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节(2 / 2)

  “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要公开,难道是……政治斗争?”

  “但外界一部分人的恶意,更大了。”

  “我觉得有利有弊吧……粮食危机、战争危机、神秘区危机,如果未来要消灭一半以上的人口,不管怎么样,外界都存在巨大恶意,唯一的办法是发展好我们自身,加强军事。”

  会议室中众说纷纭,各抒己见。

  “我认为和政治因素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彼得教授有可能在验证盖亚意识假说。”一位年轻的学者举了举手,声音有些轻,是新加入的生物学博士。

  顿时,其余的讨论声消失了。

  “你继续说。”李先锋轻轻敲击桌面,“畅所欲言,不用顾忌太多。”

  这位研究人员清了清嗓子,说道:“盖亚意识假说认为,地球的群体生物意识,也即‘盖亚’,主导了神秘区中海市蜃楼的诞生,也主导了地球灾难的爆发。”

  “而人类的群体心理活动,是盖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海市蜃楼昨天晚上就出现了,由于里边的场景一直在下雨,看的不太清,并没有引发全体人类的大规模心理反应。”

  “一直到今天早上,中间间隔了十个小时,舆论才彻底爆开。”

  “这与过去有很大程度的不同。”

  这位研究人员停顿了一下,解释道:“在过去,海市蜃楼中的幸存者团队的灭亡,与地球灾难的爆发,往往只间隔几分钟,可以认为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上帝’在主导这一切。”

  “但现在,这件事情已然过去了十个小时。‘无所不能的上帝’相当于被排除了,上帝做事,会迟到吗?自然不会的。”

  “如果舆论发布后,全人类思维层面的转变,让地球产生巨大变化,那么‘盖亚意识假说’也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

  “甚至,通过操控全球舆论的方式,指不定能够影响到地球的一些活动。”

  房间内沉默了一阵。

  不得不否认,这个说法倒是挺有道理的。

  如果是无所不能的“上帝”在主导一切,那么不可能出现“上帝”迟到的现象。

  如果是“盖亚意识”,出现延迟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人类必须要大规模地知道这件事,“盖亚意识”才会同样被影响。

  中间的逻辑有些拗口,不过在场的各位都是聪明的头脑,很快就理清楚了其中的逻辑关系。

  李先锋微微皱眉:“操控全人类的思维便能够操控地球吗?这一点,我们不得不防。”

  “其实很难。”年纪最大的葛院士,喝了一口水,说道,“一方面吧,人的思维是最复杂的。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把我的思想,放进你的脑海当中。”

  “另一方面,全球互联网已经断开了,能上网的只有少部分人。”

  “这一次的成功,是因为海市蜃楼本来就是全球级别的话题,影响力巨大。”

  “哪怕不能上网的人,也能抬头看到天空中的场景,所以才会引发广泛议论。如果更换一个话题,没有这种可能。”

  “更何况,关于盖亚的行为特征,依旧是一个未解之谜,没那么容易引导的。”

  李先锋点了点头,翻了一阵子资料:“那么关于地球的变化呢?”

  “人类最强超能力者的共识,总不可能给我国带来灾难吧?”

  第六十章盘古大陆的形成

  会议室中沉默了片刻,葛院士道:“大概率不是灾难,就算有恨国党在网络上阴阳怪气,毕竟只是少数人而已。”

  “原本的盖亚意识可能会给张铭一点好处,让他变得更强等等……但现在,张铭他人不在服务区,也就没办法了。”

  “我觉得吧,全人类一个隐晦的共识大概是……我们这里是天府之国。”

  “故而我国的地震发生频率,可能会降低一些。”

  “不过这个事情不太好统计。因为全球地震的幅度,本身就趋于平缓,不像一个月前,八级地震频发,甚至连九级大地震都频繁出现……”

  一想到恐怖的九级地震,每个人都是心有余悸。

  那天崩地裂、苍穹破碎的场面,哪怕是从卫星图像上俯视,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难以想象深陷在灾难区的人类,到底有多绝望。

  幸好这场地震,没有出现在大夏国,否则在座的各位根本没有可能继续在这里工作了。

  葛院士又道:“另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我们这边的天气可能会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增加一些。”

  “盖亚意识既然能弄出海市蜃楼、地震这样的东西,操控天气应该轻而易举。”

  “不过,这也需要长期的观察才能得到证据。”

  “至于第三种可能,板块的移动轨迹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我们原先预计,在十年之内,会形成一块盘古大陆。”

  “现如今,受到这一波舆论影响,我国位于盘古大陆中心地带的概率,可能会大幅提升。”

  盘古大陆的称谓,由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

  1912年,他提出关于地壳运动和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说——“大陆漂移说”。

  魏格纳设想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石炭纪,也即两亿八千六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的周围是辽阔的海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