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05章(2 / 2)

  可偏就是这样的人,最容易打破规则,直接横冲直撞过去,在有人保驾护航的情况下,不会受伤,却能顺利打开局面。

  而她苏叶,和红衣姑娘的家人,都会护着她的。

  因此,这两人都不错,有自己的想法和野心,一个有拼劲,一个思虑深,两人都是不错的苗子。

  另外,苏叶还发掘了几个人,有一位穿胡服的姑娘是武将家的,身手不错。

  当然没法和戚若等人比,苏叶也没打算让她上战场,而是打算组建女子护卫队,或者女子禁军!

  先以侍卫的名义组建起来,然后再慢慢发展成女兵也不迟。

  那女子父兄和家族十几个男子,都在宋将军的军营里,京城只留有女眷,她也是在京城长大,按理来说,会按照京城勋贵武将培养女儿的方式长大。

  识得几个字,然后教导管家理事,至于四书五经这些,是不教的,琴棋书画也没有,那是文官家庭会培养的。

  贾母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因此她对孙女的要求也是如此。

  贾敏是贾家第一个学习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的女子,这是因为她身为老来女,备受父母疼爱,要什么给什么,而她自己喜欢这些才习得。

  之后贾母培养孙女辈的元春,就是按照贾敏的标准来的。

  至于迎春探春和惜春,则放养居多,老师请了,能学多少算多少,不要求。

  不过贾家姑娘们都是花魂,聪明伶俐,学得倒也有模有样,但还是和林黛玉薛宝钗这种,在家中精心教养过的差了一筹。

  京城教导姑娘大致就这两种,当然了,武将中也有不教认字,只教管家的,比如王熙凤娘家。

  还有教认字,只让看女四书和女则女戒,诗词歌赋怕移了性情,不让碰的,比如李纨娘家。

  但总体可以归类于前两种,大差不差。

  唯独那姑娘是个例外,她母亲是家里的表小姐,自小父母双亡,投奔舅家。

  舅家一视同仁,把她和家里的少爷一起教养,武将世家的教导,就是习武健身,修习兵法。

  她母亲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之后嫁给其父,生下女儿,当然也是如此教导女儿的。

  因此那胡服姑娘是个当女将军的料子,不管怎么说,拉起一支女侍卫是没问题的。

  把几人名字记下,等考完再看,考上了就顺理成章拢到身边,要是没考上,也有别的方法。

  比如恩赏,胡服姑娘家中男丁都在打仗,皇家示以恩宠,把人安排在身边,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姑娘这边看完,苏叶的视线转到夫人那里,这些贵妇人比姑娘们成熟,也更有手段,但想让她们出面,和丈夫争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直接放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