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淮巍d闼嫡馔跄改锬镆舱媸牵蹦旰投豕ゲ幌嗉怨涣肆降胤志拥目嗤罚堑靡约旱亩镆彩苷庠庾铮伪啬兀
王母娘娘情爱史(3)
更年期妇女真可怕。
王母娘娘情爱史附注
1关于西王母的形象历来众说纷纭,先秦古籍中有西王母是国名、地名或君主名称等不同说法,也有学者认为,《山海经》中的西王母与《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中的西王母并非一人。
2在古代神话中,昆仑山又名昆仑丘,昆仑墟,并非今日新疆一带的昆仑山,而是神话中超世间的仙山胜境。
3一些现代学者认为西王母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距今3000至5000多年前,存在过一个牧业国度——西王母国,其疆域包括今天青藏高原昆仑、祁连两大山脉相夹的广阔地带,青海湖环湖草原、柴达木盆地是其最为富庶的中心区域。西王母古国当时的“国都”在今青海天峻县一带。天峻县西南山中有一口深十几米的山洞,有学者考证此乃5000多年前西王母古国女首领的居所,已命名为西王母石室。石室内现存有的岩画和过往僧道题写的经文、绘画。石室对面曾建有西王母寺,已经坍塌为平地,遗址中曾发掘出若干汉代文物,论者据此认为,此石室在汉代就与西王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4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西王母的生活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一带。《古今图书集成》平凉府古迹考记:“回中山,在州西三里,脉自昆仑来,上有王母宫,下临泾水,一名宫山。周穆王、汉武帝尝至此。”论者认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回中山是汉唐“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名山。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回中宫是秦汉帝王的行宫,位置就在今泾川县回中山,秦汉封建统治者对此地十分关注,多次来此巡游。由此看来,西王母与周穆王、汉武帝约会的故事很可能是由此而来的。据考证,唐代后期,泾川回中山已经有了专门祭祀西王母的殿堂,也有了“王母宫”这个名称。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游泾川时曾在诗中写道:“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华人小说吧m.hrsxb
嫦娥是风流寡妇吗?(1)
如果说王母娘娘是天上的第一夫人,那么嫦娥无疑算得上第一寡妇。她的丈夫后羿在尧时代死于徒弟逢蒙手下,算来已经守寡好几千年,天下寡妇无出其右。中国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西洋也有“风流寡妇”的掌故。但是纵观历史,嫦娥除了有一次被天蓬元帅骚扰过外,一直没闹出什么绯闻。按说猪八戒那次只是酒后失德,没有什么太出格的举动。天庭当时好像也没搞严打,应该是罚罚款或者拘留两天就完了,但出人意料的是,玉帝从严从快的处理了此事,将八戒痛打两千大锤,贬下凡间,托生为猪,很明显把人民内部矛盾当成敌我矛盾来处理。这事就有点值得研究了。
后羿之死与王母之恨
我们还是从头说起吧。嫦娥和玉帝家的关系要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据前文《第一夫人情爱史》考证,那时王母还没有和玉帝结婚,正与东王公两地分居,整天在昆仑山独守空房,等待帅哥上门。这也正应了那句“寡妇门前是非多”,上昆仑山去的男人或多或少都留下了些故事,比如嫦娥的丈夫后羿求仙问道时曾经来过昆仑山,下山之后怀里就多了包不死药。这事可了不得,因为在整个人类和神仙的历史中,王母好像再没有把不死药送给第二个人。王母为什么希望后羿长生不老呢?除了她对后羿有意思外,很难找出第二个解释。
不过后羿当时拿了不死药却没有吃,也许还不太放心吧,就在回家之后把药给了嫦娥保管。后羿是个吕布式的人物,整天打这个杀那个,所向披靡,这种人一般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太明白女人的心思。按一般女人的心理,如果别的女人不明不白送给自己老公贵重东西,一定是醋意大发,不搞个明白誓不罢休。嫦娥和后羿当时到底闹得怎么样,具体情况我们不知道,不过两人后来感情破裂却是事实,到最后嫦娥一气之下把不死药全部吃掉,立马飘飘摇摇地上了月亮,从此就定居在了广寒宫。而后羿则失去了变成刀枪不入的生化战士的机会,被自己的徒弟逢蒙杀死。
