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重回1988之IT女王> 重回1988之女王 第40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重回1988之女王 第401节(2 / 2)

  曾经看着自动控制组焦头烂额,曾经得意于「我们就是技术领先,轻松拿订单,而且不加班」的服务器组,终于要加班了。

  安夏给他们的时间,甚至没有四十天,因为船……还是那趟船。

  他们要来了南极的气候数据,大风、冰雪可能对电线造成的损坏,全部都要考虑进去。

  一切只为安夏能在为科考队采购的人面前轻松微笑:“我们有最新款的服务器,存储量和速率都是旧款的一倍,不如它吧……我们针对南极天气,正在攻关外壳问题,相信在开船之前,就能解决……放心好了,一定没有问题的。”

  服务器组终于领悟到建筑设计院工程师的同款痛苦:“销售啊,你可真能吹啊,快闭嘴吧……我好怕啊!”

  第177章需求是要靠挖掘的

  服务器是个很矫情的东西,温度高了它会死,温度低了它还会死,南极是世界风库,有时刮起的风能把巨石吹飞,人更不可能出去。

  把服务器放在室外,降温是降温了,如果在大风天气坏了,谁出去修?

  沉在水底的服务器可以及时捞起来,在南极的服务器可没办法拉进来。

  服务器部门本以为这是自己部门的事情,没想到最后居然要跟自动巡检组合作。

  自动巡检组已经为电力系统开发了自动巡线机器人,现在正在为火箭内部电路系统研发了巡检机器人,然后服务器组找上门,想求他们往里再安排一个远程运维管理模块。

  “给我二十立方厘米,还你一个奇迹。”自动巡检组信誓旦旦的保证。

  “二十……太大了,打个折行不行?”

  “你想几折?”

  “十立方厘米。”

  “白日做梦!”

  最后自动巡检组表示:“要把面积压缩这么多,得加钱!”

  加钱不是问题,能解决事情就行。

  安夏看到服务器组的新报价,以及价格增加的原因,眉头微动。

  据她所知,自动巡检组给火箭线路开发的巡检机器人的主体部分,只有九立方厘米左右,只要里面的程序没有问题,大小不应该是加钱的理由。

  安夏把自动巡检组的组长叫来询问原因,自动巡检组找了一些理由,主要是火箭那边还没结到款,开发费也没拿回来,得通过别的路径回回血。

  行吧,反正是公司里的左手倒右手,安夏没有再多问什么,只是让薛露在宣传稿里把「价值xxx万元的服务器」数字再改改。

  无人驾驶组的组长赵鹏眼看着很边缘的自动控制组抖起来了,职场人那种不能落后的卷王心态油然而生,他觉得自己应该能做点什么。

  他如今全组开头脑风暴会,要每个人都至少想出一个跟本组业务有关的可能性。

  安夏半夜路过会议室的时候,看见一屋子的人都在薅头发,会议室的白板墙上已经写满了各种可能性,看得出来,已经擦掉了不少,留下的那些虽没什么用,但有些元素是可以借鉴的。

  “你们在干什么?”安夏很好奇。

  “在想南极的项目,我们组能不能做些什么。”

  “做一个恶劣天气可以在室外行走的机器人呗。”

  赵鹏摇头:“想过了,我们的机器人可能会顶不住大风的天气。”

  安夏扬起眉毛:“所以,你们就放弃了?”

  赵鹏愣了一下,那不然呢?

  如果是别人,他肯定就这么问了,但是在安夏面前,他不敢。

  安夏打了个比方:“你的鞋底涂了胶水,你不就走不了了吗?但你如果是被粘在电梯上,不就能按照固定线路,保持移动吗?”

  有一个女同事顿悟:“我想起来了,是不是就像以前商场的收银台?”

  早年的商场们,面积不大,生意很好,但一大片区域,只有一个收银台。

  让顾客去排队交钱,他们能打起来。

  于是不知是谁发明了「铁丝结账法」:收银员坐在一个高台上,以她为中心,有许多铁丝通向不同的柜台,上面装着滑轮和钩子。

  顾客在柜台把钱给售货员,售货员填好票据,把钱和票据都夹上去,用力甩到收银台上,收银员收钱留底单,把找零和盖章后的票据再甩回对应的柜台,交易完成。

  普通百货商店全靠人力,营业员的专业技术除了收钱、识别??之外,还要在上岗前要练习怎么把夹子飞抛到高处。

  高贵一点的百货商店,用的是电动导轨。

  自从紫金推行了收钱码之后,天上飞铁丝的场面就几乎消失了,几乎让人忘记。

  安夏点点头:“所以,本质没什么区别,你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让移动过去的设备自己干活。”

  思路一打开,大家的想法也多了起来,有说安装导轨,让机器人自行移动的,也有说安装升降立柱和封闭柜,让人可以在恶劣天气里离开室内,到外面去抢修的。

  不过他们这次从安夏这边学来的是一种思路,从日常生活里借鉴经验的思路。

  搞无人驾驶的人都很年轻,学习成绩很好,属于从小父母就对他们说「你们只要好好学习,家里的事情全部都不要你们管」的那种。

  每天都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要买什么东西都有父母买回来,有男同事甚至读到大学都没进过百货公司,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安夏觉得这么下去不行,要是没有多行业交叉的输入,纯靠自己想,会把自己累死。

  不仅会累死,要是一堆人在会议室里憋了一个月,琢磨出一个古代劳动人民就做出过的东西,那岂不是更郁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