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医进行到底-第3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2 / 2)

中医一再强调健康长寿的秘诀为“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长之门。”阴阳协调,身体才会健康,人应该随着四季的阴阳变化来调整身体内的阴阳;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身体的阴阳就会失调,就会患上疾病。一句话,健康来自于阴阳的和谐。

中医是一门哲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哲学。阴阳是这个哲学的基础,金、木、水、火、土(五行)是阴阳变化的具体形态。阳气处于“生”的状态就是木,处于“长”的状态就是火,处于“收”的状态就是金,处于“藏”的状态就是水,而生、长、收、藏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土。“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阳的变化,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构成了我们的大千世界。

中医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五行的相生;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是五行的相克。人在天地间,禀阴阳之气而生,遵循五行而相生相克。因此,五行全则人全,五行不全则人不全。

清代家袁枚在《徐灵胎先生传》里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清代有一个妇女生了一个男孩,但男孩生下来后全身无皮,家人求救于名医徐灵胎,徐灵胎教其家人用糯米粉涂抹婴儿的身体,再用丝绸包好,将婴儿埋在土中,留出头来,以便喂奶,这样两天两夜,婴儿全身就长出皮来。人们十分惊讶,请教徐灵胎,这是为何?徐灵胎说,婴儿无皮是因为他缺少五行中的土。家人恍然大悟,原来这家人是靠舟船生活的,母亲在船上怀孕,很少上岸,因此缺乏地气。徐灵胎说:“我之所以这样治疗,就是要让婴儿多沾些地气,地属土,有了土,五行全了,人行就全了。”

电子站

四、西医是一门科学,中医是一门哲学(2)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与五行对应,也遵循相生相克之理。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心脏有了问题可以通过肝脏来解决,因为肝藏血,肝正常,血液就充足干净,就可以促进心脏系统的健康。《内经·素问》中说:“人卧则血归于肝。”其实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就明明白白地揭示出肝脏与血液之间的关系了。同样,脾胃有了疾病可以通过心脏来治,肺病可以通过脾来治,肾病可以通过肺来治,肝病可以通过肾来治。同理,如果肝、心、脾、肺、肾中任何一个系统出现问题,超出了正常相生相克的制约,都会影响到其他系统的健康。

清代名医陆以湉在《冷庐医话》里记载了一个病例。有一位医生精通小儿医术,尤其擅长治疗牛痘。一次,一个一岁的儿童出痘,只出了三颗,分别在额头上、耳朵后和嘴唇旁,这位医生说:“从孩子出痘的部位来看,他心、肾、脾三经逆传,土克水,水克火。这种情况应该攻,不应该补,攻则可以把毒攻散,补则会让心、肾、脾自相残杀,十分危险。”按照这个医生的方法,治疗到第十四天时,小孩的牛痘明显变得圆润了,马上就要成功了。然而,一位庸医见这个小孩太可怜了,就给小孩喂了参汤。这位医生见状,大惊失色:“完了,这个孩子活不过二十一天!”半个月后,小孩果然病发身亡了。所以,学习中医一定要明白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的道理。

五、中医是一门人生哲学(1)

我说过学好中医需要悟性,因为中医是一门艺术;学好中医需要智慧,因为中医是一门哲学;学好中医同样也需要阅历,因为中医是一门人生哲学。

孔子说五十岁之前不要读《周易》,因为没有人生阅历,没经历过苦难,你是读不懂《易经》的,读了也是白读。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后,开始潜心研究《周易》,终于大功告成。其实,学习中医也是这样,没有人生经验是学不好中医的。因为中医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人生哲学,没有人生阅历肯定悟不透中医。为什么大家看病总愿意找老中医呢?这不仅是因为老中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在于他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些阅历能帮助他领悟中医的玄机。

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内经·素问》开篇有一段话:“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之。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就是说人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