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7章(1 / 2)

  “天下安定之后,陛下未曾在封赏过任何一个爵位。”

  “如今陛下封赏你为「伯」的爵位,若是在我大秦一统之前,你的爵位甚至超过了一部分当年的诸侯啊哈哈哈哈哈。”

  王翦的话虽然带着些许调侃儿的味道,但这话说得却的确不错。

  在「周」的时候,若按照分封制的礼数来算,有天下、诸侯、卿大夫、士四个阶级。

  但那个时候的爵位分为五个等级。

  公、侯、伯、子、男。

  当年武王姬发创建周朝之后,只封赏了两个国家的王为「公」。

  一个是杞国,一个是宋国。

  因为杞国是夏朝的后代,宋国是商朝的后代。

  其余的大多数「候」的爵位。

  而如今一统天下的秦朝,在最开始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伯」的爵位。

  当年称之为「秦伯」。

  后来,天下逐渐大乱,礼乐崩坏。

  各诸侯王纷纷号称自己是「王」爵,到了那个时候,王侯才逐渐的变得多了起来。

  也因此有了宋襄公在会盟的时候,怒斥楚成王,说楚成王乃是假王,自己是真公的趣味之事流传。

  现在嬴政能够给一个「伯」的爵位,甚至还未曾特殊说明不能传袭,那这个爵位甚至是能够世袭罔替的。

  虽然不如之前周的时候一样,这个爵位的权力那么大,但他的地位和声望则是有代表的。

  这其实是脱离了秦军功制度的一种封赏。

  如果按照军功制度的话,那么此时的陈珂要么被授勋十五、亦或者十六、十七。

  这两种爵位也是排行前列的。

  但毕竟军功制度不太适用于现在,而爵位制度则是更加符合这个时候的说法。

  这些都是在嬴政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思索出来的东西。

  本来他是想要为陈珂授勋十七,为驷车庶长的,但左思右想,觉着这个位置配不上陈珂的功绩。

  但若是封陈珂为「关内侯」或者「列候」的话,陈珂现在似乎也没有立下那么大的功劳.....

  毕竟,真正剿灭六国的,动手的,是韩信。

  而韩信在功成回来之后,也不过是被按照军功制度,授勋十一,为右庶长罢了。

  陈珂显然也是理解嬴政的顾虑和思索,因此也并没有在意这个不符合军功制度的封赏。

  军功制度的封赏虽然暂时还能够继续使用,但却需要慢慢的放弃了。

  所以此时减少军功制度的使用,才是一件好事。

  可以逐渐消磨军功制度的影响力。

  ............

  章台宫中

  嬴政扶着栏杆,幽幽的叹着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