对于后羿之死,王母娘娘肯定是恨嫦娥恨得牙根痒痒。但是又不能公开报复,因为政治人物总要顾及公开形象,一旦传出王母卷入情杀案的传闻,不仅名声毁了,而且和东王公离婚后恐怕也找不到人嫁,所以王母娘娘只能把这笔帐先记着。
吴刚登月的前前后后
原本月亮里只有嫦娥一个人,后来却多出了一个男人,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吴刚。按说孤男寡女独处上千年,总有可能搞出点故事来,可事实是他们一直没有故事,这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故事了。
吴刚也是个有故事的男人。据说当年他外出学仙,把老婆缘妇一个人留在家里,三年未归。等毕业回来,发现家里竟然凭空多出三个孩子。原来在他学仙的日子里,缘妇一直和一个叫伯陵的家伙私通。前两年有个少年作家写了本小说叫《三重门》,吴刚的帽子要写自传的话不妨起名叫《三重绿》。吴刚当时勃然大怒,找到伯陵大打出手,估计吴刚也学了些真本事,出手比较重,三拳两脚之下伯陵就一命归西了。
吴刚的气是出了,但祸可闯下了。伯陵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太阳神炎帝的孙子,他被打死炎帝能答应吗?但是按古代法律来说,丈夫打死奸夫乃是维护纲常,判不了重罪,只能想点别的办法治他。炎帝是太阳神,整天生活在高温之中,比较怕冷,而他又深知“要把一个人搞臭,最好让他在男女关系上犯错误”的道理,所以最佳方案就是把吴刚放到一个只有孤男寡女的苦寒之地。
按这两条来要求,那么月亮就成了首选:这里一年四季气温都很低,又有一个孤身女子,最适合发配吴刚。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炎帝和嫦娥有仇,想当年后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害的人家十兄弟只剩一个,后羿又没死在太阳家族的手上,炎帝肯定早就想在嫦娥身上报复。不过炎帝是太阳神,管不到月亮,必须要找别的神仙帮忙。上古月神本是女娲,但她早就退居二线。现在也就是王母能管到月亮,因为她是女仙的统领,而月亮上就住了一个女仙嫦娥。王母本来就因为后羿之死对嫦娥怀恨在心,炎帝来找肯定是一拍即合,借口人事调动把吴刚安排到了月亮,给了一个砍树的差事。怕两人没有借口见面,还特意让吴刚把砍下来的树皮送给嫦娥做药。
嫦娥是风流寡妇吗?(2)
但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吴刚一直没有对嫦娥起过心思,老老实实砍了几千年的树。要探讨其中原因,就要牵涉到另一位重要人物了。
嫦娥是玉帝的二奶?
玉帝和嫦娥有没有关系,这是野史家们长久以来一直关心的问题。从对猪八戒的严肃处理来看,玉帝是不许别人碰嫦娥一下的。而且众所周知,嫦娥的宠物叫玉兔,和玉皇大帝都有一个“玉”字,又有人考证说这个玉兔其实是“御兔”的谐音,乃是玉帝送给嫦娥的礼物。而这也就解释了吴刚和嫦娥没有故事的原因:王母是母老虎出身,玉帝为了避嫌,肯定不能公开反对把吴刚派往月亮,但私下肯定威胁过吴刚,吴刚为了保住性命,根本就不敢动嫦娥一根指头。
当然,高明的政治家都懂得胡萝卜加大棒两手抓的道理,玉帝在威胁之后又施以利诱,将吴刚收买成了自己的手下。有网络野史家考证,那棵桂树起到了报警器的作用,玉帝与嫦娥相会之时吴刚在外面把风,一旦有人来就大砍树干,用斧声向玉帝报警。有这么一个哨兵在,众仙谁敢造次呢?天蓬元帅在天上混了这么久,居然还敢骚扰嫦娥,怪不得玉帝要从严处理。历史上人民大众一直对月亮上的故事比较关注,直至上个世纪还有“寂寞嫦娥舒广袖”、“吴刚捧出桂花酒”等佳句广为流传,想必人们就是从吴刚伐桂得到灵感,才在战争年代创造出“消息树”这一多快好省的通讯方式吧。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王母肯定对玉帝和嫦娥的故事有所耳闻,但有吴刚把风,每次都抓不到把柄,于是就派出探子打听消息。距今四五千年的成都三星堆遗址曾经出土过一尊栖有小鸟的青铜树模型,有学者言此树就是月中桂树。天宫里的鸟并不多见,排除掉大鹏凤凰等大个的,恐怕就要数太阳里的金乌和王母的青鸟。但金乌呆在白天的太阳里,进不了月亮,那么此鸟当属青鸟无疑。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一直是王母的信使,去月亮打探消息属于它的本职工作范畴。
