态度,他还是求到了杨星头上。杨星经过和父亲的一番交流后,向市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即由星辰制造出面收购机床厂资产,并且要求市机床厂必须拆迁搬离到南岸新的工业园里去。它原来的位置因为离九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