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参加这次首映礼的人分为三类。
一类是来自八卦杂志的狗仔队,他们参加首映礼完全是冲着绯闻去的,哪知道首映礼上既不见躲媒体的我,也不见生病住院的乔铭阳,更别说是磨刀霍霍组织一大堆粉丝在首映礼外抗议的李凯奇了。所以他们失望而归,连报道都懒得写一个。
另一类则比较正规的娱乐媒体,他们中有冲着绯闻去的,当然也不乏一些影评人士,在发现所有主角都没有到场的情况下,他们转而关注起了影片本身,最后发现,原来这片子并不像外界揣测的那样不堪一击,相反,还是有些亮点的。比如我的演技有有所提升,又比如乔铭阳演的阿达很情深意重,再比如影片剪接得很到位,完全没有影响到故事本身的完整度。所以,在他们的报道中,更多的是以“惊喜”二字来形容对首映礼的感受。
最后一类,也是最真实的一类,那就是大众影评团。也正是他们几近疯狂的评价,另观众对影片的内容有了期待。
有人说:这片子真的是白蓦然那个两眼无神,空有一张脸的票房毒药演的吗?为什么我看白蓦然不顺眼,看萧楠就那么顺眼呢?
也有人说:乔铭阳演得太痴情了吧,简直就是完美男二号,拜托导演把男主角的戏份全都剪掉吧!
还有人说:我说什么你们都会觉得我是托,所以相信的请自己去电影院看吧,真的有惊喜。
……
外界的各种评论,彻底激起了观众对影片本身的好奇心,于是大家纷纷组团前去电影院,想一睹传闻的真实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摇滚少女》的票房每天都在往上涨,有关影片的好评如潮水般接连不断地涌来,制片方终于看到了希望,毅然决定乘热打铁,增加一场宣传,把首映礼演员都没到的遗憾补上去。
有时候,我真觉得制片方脑子进水了。
本来就是因为首映礼我和乔铭阳都没到场,大家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去关注电影本身,可是一旦我们都在了,谁还乐意去问有关电影的话题?生活一向都比电影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好奇。
于是,这场宣传,就彻底成了我和乔铭阳的新闻辟谣会。
乔铭阳说:这段时间让大家担心了,我真的很健康。
我说:我没有怀孕,只是吃多了。
然后,我们两个苦逼的人,在无数记者的蜂拥堵截之下,连电影都没来得及看,就匆匆逃出了记者会,小金和琳达在前面奋勇得替我俩开路,一个拿摄像机的大汉,被小金连拖带扛的,拖出了十几米路,我看得眼睛都直了。
我对乔铭阳说:“你这助理从哪儿请来的?我也去请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