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0章(1 / 2)

  最先辐射到的肯定是咸阳城周围的地方。在当地郡守的刻意配合下,新币的消息传的很广,而在远离咸阳城的地方,陈珂想要看到的局面终于出现了。

  一些人开始思考新币的流传会对自己有什么样子的影响。其中思考最多的就是一些商贾之流。

  .......三川郡阑三川之地商贾之流并不多,多的是一些流传下来的贵族。

  在樊牧野为首的樊家离开了之后,这里最有名的家族就变成了朱姓的一门家族。

  昔年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成功光复了越国之后,一眼看出了当时的越王勾践是一个能一起吃苦,却不能一起享乐的君王,所以提前功成身退,避免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局面。后来,范蠡在民间隐居经商,后世之人称呼他为陶朱公。

  在消息传开之后,越国的人曾几度前往寻找陶朱公的后人,试图劝服他们继续为越国的君王服务,并承诺越国的王一定会善待他们,绝不会像自己的先祖一样。

  陶朱公的后人不胜其扰,又听从自己先祖留下来的命令,不再掺和进这世俗的争斗中。

  然而无论是什么样子的家族,内里都是不可能统一的,当时面对越王后人找来的情况下,陶朱公的后人分成了两个部分。

  阑一部分名利心重,想要跟随越王的后人重新建立越国,之后封侯拜相。

  一部分看淡名利,坚守先祖留下的祖训,不在掺和进帝王的争斗中。因此陶朱公的后人分成了三个部分,一部分依旧姓氏为

  “范”,跟随越王勾践的后人一同谋求复国。剩余的人又分成了两部分,分别改姓氏为

  “朱”、

  “陶”。

  “范”姓继承了当初范蠡所书就的兵法等物、朱、陶两脉则是分别继承了陶朱公的经商策略以及一部分家产。

  这三个部分分别前往不同的地方。其中朱姓的那一支,就来到了三川郡中,在三川郡中落户定居,一直绵延至今,就连此地朱姓的一部分人都已经不再记得先祖的荣耀了。

  阑朱家大院中绵延的大院落中,朱朋来神色凝重的看着身旁坐着的诸位族老,叹了口气说道:“诸位,你们也应当知道,我们虽然将樊家一族逼走,但我们的日子并没有好过多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