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这种事,找嫉恶如仇的人做就成。至于后面国土那边的调查,我自己会安排。”袁沁蓝轻描淡写地说。
三天后,省国土厅监察总队收到了一份实名举报材料,举报人是s市报社专跑政法新闻的一名年轻记者——申屠旭。他举报了海河省恒河投资公司于五年前在开发区取得的两块土地,至今抛荒没有进行开发,并且在只缴纳了十分之一土地款的情况下,就将土地抵押给了银行。申屠旭不但向国土厅举报了这件事,还打算在s日报的政法新闻专栏里报道这件事。结果稿子被总编拦了下来,告诉他这种事情需要进一步核实。申屠旭一怒之下,将新闻又捅给了省里的其他多家媒体同行。
一石激起千层lang。国土厅监察总队新任队长沈明对恒河投资的背景一无所知,又恰逢省里有土地违规清查的文件,当然想在自己新到任的岗位上点上头一把火。余飞又早与沈明打上了交道,从旁煽风点火好一番怂恿,直把沈明撩拨得立刻安排人手展开了调查。而那些接到消息的省媒,有知道恒河投资的,自然就噤声当作不知道这件事,那些不知道情况的,自然不肯放弃这么好的新闻机会,现在只要是涉及房地产的新闻,那就是绝对的热点。
沈明的人前脚到s市调查,后脚就有胆大的媒体,为了抢热点,率先把新闻发了出来。s市国土局事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被监察总队打了个措手不及,想遮掩都没有机会。协议出让这件事虽是纪柏年前任干的事,但到底纪柏年已经在任三年,也是有失察之职的。这一来,他不但要应付检查,还要应付媒体,市长韦小年也在紧急会议上把他狠批了一顿,把他是气得火上房。
杨隐与余竞冬在得知这事后,虽然对纪柏年心存愧疚,但表面也还是装作没事人似的,对纪柏年劝慰一番罢了。
监察总队不仅去了s市,也去恒河投资调取相关资料。汪小轩得到通知,立刻向汪秘求救。但汪秘正在京城开会,便将这事交谷华处理,在他看来,这种事无非是做做官样文章,谷华就足以应付了。
得了丈夫的指示,谷华直接去省国土厅找书记徐世友,想通过他压住沈明,将这件事平息下去。
徐世友早年是从g市一路升上来的,家里的背景在海河省也是有点硬的。在国土厅书记一职上也已两任,对省内官场格局了然于胸。一般人都不敢动他,他也轻易不把人放在眼里,而汪家人恰恰是他平常不太愿意接触的。在他看来,汪秘虚伪、谷华跋扈,这对夫妻就不是善类。在官场浸yin多年,他自然也不会傻到在他们风头正健时去和他们硬斗,但这一回,他在沈明向自己汇报的时候,却故意睁只眼闭只眼,让年轻人有机会去捅捅马蜂窝。
第334章各有各招
纪柏年这段时间真的是疲于应付,为了挽回给国土局造成的不良影响,他在媒体专访中表态,即日起将展开全市性的土地清查工作,对拿地不建的开发企业将痛下重手,收回土地并予以重罚。
正好纪柏年当众表态的下午,谷华和汪小轩到国土厅拜访徐世友。
“徐书记,老汪正好不在家,所以我只好厚着脸皮来找你了!小轩的公司最近出了点事,还希望你能帮下忙。”谷华仗着汪秘这些年在海河省的经营,觉得徐世友再傲也得给三分薄面。
“谷主任(谷华是省老干部局办公室主任),你也不早点来打招呼!现在这事已经不光在s市闹得满城风雨,连整个海河省也是甚嚣尘上。下面又刚刚当着媒体表了态要肃查,我是想捂也捂不牢了啊!”徐世友毕竟老奸巨猾,面上装了好人,实际是推得一干二净。
谷华急道:“可也不能这样由着他们胡搞啊!全省有多少的地不都这样吗?”
徐世友瞄了谷华一眼说:“你们也太不小心了,怎么会让记者得了这种消息捅出去呢?现在不仅仅你们受损失,我们国土部门也很被动啊!尤其是s市的柏年局长,已经担了不少批评和责骂了,他作这个决定也是不得以而为之,我们总要首先考虑zf形象啊!我想,汪秘书长如果在家,应该也会这么想的。”
“徐书记,这事你无论如何要帮我们想想办法!这两块地已经抵给银行了,要是收回去,那这个纠纷就大了!”汪小轩心里暗骂徐世友“老狐狸”,竟然一点都不肯松口。
徐世友对谷华脸面上总还是要保持客气的,但汪小轩是小辈,徐世友说话明显就没有那么好听了:“小汪啊,你这事做得实在太难看!我如果在这种时候帮你,还好意思在国土厅党委书记这个位置上坐下去吗?”
谷华一听这话,就知道徐世友是不会出手帮忙了,当场就拉下了脸说:“徐书记,话可不能这么说。好歹你和老汪都在这省zf工作,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帮了我们,我们难道会忘记你不成?”
对谷华在自己办公室这样赤裸/裸地说这种话,徐世友感到相当恼火,“谷主任!不要忘了你国家干部的身份!这种事错了就是错了,你们不想着怎么挽回影响,还要我出手相帮,怎么帮?帮你们一起违规吗?”
这话说得可不是一般的重了,汪小轩忙对徐世友道歉:“徐书记,你别生气!我妈那是急得乱说话,你别跟她一般见识!”一边说,他还一边扯了扯谷华衣服,示意她不可再发作。
徐世友不耐烦地说:“行了,你们也别在这里磨了。还是快回去筹钱交罚款、还银行钱吧!”
谷华想着反正撕破脸了,倒不如就干脆甩些话让徐世友听听,无奈被汪小轩硬拖出了徐世友的办公室,最后想说的话一句也没说成。汪秘得到消息,气得破口大骂谷华,说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徐世友在谷华母子走后,干脆让办公室发文彻查恒河投资取得的所有土地,一经发现有违规现象的,一律严肃处理。
因为书记下了决定,整个国土厅就算有人想帮恒河投资,也不敢吱声了。汪小轩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不但要应付检查,还要应付银行。这两块地要真的被收回,不但是损失了两个多亿的土地增值,还要马上归还银行的贷款。而谁都知道,没有哪家公司会把贷来的钱放在账上,自然是另投别处继续生钱。因而,恒河投资账上根本没有一个亿的流动资金来还银行的欠款,更不要说上缴罚款了。
谷华被汪秘狠尅了一顿,又想到要筹那么多钱,见到袁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