但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玉帝找到除掉青鸟的办法很容易。因为月亮上只有这一棵树,只要让吴刚在青鸟来的时候不停砍树,青鸟就会一直受惊飞起,又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时间一长肯定体力不支歇菜。三星堆时期桂树上还有青鸟,后来就没有了,估计就是因为不停地在空中飞给累死的。这招后来又被人民大众学去,五十年代“除四害”的时候,全国人民到处敲脸盆放爆竹制造响动,吓得麻雀不敢落脚,活活累死无数。
说起来这神仙们也挺累,就算贵为玉皇大帝,去找个小蜜也得整天提心吊胆,活得还不如八戒这个猪头痛快。你看,《西游记》第95回,为收服下凡为害的玉兔,嫦娥来到凡间,八戒可不管她是谁的马子,上去就一把抱住:”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子儿去也。”
嫦娥是风流寡妇吗?附注
1一篇名为《西游记内幕》的网文对本文的研究颇有帮助,堪称填补了神经考古法的一大空白。由于网络反复转贴,此文作者已不可考。出于对作者的敬意,神经考古学会会长茅十七现授予他神经考古学荣誉博士学位,并对转贴不标明作者的行为表示鄙视。
2神话中还有嫦娥奔月后化为蟾蜍一说。如张衡的《灵宪》:“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据古代农书记载,月亮圆缺和癞蛤蟆夜鸣求偶有密切关系,是古代农时判断的依据之一,因而,把月亮和癞蛤蟆联系起来是很有道理的。
在古人看来蟾蜍也并不一定是丑陋的象征,如“玉蟾金兔”的说法,“刘海戏金蟾”的传说,都没有丑化蟾蜍的意思。然而在现代人眼里,蟾蜍的丑陋足以使人起鸡皮疙瘩,不太容易接受美女变成癞蛤蟆的事实,茅十七考虑到本文的风月主题,也没有采取这种说法。
3根据一些文献的记载,嫦娥背叛后羿并未完全是她的过错,后羿与洛神之间的一段婚外恋很可能就是他们婚姻破裂的导火索。
洛神,又称宓妃,相传为伏羲的女儿,渡洛水覆舟淹死,成为洛水的女神。在传说中,宓妃一直以风流成性的形象出现,成为历代文人意淫的对象。屈原在《离骚》中说“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曹植在《洛神赋》中形容她的美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日,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追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宓妃后来嫁给河伯为妻,然而河伯荒淫无度,虽有宓妃为妻,仍命各地百姓贡献少女。一天,寂寞的宓妃遇到了漫游河边的后羿,两人马上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河伯得知此事,非常愤怒,化身白龙前来捉奸,却被后羿一箭射瞎了眼睛。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官司一直打到天帝面前。虽然后来因为天帝偏袒后羿而平息,但嫦娥的心无疑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也许就是为此,才决定离开后羿的吧。
伏羲与女娲之我的老婆是大佬
有考证认为,神仙里怕老婆的,太上老君可能是一个典范。理由就是他的名字,“太”太在“上”,在下是“老”不中用的夫“君”,放我一马吧,求你了。此说法很有道理,就是有点概念先行,因为大家都知道,太上老君是个老光棍。他身边倒是有头青牛,《西游记》里还曾下界作乱,可惜变了身还是个公妖怪。无奈之中,只好祭出法宝:“如意子,莫误我。神经考古法急急如律令!”其实,神仙里第一怕老婆的,是有着鼎鼎大名的伏羲!
说起伏羲女娲,估计很多人都有印象,不就是那对人头蛇身、兄妹成婚、终日交尾、造人类画八卦的神仙夫妻么?
此话大部分正确,只有一点不对,那就是伏羲女娲并不都是蛇身。对于女娲,《帝王世纪》讲女娲氏“蛇身人首”;《列子?黄帝篇》言女娲氏蛇身人面;曹植《女娲画赞》云女娲“人首蛇形”;王逸在为《楚辞?天问》中“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一句作注时讲“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其子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亦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由此看来,女娲是蛇身无疑。然而伏羲呢?《拾遗记》称伏羲“长头修目,龟齿龙唇”;《春秋元命苞》称伏羲“龙颜”;《春秋合诚图》言其“龙身牛首”;《云中记》直言“伏羲龙身”;《三皇本纪》说伏羲降生的时候,有“龙瑞”出现,故“以龙纪官,号曰龙师”。所以说,伏羲与女娲不同,他是龙身的!
