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叨菜”的艺术(2)
晚上,王浩天躺在床上很久都无法入睡,看着电视,心里却胡思乱想。后来不自觉地拨通了倪红斌的电话。她还没睡觉,也是睡不着。两个人在电话里说了好大一会儿,无非是她嘱咐他多注意身体,出门在外多喝水,少喝酒少抽烟。他静静地听着,答应着,不时“嗯”一声,倒很像是夫妻间的相互牵挂。尽管他们交往的时间并不长,双方心里却都感觉很亲近,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吧。
次日上午,天已经放晴,王浩天花五块钱坐三轮车到了纸厂。先找到治污设施,一看根本就没运转;又找到排污口,看着没有经过治理的黑色污水泛着白沫,伴着刺鼻的烧碱味,直接排到厂外的小河沟里,河沟里的水乌黑发臭。他一一拍了照,作了记录。
当他基本上完成了取证,正准备去找厂领导的时候,就有人跑过来,很客气地给他打招呼。王浩天弄清楚他是厂里一个副厂长后,也不多说,出示了记者证和介绍信,把农民反映的和他在厂里了解的情况做了通报,然后提出要见厂长。他非常清楚,要解决农民的问题,只有一把手说了算,有必要,还要见见县长,县里的环保工作是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
尽管王浩天一直都很平静,说话平平和和,但厂里的一把手边厂长还是有点诚惶诚恐,见了王浩天赶紧从老板椅上站起来,握手、让烟、让茶,很客气。寒暄完毕,直奔主题,开始采访,王浩天从庄稼枯死说起,再说到纸厂故意不运行治污设施,直排污水,最后落脚到问题的性质上。他用调侃的语气说:“边厂长,你这种做法,说轻了,你是为了经济利益,不顾环境污染;说重了,你是抵触省政府的文件精神,只顾发展经济不顾环境保护,这可是一个政治觉悟问题。听说你还是市人大代表,这可不行呀。”边厂长早就出了一头汗,嘴里却说:“我没抓好,我没抓好,回头我一定要查,看谁为了省点小钱不顾大局让治污设施停转的,一定查。王主任,我向你保证,一定严肃处理。”
边厂长称呼王浩天为“王主任”。“主任”这称呼其实很微妙,小到小企业的办公室主任、村委会主任,大到国家某个委员会的主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都叫“主任”,说是个职务就是个职务,说是个称呼就是个称呼,可这区别却大到天边了。王浩天心里就认了“主任”这个称呼。说起来,人都是有虚荣心的,一叫“主任”,自己真的感觉就是领导了,也有了一点高高在上的飘飘然。他笑笑,用眼睛直盯着厂长,说:“边厂长真的不知道?我看厂里哪个人也不敢不听你边厂长的话吧?”边厂长也笑笑,有点尴尬:“看你说的,我还能叫他们故意不开。”王浩天大笑,说:“那我就不清楚了。”
边厂长也跟着大笑,笑过,说:“王主任,先不说工作了,咱吃饭,高县长和万部长,还有环保局的领导都在县宾馆等着你呢,走吧。”
王浩天清楚无论如何这饭是躲不掉的,但还是说,饭就不用吃了,自己还急着赶回去有事。说着挎起包就要走,边厂长哪里肯让他走,拽住他就往车上拉,他也就半推半就上了车。
到了宾馆,包间已经定好,主管环保的高副县长与县委宣传部的万部长已经提前到了,见了面,握手寒暄,互换名片,也都称呼王浩天“王主任”,气氛显得很平和。随后,把王浩天让在主宾席,其他人依次落座。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三章“叨菜”的艺术(3)
王浩天知道,酒桌上的道道很多,各种酒令不说,光吃鱼就有很多讲究。上鱼的服务员要找准主宾,把鱼头对准他,吃鱼前要先解决“鱼酒”。先是鱼头酒三杯,再就是鱼尾酒四杯;如果主宾想简单化,可以用鱼里的香菜、葱叶把鱼眼盖上,曰“一概(盖)不喝,一律(绿)不喝”,下边就可以吃鱼了;如果复杂起来,接着鱼尾酒是“脊五肚六”,也就是鱼背对着的人喝五杯,鱼肚对着的人喝六杯;再复杂的还有“高看一眼”,主宾把鱼眼挑出来给东道主,也要喝三杯;还有把鱼鳃夹给一个重要的客人,曰“给个面子”,谁受了这鱼鳃,最少要喝三杯。处理完“鱼酒”,主宾方“剪彩”吃鱼,用筷子把鱼拨拉开,让大家动筷子。在中原,劝酒也是有很多“词儿”的,各地有各地的劝酒“词儿”。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劝酒就开始了,主陪先开始,曰“敬酒”,然后依次按职位高低、辈分大小、年龄长幼,都要给客人敬酒。敬酒的方法各地不同。比如,在中原东北部一带,敬酒近乎“野蛮”,红白事中,村里辈分最大的年长老人,一家伙倒上半斤白酒,往客人面前一跪,把酒碗顶到头上,你不喝他不起来,往往都是客人喝了这碗酒就醉倒在地,可他不管这,就一个目的,让客人“喝好”。碰上这样的情景,纵然是铁人也会喝倒。对付这种“野蛮”劝酒的最好办法,是一开始就滴酒不沾,往后就没人管了。
这里的敬酒是直来直去的,一上来就给客人端上一打,也就是十二杯,杯子倒是小酒杯,不过这也马虎不得,先端,再碰,一个人一个人来,一圈下来你没个半斤八两的酒量也会喝得找不着北。有人说,中原人厚道,原来穷,来了客人舍不得多买酒,就紧着客人喝,可又不能明着说,就想着法子让客人多喝,慢慢地就形成了劝酒的风俗。现在不穷了,应该改改了,近年来确实也不像早些年那样海喝了,但劝酒的习惯还是改不了,酒桌上有打不完的“酒官司”,甚至闹得脸红脖子粗,还有动手打架。这就是中原文化,中原的酒文化。
王浩天因为有那种隐私的病,自然不敢喝酒,就拿出药来,说自己胆囊炎发作,不敢喝。万部长就说,:“王主任,你别拿药唬人,人家不都说酒桌上有不可忽视的三个方面嘛,扎小辫的,装药片的,还有红脸蛋儿的,你别太客气了,以后都成朋友了,边厂长专门派人去市里买的五粮液,你不喝两杯对不起人,保证不让你多喝。”
“我真的不能喝部长,如果能喝不喝算我不够意思,刚住了几天院,才出院就喝酒,再发作问题就大了,你不知道胆囊炎那个疼,真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