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93章(2 / 2)

  到了神农架,没有急着上山,而是找到当地土著。

  在这里住着汉人,回族和土家族,毫无疑问,最好沟通的肯定是汉人,但他们大多居住在山脚,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农田,过着自给自足的小日子。

  说实话,经过这十来年的发展,外面的世界不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已经大变样了。

  许多官道变成了水泥路,河道经过疏浚和水泥修建堤坝,水路更加发达,说一句四通八达有点夸赞,至少府与府之间,县与县之间的联系紧密了许多。

  路好走了,加上这些年草原上运来的牛羊增多,牛变成了普通百姓咬咬牙也能消费的起的商品,有点奢侈,但绝对值得。

  牛不仅能耕地,也能拉车,路好走之后,出门的时间至少节省上一半。

  这样让原本足不出户的乡下人,有需要的时候,也愿意坐个牛车去县城,或者把自家的菜蔬瓜果拉出去卖也方便。

  随着商业越来越发达,尤其是海商的利益巨大,朝廷对商业进一步放开了限制,虽没有明文规定百姓可以行商,但也没规定那么死了。

  至少普通百姓拉着自家做的东西去街上摆个摊,不属于商人的范畴,都用不上交税。

  这样一来,在种田之余,老百姓总会上山寻摸个能卖的东西,比如野菜野果子,野味和药草等等。

  甚至有一些比较好的木材,也会被他们想法子从深山里运出来,拉到县城去卖。

  加上各地的工坊越来越多,码头车行招人也越发频繁,只要肯干,就总能找到一份或长工或短工的活。

  日子肉眼可见好起来,收入增长的同时,粮食,盐,布料这些生活必需品竟然在降价,却价格一年比一年低。

  等水泥出来后,建房子也变得简单了,用简单烧制的红砖加水泥,就能建得非常牢固,节省了一半成本。

  可以说吃穿住都省钱了,这几年更了不得,到处都出现了大型养猪场,猪肉的价格越来越低。

  百姓从一年到头吃不上一回肉,到半年一次,几个月一次,直接跨度到现在半月就能吃一次了。

  有工作赚钱,精神饱满,穿着体面,吃喝有油水,那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百姓再不像之前瘦得骨头分明,脸上有肉了,眼中有神采,头发都油亮了些许,身上也干干净净,再不是之前那个见了就让人退避舍,害怕被传染虱子的贫民了。

  这也多亏了香皂,经过几年努力,贾琏和王熙凤直接把价格打下来了,现在一块洗衣服的肥皂,不过十文,香皂贵一点,十六文,两个月买一次,每月也才十文。

  相比他们一个月能赚几百文工钱,真的很少很少了。

  当然这只是普通的肥皂和香皂,那种加了牛奶和精油的,以及有特殊功能,比如美白护肤等,价格就相当贵了,是作为奢侈品出售的。

  总之,外面百姓的生活,十年间变化非常明显,从生理到心理都产生了巨大变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