龙之为物,五彩斑斓,万众爱戴;而蛇却蜿蜒丑陋,人见人厌。两口子一母所生,为什么外貌差别如此之大呢?原来,越往上古走,神仙们的形象就离禽兽越近。在动物之中,一向是雄性比雌性漂亮,如狮子鬃、孔雀屏、雉鸡翎,这些漂亮的玩意儿都是雄性专美。
然而不要以为恐龙就没有爱美之心,第一夫人西王母在年少时的奔走呼号想来大家还记忆犹新吧?女娲同样也是爱美人士,试举一例:炼石补天之时,用什么石头不行?女娲却偏偏找来五色彩石,将天空补的漂漂亮亮。其爱美之心,跃然天上啊!大家将心比心想一想,一位爱美的女士,却要忍受自己十分丑陋,丈夫却风骚非常的事实,她心里将会多么的痛苦!
若女娲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女人那倒罢了,可女娲偏偏不是这样的人。她生来就是一个要做大佬的角色: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淫水、杀黑龙以济冀州,哪一件事不办得轰轰烈烈?哪一个和她作对的家伙得到了好果子吃?
在女娲砍砍杀杀的同时,伏羲在做什么呢?他在野外漫步模仿蜘蛛结网制作了渔网;他玩音乐做了瑟这种乐器教别人唱歌;他仰观天象创制历法教人们计时;他取法万物创制八卦以解释世间万象。看来看去,他都是一个玩弄笔头、卖弄才思的小腔小调的小男人。女娲自己在前方出力流血,老公却在后方玩小资情调,女娲能高兴吗?在这样一个具备暴力倾向的老婆面前,伏羲恐怕吃了不少苦头。据说女娲喜欢乘雷车遨游天空,“服驾应龙,骖青虬”,用应龙和青虬给自己拉车,这两个都是龙,不知哪一条是伏羲呢?
周易真相之听老婆的话跟党走
伏羲的一大成就是创制了八卦。八卦的宗旨是从阴阳出发来解释世界的奥秘,阴阳就是男女,《易经》说伏羲在创八卦时“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意思是他远从世间万物,近从自身来总结规律。对于整天面对河东狮吼的伏羲来说,这个从阴阳男女角度出发的八卦,从自身能总结出什么呢?无非是老婆厉害、老婆伟大罢了。对于八卦解释得最到位的《易经》,其实就是一本注解伏羲,讲解怕老婆哲学的书。
《易经?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系辞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阴阳男女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是故《系辞传》开篇云:“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一“摩”一“荡”之间,境界全出。而此句下更有:“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古时,“风”有交媾之义,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某非就是先以狮吼功再加大喇叭震慑之,继而风之云雨之?
《易经》开篇两卦是乾与坤,乾为男,坤为女。先解乾卦,初九:潜龙,勿用。《象辞》解释说:潜龙勿用,阳在下也。意思是男人地位太低时要隐藏实力,不要太嚣张。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伏羲本来就是一个创世神,没几个神仙比他地位高,他眼中的大人是谁?除了女娲还有谁?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就是男人,从早到晚,小心翼翼,就出不了大差错。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把老婆哄满意了,随便出来蹦达蹦达,同样出不了问题。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接下来就可以施展施展手脚了,大人(老婆)也不会见怪。然而人生不能太得意,小心到了上九:亢龙有悔。飞得太高会惹老婆生气,赶快反悔还来得及。所以乾卦六爻,实际讲的是一个小男人面对老婆时的种种表现。如果这样的说法让您觉得牵强,那么坤卦的卦辞可以进一步解释: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龙(伏羲)为什么打得头破血流呢?《文言》解释曰:阴疑于阳必战。女人要是对男人起了疑心,肯定要有暴风雨降临。可笑伏羲,一个文绉绉的书生,其战力与女娲相距何止千里万里。为了挽回面子,竟把挨打讲成作“战”,小男人可笑又可怜的情景跃然纸上。
《系辞》对乾坤二卦的综合评论说得很明白: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坤以简能,女人简单了最好。简则易从,简单了就好伺候。易从则有功,好伺候就容易立功。有功则可大,可大则贤人之业,就是跟着老婆走才能成就贤人之业啊!所以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伏羲虽然嘴皮子上有点不服气,挨了老婆打还要嘴硬说是“龙战于野”,但在大事上还是认清了:还是老婆厉害,跟着她,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