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36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367节(1 / 2)

  葛胜一怔,想起来自己还真没说他在这边整理的谢礼,他挠了挠头,顺着公孙敖所问的方向想了下去,脸上突然多了几l分喜意:

  “您是说,玛瑙珠链被放进了我送给韩刺史的谢礼中?那这好办了啊,去韩刺史手里将此物拿回来,再放回去不就行了!”

  这个回答明面上很蠢。

  不找出来贼子是谁,只将东西放回去,定然找不到不清楚幕后之人是谁,也不清楚他们为何要对韩刺史下手,这对卫将军和韩刺史来说很危险,但——

  对葛胜来说很友好。

  东西放回去,随便再找个由头检查一遍,东西完好无损的放回去,自然会恐吓到动手的人,这动作至少能镇的那些人短时间内不再动手,而葛胜更不会因此事受到什么责罚。

  说出这样的主意,也算是人之常情,只是从忠心和对未来的眼光来说,实在是有些差了。

  公孙敖对他的评价不由得下降了许多,只是还未开口,那葛胜自己就摇起头来:

  “不妥,不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趁这机会将此人揪出来,放回去,等这些藏在暗处的人再下手时,可就不会像今天这么幸运了,我看此事得禀报将军,由他决断要怎么处理了。”

  “是该如此。”

  公孙敖刚刚下降的评判,在听到这段话后,立刻回来了一些,不管这葛胜是因为有他在,不敢做的那么过分,还是有那么几l分眼界在,总归是没有求他隐瞒,而是主动上报给卫青,那他还是可用的。

  毕竟忠心到极致,一切以上官利益为主的人向来可遇而不可求,即便有知遇之恩也是如此,别的不说,公孙敖自己在发现的时候,也是动了一些不太好的念头啊。

  没有人愿意审视自己卑劣的一面,公孙敖迅速掐断了自己的深想,继续和葛胜说道:

  “你悄悄的去,我去请长令。”

  长令,大长秋的副手,汉代皇后掌管后宫,有负责政务的大长秋,负责车马等事宜的太仆,以及保卫宫廷的卫尉,其中大长秋职权最高,因为此职是皇后的事务官,皇后无论是向外发布诏令,还是给皇帝上疏,都要通过大长秋之手,职位俸禄更是两千石,一度有人将此职和卿并列,这不太准确,但也足可见职位之重。

  皇后能派过来的人,大体上是可信任的,而作为大长秋副官的长令,对宫中的人事定然更加清楚,问他,比他们这群远离宫闱多年的外人瞎猜快多了。

  天色渐亮,为了不引人耳目,公孙敖和葛胜等到了天明才去寻找卫青。

  彼时的卫青正在军中。

  公孙敖带回来的骑兵都是本地士卒,本来一直就有安排,不用他管,可卫青带回来的是长安军,本地没有编制供应的粮食不说,再加上俘虏就要快上万人了。

  这么多人,城里根本装不下,可就算在城外安营扎寨,也需要认真布置,不然,一出问题就是大事。

  只不过,卫青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出现,虽然他过去时营地还未布置齐全,但看起来井然有序,大部分人都有事做,没有赌钱嬉乐,更没有人跑出去犯事,那些俘虏们也没有闲着,都在硝制羊皮,就是看起来没什么力气。

  这是故意的,为了防止他们暴动,汉军没有给他们能够吃饱的饭食,能吃个五六分饱,饿不死就行,当然,相应的劳动也没有多大要求,只是给他们找点事做,别让他们有空闲想别的事情,毕竟,四千多语言相通,群体意识极强的青壮男子闲下来,哪怕没吃饱,也是很危险的存在。

  而清洗羊皮的手段,一看就是韩盈所为。

  倒也挺合卫青心意的。

  既然是俘虏,自然没必要给太多优待,让他们还活着,给口吃的,又没有鞭打虐待,已经算是不错了,边疆这么多年的血仇,血字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百姓身上,那些被掳走的汉民,比这日子不知道要惨多少倍,杀了他们,不知道多少汉民要鼓掌叫好。

  只不过,无论是政客还是军事家,都不仅要算过去的账,更要算未来的,杀了这些人除了发泄仇恨,得到一时之快外,只会带来更糟糕的后果,如同中原的‘屠城’一样,日后战败的匈奴人再不敢投降,而是会拼杀到最后一刻,如此一来,定会加重汉军的伤亡,更不要说原本能获得征伐匈奴人重要情报了。

  杀俘,百害而无一利。

  忘记过去的仇恨,拉拢,甚至给予这些俘虏一定的优待,让他们的存在,化作一把降低匈奴人抵抗意志的刀,辅助着汉军,直至彻底清除匈奴人。

  那时,边郡的汉家子民再也不会有亲人因外敌而离世,也不用时刻惊恐于匈奴人突然的袭击,不惜成为流氓,也要逃去内地,而是能安稳的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繁衍生息。

  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当然,想让这些俘虏真正成为汉国手中的利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谁知道他们是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又或者是左右下注的投机者,即便两者都不是,这群人依旧是畏威而不畏德,直接扔给他们肉,只会被视为示弱,必须得用武力将他们的骨头打断,再让他们明白自己并没有什么价值,如果想要更好的待遇——

  那就得看他们的表现了。

  可惜来时未曾带降了的匈奴人来,不然早就可以刺激他们分化了。

  罢了,再等等,他已经写了新军情传于陛下,再等上两旬,人差不多就要到了。

  就是不知道陛下现在是什么打算,他是继续留在边郡,还是班师回朝呢?

  精力全放在军事上的卫青,完全没有想到,他最先迎接的不是长安来的事务,而是阴谋诡计。

  “有人想拿戎捷陷害我与韩刺史?”

  卫青神情严肃,嘴唇都绷成了一条线:“葛胜,你确定是真的?这事若是牵扯到了宫中,不知道填进去多少人命!”

  “绝不可能有假。”

  一夜未睡,加上精神紧绷,葛胜眼睛里满是通红的血丝,他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卑职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这种情况,他葛胜的人头能有什么用处?给别人证明那玛瑙珠链是他这个大将军授意后送出的吗?

  卫青心中不免生出几l分愠怒,不过,这怒火并非是冲着葛胜去的。

  他时间紧,任务重,这样做算不上什么错,倘若没有贼子陷害,那事情其实办的极为漂亮,至于漏洞——人行百事,哪能尽善尽美?实际上做什么事都是一堆漏洞,而敌人又藏在暗处,时刻盯着,防不过来中招也是常理。

  反倒是公孙敖意外发现这点,好似冥冥之中有天相助,着实有些妙不可言。

  倒是……

  “大将军!”

  卫青正想着到底是何人想陷害于他,牵扯韩盈又有什么目的,外面便有人掀开帐帘,领头的正是公孙敖,后面跟着长令,他笑着道:

  “我将祝长令请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