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第7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第76节(1 / 2)

  “笑死,放过老纪吧!人家虽然不是颜值派,年轻时候也是小鲜肉一枚。”

  聂鸥这种剧迷的反应很直接——加关注,撒花,夸夸夸。

  “一线男演员格局变化”这个话题再次登上了电视剧论坛首页,不过这个话题之前以坛友们口嗨为主,眼下却被搬运到了各大社交平台。

  纪宁槐本人关注的倒不是演员格局,而是观众们对他表现的评价。

  微博实时里夸他的观众有不少,但纪宁槐最喜欢的还是“难怪他被选中演吴志远”这一句。

  吴志远这个角色很难拿,就算《淬火》早就杀青了,可回想起竞争对手的数量,纪宁槐依旧有迷茫之感。

  他能杀出重围,意味着他确实比其他人更有优势,在他没有完全确定自己优势所在的情况下,观众的鼓励会给他很多信心。

  ……

  《淬火》第一、二集,收视率2.76%,在收视率排行榜上位居第三。

  客观来说,这个数据其实不算差了,但因为《后宫》和《静梧传》两部剧的成绩过于超前,业内对《淬火》收视率的反馈颇为冷淡。

  比之《后宫》的首日收视,《淬火》低了近0.8%,而和《静梧传》相比,《淬火》更是低了1%。

  林济之前的收视成绩太好,以至于不管他写了什么题材,也不管剧组阵容如何,在一部分观众眼里,他的剧必须以10%为收视目标。

  “《淬火》拿不到日冠的话,林济会不会很尴尬?”

  “讲真,这剧在大江卫视算是开局很不错的了,对小林的要求不用那么高吧?”

  “……没毛病吧?《淬火》一看就是能破4破5的节奏,真以为10%是大白菜,想有就有啊?喝了多少啊,《淬火》这样的都上不了桌了?”

  林济心态很稳,大江卫视心态也很稳,《淬火》还未播到重点剧情,眼下的成绩已经超出卫视期待了。

  播出第二天,《淬火》的收视率上升到了2.88%,相对于收视率增长的0.12%,《淬火》观众群体的分布反倒更令网友们关注。

  “北方观众好多!”

  “我去,济川市的观众占比有点吓人了。”

  “因为《淬火》来这里取的景啊,哈哈哈,我家里人一边看一边挑刺,剧组真的很严谨了,有一些道具是实在找不到才用了替代品,但我家人特别嫌弃,他们也不想想,几十上百万一台的机器,剧组能随便造出来吗?”

  “北方网友来了!我不止自己看,我也号召周围的小伙伴一起看!”

  “+1+1+1,我家老头看到那些乱拍的年代戏就要掐人中,他们要求也不高,就是想看到客观的东西而已,难得有一部《淬火》,大家当然都来看了。”

  大江卫视官博评论区,一群网友一边发图,一边夸《淬火》剧组——

  “同款暖壶,同款花棉被。”

  “我姥姥就是剧里的表舅,她是被曾外公收养的,日子最苦的年代,家里的孩子一人给她挤一口饭,她才活到了现在,我姥姥很长寿,一想到以前她就会哭,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我们得阻止她一边看剧一边怀念过去,因为她肯定要哭的。”

  大江卫视方面自然关注到了这种变化,在一开始,卫视欣喜于剧集得到了观众们的好评,而随着留言的观众越来越多,卫视方面察觉到了《淬火》作为一部剧集之外的意义。

  就像《代号11》让人们关注到特殊战线的英雄们,《淬火》何尝不是人们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呢?

  “在以前,大家都提倡工业精神和劳动精神,但是讲到这些精神的电视剧实在太少太少,对于现代人来说,它们更像是一个陈旧的符号,一段过去的记忆,没有人想起它们,或者只是短暂地捡起,很快就抛到脑后。”

  “《淬火》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只是因为它讲述了活生生存在过的人的故事,不是虚构的,人是有精神上的共振的,这些人和故事不该被遗忘。”

  《淬火》播到第八集时,林济又挨夸了。

  工业部门开大会时特意点了《淬火》的名,并评价“这部剧选用了现实的素材,因而更打动人心”,“我们工业领域有很多值得去书写的故事,只是一直没有被发现,不要说创作难,虚构一个故事很难,但是,你想笑的时候就把高兴的事说出来,你哭的时候把伤心的事说出来,素材就在那里,完完整整告诉观众就行。”

  继《百归记》成为宣传部门主导的代表剧集后,《淬火》也被认为是工业部门主导的代表剧集之一。

  第84章广场舞小林

  “小林挨夸不是正常的吗?他的剧不把观众当傻子啊。”

  “但那种明明把观众当傻子,偏偏要观众跪下来看剧的剧组,想到就yue了。”

  “笑死,有种《淬火》收视率又要上涨的预感。”

  “最好笑的难道不是小林的剧每次都不被同行认可,结果他次次都能打脸吗?”

  “《淬火》真有那么好看吗?本南方人好奇中。”

  “好看!!又热血又温情又真实的工业大剧,剧情该细腻的地方细腻,该大气磅礴的地方大气磅礴,是一首写给普通人的赞歌!”

  “唯一遗憾的是《淬火》收视率暂时没上去,不过我相信小林剧本的后劲,毕竟本00后照样看得很起劲。”

  播到第8集时,《淬火》的收视率才破了3%,只超出了一点,在林济创作的剧本中,这部的收视率算不上出色,尤其《淬火》所在的平台还是大江卫视,自身就有一定的收视基本盘。

  【《淬火》莫非要成为叫好不叫座的典范?】

  某天上午,《剧作家》杂志发表了一篇长文,解析《淬火》收视率增长缓慢的原因,在文章作者看来,《淬火》一是题材选取不好,“故事所处的年代与环境,和现实生活颇有差距”,二是专业性太强,“剧中所涉机床领域的专业知识观众难以消化”,三是节奏相对林济之前的作品要慢一些,“林济本人更习惯强节奏的创作”。

  “给大家总结一下——一编剧不行,二观众不行。”

  “能不能收收酸味?和现实生活有差距我特么笑死,满屏的古偶全瞎编,怎么没见《剧作家》批判呢?”

  “《淬火》这种是和现实生活有差距,人家天价总裁爱上平凡少女,三千万离开我儿子就是现实向了。”

  “‘难以消化’,差点以为是我导给我发论文点评了,笑死,直说观众看不懂不就行了吗?《淬火》剧组和小林都没嫌观众看不懂,反而轮到杂志编辑来指指点点了。”

  “科普一下,《剧作家》虽然是业内知名纸媒之一,但看杂志名就知道,这是一个由编剧构成的组织,谁不知道那群编剧最恨小林了,天天装模作样指责,恨不得他马上倒了。”

  事实上,除了《剧作家》之外,另外也有几家杂志表达了对《淬火》叫好不叫座的“遗憾”,相对之下,《剧迷》杂志更客观一些,这家杂志的视角是电视观众,分析剧集时通常会从观众的角度出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