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重回1988之IT女王> 重回1988之女王 第34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重回1988之女王 第344节(2 / 2)

  电老虎名不虚传。

  事实上,服务器的运行只占用电量的15%左右,大部分电费都是为服务器散热用掉的。

  何况将来还有「节能减排」的指标,那都不是交电费的问题了。

  与其到时候为了达到国家标准,满头冒烟地更新设备,不如现在就把能解决的事情先解决了。

  安夏决定找个自然环境寒冷的地方,其实她之前已经有意识的挑了凉快的地方,在西南的大山环抱里,电费也便宜。

  不过本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态度,新的机房不能再放在西南,得放个远一点、气候迥异的地方。

  不然像夏季南方各地的天气情况差不多,一闹洪灾,连绵成片,机房一起断气。

  2021年7月14日那一天,「b站崩了」、「a站崩了」、「晋江崩了」、「豆瓣崩了」同时上了热搜,当时传说的就是某个数据中心失火导致大家的数据一损俱损。

  尽管此后证实只是b站崩了,其他三家是被无辜牵连的池鱼。

  但是这充分说明,要是数据中心真没有异地灾备。万一来场暴雨哗啦啦,大家的快乐都没啦。

  到时候,就算数据迁移麻烦又折腾,客户肯定也会卷着细软就跑,绝不续约。

  安夏的办公室里,有一个地图,不是贴在墙上的一张,而是通过各地收集的数据加上卫星图像,由计算机建模的全息3d影像。

  安夏将办公室里的遮光窗帘拉上,很快,屋里变得十分昏暗,只有从缝隙里漏出的光,将屋里的家具勾出黯淡的轮廓。

  「嘀」,地图仪启动。

  在半空中,浮现出一个中国地图。

  它是由光线构成、严格按比例构成的立体地图。

  山川、湖泊、河流……所有地貌真实呈现在安夏的面前。

  安夏看着地图,开启人工智能筛选功能:“排除自然灾害平均发生次数排名前二十的城市。”

  计算机飞快给出结论,统计了自有气象记载以来,水灾、旱灾、雪灾、泥石流,以及位于地震带上的所有城市。

  立体地图上,有几块区域瞬间暗淡下去。

  安夏:“去掉年平均气温超过30度的城市。”

  南方不少城市消失。

  接下来是去掉海拔过高的地方、地价巨贵的地方、施工不便的地方、交通不便的地方、电力供应不足的地方、当地办事效率低下的地方、当地办事机构过于事儿逼的地方……

  五彩光线组成的山川河流不断消失,最后剩下了几块地区。

  安夏:“调取剩余城市的基础数据。”

  系统不仅提供基础数据,还提供排名。

  不仅是普通的排名,还有增长率的环比。

  有些数据变动巨大,系统会搜索该时间段的新闻,查询变动原因。

  基本上,都跟当地的民风和政策变动有关系。

  最终剩下的,除了已经布局过的西南,还有一个位于北方的城市:乌兰察布。

  安夏去过乌兰察布,但没完全去。

  当时她在山西旅游,想起一首歌「哥哥你走西口」,本着来都来了的精神,走了一趟当初人口大迁移的路线,从山西的右玉拐了个弯,经杀虎口,进入乌兰察布,然后没发现有什么好玩的,吃了一顿羊肉就走了。

  “小看它了。”安夏扬起眉毛。

  她调取乌兰察布的信息,发现这个城市今年将一条路改造成「皮件一条街」,又是免税,又是提供优惠房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

  虽然跟it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说明这里的领导层很有想法,并积极实践。

  当地管理者有主动的意愿,很多可丁可卯的事情,就会比较好办。

  安夏查了查现在的地价,很好,很强大。

  人工智能进一步展示更多的信息,年平均气温十分凉快、到首都很近,才三百公里。

  这不就是沪宁之间的距离么,可以可以。

  安夏按下电话:“让白雪松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不多时,白雪松便来了,他的腰板挺得特别直,整个人就像一根标枪。

  白雪松是新近提拔起来的数据中心负责人,今年三十八岁,从十八岁开始干消防,干了整整二十年,从最基层干到大队长,然后离开,今年刚来到紫金数据中心工作。

  自上次云间市机房出问题之后,他接替了运维负责人龙运的一部分工作。

  龙运只管机器本身,包括机器的温度和内部程序。

  白雪松负责数据中心的其他所有,包括建设、销售,以及增值业务的扩展。

  “雪松,我打算在乌兰察布建一个数据中心,你有什么想法?”

  白雪松站在地图前,仔细调取了所有数据,包括历年草原火险相关数据,他回答:“从现有数据上看,这个地方很适合。”

  安夏点点头:“好,你去看看吧,如果可以,就跟他们谈谈,我们在那里建个数据中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