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娃的视线仿佛受到莫名的吸引。/p
眼前这些布局杂乱,宛若主人想到一出就是一出随意张贴的稿纸让人会有追看下去的兴趣。/p
然后,她就一直站着给看完了。完全的读过一遍。/p
以伊娃的理解,莱曼是想把很多个矛盾杂糅进一个故事里。野心很大。/p
最上层的矿场场主失德(违规作业,还想雇凶杀人);靠着矿场过活的工人们,生活状态就如同圈养的羔羊,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糊口,但痛苦不为所知,所以当一个幸运儿出现时,一盆沸水的局面才被揭破;/p
前来的律师本要为弱者发声,但被矿业主收买,甘愿隐瞒;警长守序,想调查罪案;杀手追杀,帮雇主抹平事情,代表很自我的恶。/p
而且整个故事里,善与恶的关系又一直都在变化。/p
可以,剧情的复杂性和立意一下就上去了。是个好剧本。/p
风格方面,是偏向b级的犯罪剧情片,几个角色相互独立而又彼此关联。/p
毕竟,莱曼的参考目标最主要就是来源于《爆裂无声》和《老无所依》两部犯罪佳作。/p
那种看过之后耳目一新的惊艳感是这两部都有的特点,莱曼混杂之后又编入了自己的故事框架。/p
当然,这么一来,给饶感觉又是很众的题材。/p
至少,瑞恩就是这么看的。/p
他很清楚自己的这位好友很有才华,脑子里总是冒出各种的灵感,但明明能拍《迷雾》《坏家伙》《湖中水怪》这类稍显流行的大众电影,却偏偏总是凭着喜好选择题材。/p
很明显,他喜欢新鲜感,不想拍重复的。/p
而前段时间才搞定电视剧筹备情况的瑞恩刚闲下来,又被莱曼抓来当编剧。/p
虽然公司有编剧部门,但莱曼觉得只有瑞恩能充分的理会自己的思路,给予最合适的故事背景以及角色对白,和对剧情的情节推动上加以笔墨,显得更流畅。/p
莱曼整理了一下思路,道:“和《坏家伙》类似,我想用非线性的叙事模式把所有的角色统一穿插展现出来,做到有足够的表现力,以及给观众留下一定的印象。”/p
拿出设定大纲和角色模板,莱曼花了大半个时细聊,详细的把创作思路以及想看到的剧本版本都讲解了一遍。/p
瑞恩看的出来,莱曼很喜欢这个故事,很有成就感,不然不会这么激情。/p
激情到大晚上的跑来他这里,而且不打算回去了。要在这过夜。/p
过夜什么的,瑞恩也不介意,反正这地方是他同莱曼一样在贝弗利山庄购置的房产,两饶家离得不算远,平时托马斯没事也住这。/p
只不过,莱曼刚刚按响门铃,风风火火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被伊娃家暴跑来自己这里避难呢。/p
而且,这剧本一听就不好写。/p
角色多,又要出彩,就必定考验协调性。/p
虽然莱曼的简单,什么非线性叙事穿插讲解角色,还得故事有逻辑,不能混乱失去主次。/p
但尼玛,群戏是最容易戏份失衡,两头不讨好的好吗。/p
瑞恩真感觉是不是莱曼觉得自己空闲下来,看不得他将要度过愉快而又轻松的假期,专门找点很难的事情给他做。/p
简直了,不要太有挑战性。/p
当然,《老无所依》作为科恩兄弟最为满意的一部作品,以及《爆裂无声》的那种灰暗,祁导演自《血迷宫》的质感升华,都是各自导演生涯的代表作,莱曼想要融合进自己的风格也是困难的一点。/p
可是拍电影没有挑战性,纯粹只为了赚钱,那得多不自在。/p
如果是那样,一直玩商业元素,什么流行拍什么,一味的跟风,莱曼自问是做不到的。/p
偶尔也需要“任性”的自我调节,满足自己。/p
这部作品就是这样。/p
然后,瑞恩莫名就感觉牙酸。/p
不过,他已经习惯了顺着莱曼的意思,和他合作项目剧本。/p
多年以来,无论怎么吐槽,怎么愁的头发都要脱落,瑞恩总是能一丝不苟的尽量完成。/p
在这之中,他也是有成就感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