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23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233节(1 / 2)

  如此一来,城门口的味道还算在人容忍范围内。

  鱼虽不会屙尿,可鱼腥味也算不上多么好闻,再加上要趁鲜吃,早点排队等进去才是,江狗儿的三叔没四处看,招呼着他再多走两步,去那边排队等着。

  十来米路的距离,江狗儿正打算咬咬牙跟过去,还未走,便听得三叔突然疑惑的说道:

  “哎,今天这些人怎么这么少……不排队,去那边聚一起作甚?”

  有了三叔的话,江狗儿这才知道不对劲儿。

  他再次看去,发现除了赶牲口过来的人还正经排着队,那些担着其它货的人都聚到了一起,人多的和他筐里的鱼一样,根本数不清有多少,甚至不仅是这些小贩,连带着行商都将自己的车放在一旁聚过去,有些心大的,都没有留下看着车的人!

  这不怕自家的货被人偷了?

  还未等他想明白,三叔就已经挑着担子往那边走,江狗儿来不及问,只能担着担子赶紧追。

  聚集在一起的人围成了个圈,中间有个被众星拱月的人,对方高约八尺,蓄着胡须,从穿着打扮上,看起来是个外地来的行商。

  巴郡气候炎热,水汽也大,衣裳本就被浸的半湿不干,再加上流汗,要多难受有多难受不说,还毁衣裳,本地的小商贩们习惯性的只穿一条路子,肩膀上搭块布就够了。

  而被围着的中年行商,则穿着整套的麻衣,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还有绑腿。

  这是只有长期出行,需要走远路的人才会有的习惯,不仅能够减少蚊虫叮咬,石头灌木的划伤,最重要的,是绑腿能让人走的不累,只是巴郡人用的不多,还是老问题,湿气太重,时间一长,闷的起红疹,又疼又痒还掉皮,也就这些呆不久的行商会用。

  按江狗儿了解到的情况来说,外界来的行商介于本地人受欢迎和普通对待之间。

  受欢迎,是因为他们带来大量奢物,以及外界的新消息,还是有人愿意听听外界发生了什么,而普通对待,则是对于大部分江狗儿这样的小贩们来说,奢物与他们无关,而外界的消息也大多没什么用处,也就是偶尔能在城门卒检查货物时开开眼。

  让江狗儿不解的,是这个中年行商竟然能吸引这么多人来,旁的行商也就罢了,和他一样贩鱼的、带鸡抱丝的妇人,担着菜来的小贩之类竟都围在他身边,听他讲着话——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江狗儿非常想知道这行商到底在说什么,能有这么大的魔力,只是还未等他们靠近,人群中就爆发出一阵轰然大笑:

  “哈哈哈,好一个器量甚伟!”

  “器量,嗯…这,这也太……”

  “阿父,器量是什么意思啊,他们笑什么啊?”

  “小孩子不懂别多问!”

  “那韩婴都说了,岂非山阳寡居之妇遍地,再无男儿乎?山阳郡本地男人又没有死绝,哪里轮的上济阴郡守来娶?还是女方上赶着嫁,这种不对劲儿的事儿,有坑被骗不认栽不说,还反告诬陷,没胸量气度的东西,丁卵就是大不到哪里去!”

  “对勒!”

  “就是这么回事儿!”

  “你们别吵,快开城门,后面还没讲完呢,那鱼身上的真有看不见的小虫,能吃的人肠穿肚烂?”

  一听到这话,江流儿顿时升起来火气,哪有这么咒人的?

  他也不讲什么尊老,对着说话的老人就瞪起来眼睛挑衅,还未等他直接开骂,旁边提着鸡的妇人爽快的给这老人说道:

  “何止是鱼有?猪上、菜上都是,不吃生鱼生肉饭,把它们煮熟再吃就行啦。”

  这两句交谈让江流儿陷入更加茫然的状态,他看看妇人和老人,再看看人群众停止讲话的行商,刚想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便听到有人高高喊一声——“开城门了!”

  城门开了,大家自然是要散去进城的,可这次,人群骚动了几下,竟然都没有离去,甚至看行商想走,围着的人纷纷出言阻拦,希望他讲完再走,江狗儿脑海中疑惑更大,而三叔则趁着空闲,对刚才回答老人疑问的爽利妇人问道:

  “好姐姐,这行商说的什么,引来这么多人?”

  “是说宛安县的女医曹韩婴的事儿。”妇人正跟着请行商讲完剩下的内容,听见有人问她,回头看了一眼,解释道:

  “里头有好些治病的好法,你们也过来听听,日后遇上了,那可是有大用呢!”

  治病的法子?

  江狗儿下意识就想起来父亲。

  这下,江狗儿真是走不动道了,而如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被热情请求的行商似乎也有些心软,停下来,把故事彻底讲完。

  没听头,只听了个尾巴的江狗儿,对济阴郡守衡朔被判的结果没有多少在意,可对于行商提到如果有划伤出血的伤口,那清理过后,用桑树根汁水涂抹,可以一定程度伤口化脓,感染而死这点,死死的记在了心里。

  受伤见血,最怕的就是伤口化脓,偏偏本地的气候,又太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里人忧心就是源于此,谁能想到,今天出来能有人告诉他,能有法子减少化脓的风险!

  溺水的人,会抓住身边一切能抓住的东西,江狗儿丝毫没有怀疑行商话中的真假——对方又不图他的鱼,何必说假话骗他们这些人?

  更何况,倘若父亲真的能好起来,我今天担来的鱼全送他又有何妨!

  不过,那中年行商着实不在意这些,讲完的他执意要走,见留不得对方,将他围住的人纷纷散开让道,还有人拉走自己的马车,由着他的车队到最前头,畅通无阻的过城。

  行商的背影已经消失,只是江狗儿还是有大量的疑惑,他渴望能够知道更多行商讲得内容,尤其是前面自己没有听到的,鱼虫的内容。

  他从自己篮子中提起来尾能有一尺多长的鱼,讨好的对着这应该听完所有的妇人递过去:

  “婶婶,刚才那行商讲了什么,能再给我说说吗?”

  免费的鱼送到手里,妇人的脸上顿时高兴起来,她接过来鱼,唾沫横飞的讲起来:

  “我跟你说,隔我们巴郡千里之外的宛安县,有个女神医,她……”

  千里之外的韩盈,是不知道自己传播的知识又即将拯救一个人的性命,而刚才讲诉故事的中年行商,其实也不在意这点,他更喜欢的,是坐在车上,享受这从未有过的待遇。

  商人地位低下,尤其是行商,若是在自己地盘上还可以穿锦带金,珍馐美馔,可一旦外出,那就得夹起尾巴做人,运着货就更要小心普通人起了歹心,还得忍着城门卒的盘剥,总之,就四个字,伏低做小。

  这样的情况,在中年行商开始传播来自宛安的故事后,逐渐改变。

  听过故事,那些普通人和小吏对他就会极为敬重,笑脸相迎,还会给他行各种方便,诸如夜里多帮他看遍马和货物,进出城门的时候,让他享受卿爵高官才有的待遇——就像刚刚,全给他让道,不用排队就到了城门口,甚至就连城门卒也没有想要敲一笔的打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