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重回1988之IT女王> 重回1988之女王 第61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重回1988之女王 第612节(1 / 2)

  “憋跟我说话!我不老!”

  “资深赵啊……安总说得没错,你就从了她吧。”

  “我不听我不听!”

  赵健很不开心。

  1995年的元旦假期过后,公司业务评估组对全公司的项目进行梳理。

  该加人的加人,该减人的减人。

  总不出成绩的给出最后时限,时间到了,该项目组就解散,另外想新的点子。不要占用公司资源,浪费大家时间。

  别的都好说,只有赵健领导的无人驾驶项目组,太过特殊。

  说它出成绩——

  至今最有出息的无人车,以时速五公里的速度,在园区里慢悠悠的晃。

  员工只有在恶劣天气,以及手上拎着东西的时候,才会考虑乘坐。

  走路快一点的人都能把那车远远地甩到身后。

  至于智慧港的车,更具流水线性质,活在固定的轨道上。

  活得像火车一样的汽车,到底还算不算汽车,这属于一个严肃的伦理问题,目前没有汽车替自己发声,而紫金业务评估组不认为它是汽车。

  说它没出成绩——

  刚刚卖给芬兰小驯鹿的那一千个gps定位器第一个不答应,此前卖掉的各种定位、防盗、扫描之类的买家,也不答应。

  从整个项目组的利润流水上看,他们一点都不差。

  为此把整个项目组解散的话,非常不实惠。

  安夏把报告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心里有一种感觉:无人驾驶项目组就好像一场盛宴。

  地点: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

  服务人员:男俊女靓,仪态堪比仪仗队,动作优雅又从容。

  装饰品和家具:镶金嵌宝,大师设计,处处符合人体工学。

  餐前小食:三千年一开花,六千年一结果,九千年一熟透的人参果。

  酒: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正餐:……不好意思,正餐要用的原材料还在土里刚发芽,小崽它妈还没怀孕呢。

  业务评估组审慎地对无人驾驶组的整体项目进度进行调查,并约谈了组内所有人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全世界的硬件能力,都不足以支撑无人驾驶组的梦想——无人驾驶。

  组里的员工,包括组长赵健,都没有一个人敢打保票,可以在多少年之内一定能完成「无人有人一个样」的效果。

  而安夏本人对于在完全自由的空间里,彻底无人驾驶这事,始终有诸多安全上的担心。所以,她并没有像力挺人工智能那样,力挺无人驾驶组。

  安夏给他的建议是驾驶可以继续保留,先把目标放小一点,换成「有人,辅助驾驶」,不要再浪费时间跟彻底无人较劲。

  缺的硬件太多了,不是他一个人的力量就能搞定的。

  赵健思来想去,虽然很不开心,但也得承认安夏说得有道理,只得放弃。

  安夏对车忽然这么有兴趣,是因为在诺基亚公司期间,一位员工问她中国有什么名车。

  他之前在《南芬兰报》上,看过一篇评述中国改革的社论,文章的结尾提到,说中国举办了一次长途汽车拉力赛。

  等安夏找到了那篇报道,感受到这个员工是真的爱车,整篇报道都在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向全世界敞开大门,那个汽车大赛就一行字,结果他的眼里就只剩下那行字了。

  安夏问他为什么这么喜欢赛车,是喜欢刺激吗?他说不是,赛车代表着综合工业体系的水平,他爱的是机械将人类自身极限提高无数倍的快乐。

  来回之后,安夏看了许多关于赛车的报道:“达喀尔拉力赛……我们上次走318国道,再开得快一点,也能叫拉力赛了。”

  中国最早的赛车活动是1907年,把车从大清老正黄旗,一路开到巴黎老三色旗。

  接下来就是1985年,那次组织和安排上各种纰漏。

  但代表着中国的开放与拥抱世界的态度。

  再然后,就没了。

  全是长途拉力赛,没有一个在固定赛道里跑的场地赛。

  安夏认为,可以有一个,赛车这种全世界都认可的激烈运动,拉广告赞助、卖转播权什么的,都比较容易,主办方应该喜欢。

  她最初的想法是卖辅助设备。

  比如同为专业赛车手,使用辅助设备的前后对比,能提速多少。

  后面的想法是看看哪家公司的产品能转换成她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看起来只是个卖照相机的尼康,它家的光学技术,就是光刻机的重要一环。

  未来的高科技,必然不可能独立存在,都是环环相扣。

  如同无人驾驶汽车组做出的那么多意外产品……

  当然,如果能顺便做一波广告、营销一下公司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公司文化,那就更好了。

  本来安夏想找的是北上广,后来听说珠海去年刚举办过一场街道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