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6章(1 / 2)

  佛能·河百端起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九歌》这张专辑最为难能可贵的便是将古词和新曲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保留了经典的原有精神外,又让之更加的契合时代。”

  “没有如同一些人挂着羊头卖狗肉,只是在炒作噱头,而是真正的让古老的经典在新的时代再次焕发出了生机。”

  “想必就是屈原再生见到这一幕也会欣喜的击筑而歌。”

  邵思茗谦虚的笑了笑,“您对这些古文化方面的东西还真有研究。”

  “只是恰巧了罢了。”

  佛能·河百摆了摆手,“古代经典作品千千万万,我所爱者不过一二,《九歌》便在其中。”

  “这几篇文章其实在屈原的作品中不算是最好,也不算是最有名。”

  “大多数人相对而言都更喜欢《离骚》。”

  “我却独偏爱《九歌》。”

  “因为其相比于前者更有一种人性和神性的平衡在其中。”

  邵思茗符合着点头,“作为体现先民风俗人情以及娱乐祭祀活动的诗歌,确实确实包含着一种朴素而又深邃的对于人与自然(神)的描述。”

  “看来还是你更有研究。”

  佛能·河百道,“对于《九歌》我本来只是自娱自乐,但偶然间在得知了邵小姐的作品之后,实在是让我不胜欣喜,所以特意邀请。”

  “不知邵小姐能否赐教,让我等这些凡夫俗子也能听一听这一本来专属于神的…‘祭文’。”

  “能为您演奏是我的荣幸。”

  邵思茗浅浅的微笑道,“只是不知道《九歌》中,您想听哪一首,都唱一遍也行,就是时间太长了。”

  “一首就够了,多而不美。”

  “那我唱一首《东皇太一》吧。”

  东皇太一是《九歌》的神灵谱系中地位最高的主神天神,邵思茗以此暗暗的恭维佛能·河百,不过以佛能·河百在此的地位,这一首也正合适。

  所以也不算露骨,可以说是恰当的赞美。

  但他却摇了摇头,“不,《东皇太一》太高,我更喜欢《河伯》。”

  “《河伯》?”邵思茗不由而有些失礼的反问。

  “对,就是《河伯》。”

  佛能·河百端起了茶杯,晃动的茶水将头顶水晶灯照下的光芒拉扯的扭曲,光影再次投影在其瞳孔之中,仿佛化作了一条蜿蜒无尽孕育无数生命与文明的恒河。

  第3个故事至此结束。

  第四章:【如此包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