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对爱有一段描述: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要是普通人能做到这些关于爱的描述,我相信,那个家庭一定充满温馨。
婚姻和恋爱不一样,恋爱中,我们可能会适当保持一定的风度,将自己美的一面展示给对方,按时间的角度来讲,这些活动没有持久性,即便我们装也装不了多久……
但是婚姻不一样,极端一点,你不是个哑巴,却要装成哑巴,三日五日尚可,三年五年就会露馅儿了。
许多生活上的细节,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比如男人爱乱扔臭袜子、睡觉喜欢打呼、起来不喜欢刷牙、对女方的父母亲戚小气等等,这些优点或缺点,在经过一两年后,慢慢就全部暴露出来了。
这时候,你呈现在对方面前的就是最真最真的你自己了,即便你平时用谎言掩盖了无数事实的真相。但时间不会亏待人,你能掩盖一时,掩盖不了一世,即便一两年,你的行为、你的处世方法都暴露出来了,还能说什么呢?
爱上了一个人,你会有意无意地将最真的自己暴露给对方,那是时间的功劳。对方看清楚了你的缺点优点,言语之间招呼起来,可能要伤到你的自尊。
不说优点,但就缺点,在婚姻生活中,你的另一半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你所有的缺点,而且处处刺痛你的自尊。
说婚姻是“飞蛾扑火”也好,说它是“围城”也好,这些都是有过经验的人给出来的“总结”。说“飞蛾扑火”的人,多少有点悲观,说“围城”的人却没领略到婚姻的真谛。
“姻缘”二字中,“姻”是定语,“因为一个女人”而产生的缘分叫“姻缘”。佛教强调“随缘”才能顺其自然地、和谐地发展人际关系。
而现在的人们却注重了“攀缘”,即便是“姻缘”也要攀上一攀,那后期的“孽缘”就是水到渠成的了吧。
“因为一个女人”,可以产生的缘分很多,将自己完全暴露在这样一个关系网下,缘来缘去中,或伤害,或呵护,或幸福,或悲惨……还不是“因为一个女人”?
人们常常会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话要是男人说出来,就显得有点不丈夫了。不是这样的女人,就是那样的女人,“当初”你又不是神仙,何来的“早知”!
电子站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
有狗那年起,我就对一些所谓的大师们失去了兴趣,他们满嘴放炮,专业名词含混不清地用着,在碰到一些事情时,专家们基本上都可以这么说:“理论上讲,这件事情并不稀奇,在1874年的美国、1932年的法国都发生过,只是在我国,尚属首次罢了……”
你听完后有什么感觉?
前几天网络里有一则《专家速成教材》,其中有一段话很有深意:
专家一定要说那些别人听不懂或者听完之后就迷糊的话,而且自己懂不懂没关系。例如有人问:“中国平安为什么会推出如此庞大的融资计划?”你可以说:“股市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再融资,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有人问:“你觉得中国楼价这么高正常吗?”你可以说:“我们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虽然从某个角度来说,不正常,但是从社会学上来讲……”
其实,这样的专家论点大多数人听完后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中国的经济学专家最厉害,只要一发生经济事件,总要粉墨登场,大讲特讲,赚了公众的眼球不说,还赚饱了腰包。比如这次经济危机,发生前各路专家都在按平常一样吃喝拉撒,一发生就不同了,谁都跑出来发表点言论,说为什么要发生,之所以发生,那是因为……
倒霉的是地震学专家,汶川发生地震了,没一个专家出来敢讲为什么,因为那可能要掉脑袋,观众有一个不买账的,跳出来喊一声:“大爷的,你既然那么清楚,早干吗去了?”
这就是不同了。
《菜根谭》里有这么一句:“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说的是大鱼大肉并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是清淡。神妙奇特卓越优异不是至高的完人,至高的完人只是常人。
所以,优秀的经济学家或其他领域的大家,最能用浅显易懂的道理来给大家讲述他们的道理,比如毛泽东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一般读过几天书的人都明白;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对众生说法绝不用玄虚的高深道理迷惑民众,而是用简明切实的教义来让众生明白要义……
说这么多,跟婚姻有什么关系吗?
亦舒说过一句话,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这跟孔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个道理,也跟世俗中“满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当”一样。
真正的自然,是一种本真,而不是矫揉造作。
很庆幸,我在认识丫头之前她一直就是那种不爱打扮的女孩。女孩子要是学会打扮了,就会懂得攀比,懂得攀比了,那虚荣心也就见长了。人一旦物欲起来,那个缺口可是贪婪的。
叔本华说:“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女孩子爱打扮,爱时尚,要是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可以,但千万不能乱了方寸,我们得明白,打扮,时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高出谁一等,或者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用丫头那句口头禅来说:“我一不找工作,二不相亲,打扮给谁看?”
不善于打扮并不是不修边幅,而是回归本真素面朝天的一种自然状态,有什么不好呢?虚荣这个东西,一旦爱上了,它们就像病毒一样,会上瘾。
你天天告诉别人,你吃山珍海味都吃腻了,你天天告诉别人你读过多少书,用着多高档的车……
可是,你还是你,不论你多厉害,也仅仅是“夜眠八尺,日啖二升”而已,难道你能长生不老,或者你能保你的子孙也能像你一样锦衣玉食?
吃得再好,老了时你还得喝着稀饭离去,因为你的肠胃容忍不了“醲肥辛甘”;玩得再“神奇卓异”,最后你还是渴望像一个正常人那样,儿孙绕膝,安享天年,何必非要走那么多弯路后留个残破的生命独自惆怅?
俗话说得好,“再大的官到了北京就小了,再多的钱到了广东就少了”,比“上”不足,你就无耻地拿“下”来比,非要比出个高低,我说你得了神经病。你还不如到你前妻(夫)的家里喝一杯你情人给你泡的红茶,然后再听听你女(男)朋友给你放的《分手》,再让你老婆(公)切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