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我在四爷后院背了首诗(清穿)> 我在四爷后院背了首诗(清穿) 第5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在四爷后院背了首诗(清穿) 第51节(2 / 2)

  凌霄缓缓自门扉现身,她迈过门槛,和康熙对视一眼,无声对皇帝蹲身行个礼。

  康熙今日却不是一人来的,为答题故,他叫上了文武双全的好大儿三爷胤祉,路过隔壁八贝勒府,又把迎驾的八爷胤禩也捎了来。

  凌霄目光扫过满面惊骇的三爷和神色平静安详的八爷,对康熙笑道:“万岁爷听见了几句不当紧的话?”

  康熙答道:“朕倒想把话听全乎了。”

  凌霄微微侧过身子伸手导引,请皇帝入内叙话。

  “别关门了。”康熙坐在正堂,直对着大门,能看的见远远守在大门处的两拨护卫下仆,他老人家格外要在儿子面前做个处变不惊的榜样,从容道:“你们说话也忒不小心了。”

  凌霄:嗯,有底了,听到了一些但绝对没听懂!

  不过区别不大,这等天机,只能坦白,编假话是绝对编不回来的。

  ——凌霄狂喜!她多少次蹦跶着往下砸康熙的底线,最后一道保命符就是和康熙坦白身世(咦)!

  就比如说吧,侧福晋和雍亲王离婚康熙可能想刀了她,但如果是曾曾侄孙女和祖宗呢?视角骤然一变,凌霄保证康熙拔剑四顾心茫然!

  可惜康熙比她想的更“仁德”,凌霄竟也没机会认祖归宗——那我怎么用你骨头泡泥浆里说服你改革呢~

  没想到竟然有此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人嘛,总是更信赖自己偷听到的话,不是刀尖抵在喉头时的坦白,可信度还要再往上拔!

  此时尤其妙在还有嫡亲祖宗十三爷为她背书。

  事已至此,十三爷不敢欺瞒皇父,重又跪下,想着怎么坦白能不吓着老父亲:“……格格是有仙缘之人。”

  “什么仙缘?”

  胤祥道:“凌霄实乃儿臣后人,宗室格格,自二百年后来至此间!”

  凌霄叩首请安,为自己在带清叠上最后一层钢甲:“孙女凌霄拜见圣祖爷!”

  圣祖爷:“……”

  什么玩意?!!仙缘不应该是神仙下凡点石成金,仙缘就是变出一个大孙女吗?!

  康熙下意识看看两个无辜的被他带来的儿子,老三目光呆滞,老八面上是掩不住的恍然大悟。

  的确。康熙也忍不住想,从老四不进凌霄的帐到因为真爱所以离婚,从诗词首首名传千古到点煤成金飞梭织布,在这个真相面前一对照,所有糊弄他的理由都太糊弄人了!!!

  “……圣祖?”康熙声音发飘,“这就是‘雍正’给朕上的庙号?”

  是的,凌霄点头,圣祖仁皇帝陛下!

  忽悠皇帝,一骗三连,我是专业的!

  且说雍国夫人府的侍卫下人守门不利,可.皇帝要偷听谁也没法子,只能请十三爷反思你和凌霄关屋里说话是不是很容易勾起人的好奇心!

  但毕竟雍国夫人府的人前头有万年春和成三这样的好榜样,一个个做事极用心,眼见格格和十三爷并肩子跪下了,报信的人打马就往宫里冲!

  太子爷!不好啦!你爹趁你干活突袭你老巢啦!

  宫里一片生机勃勃,宁寿宫里太后正听东宫女眷们夸谢秋娘,永和宫中十四福晋为德妃侍疾,十七阿哥亲手包裹花束,四爷在南书房日肝万字。

  虽然不懂为什么康熙不在家跑出去玩儿,但四爷听了消息,放下笔提上斗篷就走。

  一个爹一个凌霄,个个不省心,如果再连十三弟也跪那儿了……

  “太子爷。”魏珠迎上前,为难道:“没有吩咐,奴才们不敢近前禀告。”

  四爷压根不理他的话,大步往前走,扬声道:“儿臣胤禛求见!”

  门户大开,康熙眼瞅着胤禛直冲进门,不由冷笑说:“怎么,怕朕抢了你四爷的大孙女?!”

  朕还想你千防万防是把朕当什么人,果然朕才是真正的祖宗!

  胤禛步子骤停,目光扫过胤祥和凌霄,乖乖跪下了。

  “……起来吧。”康熙叹息一声,毕竟已做了太子,体面是要给的,吩咐老三和老八说:“扶你们太子爷起身。”

  胤禛听这话阴阳怪气,正是极忐忑间,却见皇父目光温煦地望着他,褒扬说道:“雍正朝十三年,干得不错。”

  胤禛呼吸一窒,鼻头一酸,眼泪簌簌而下。

  继位的疑云始终在他心头环绕,他努力干活忧患终日,未尝不是要向眼前的君父证明自己有德有行,未尝辜负大清江山!

  “儿有父王的英雄胆”!

  一旁凌霄看着他们父子君臣相得,暗暗点头,看看咱忽悠的效果!

  康熙是不如雍正好忽悠,忽悠他四直接上“大清亡了”,他四就能眼睛发红命不要了。但区别在乎,当日凌霄忽悠雍正是空口白牙,如今对上康熙底气就足多啦。

  工厂以产量初步展现了它的威力,雍国夫人言行合一救亡图存,还有一个太子爷鼎力支持她!

  胤禛、胤祥、凌霄……康熙看着眼前这已经把大清进度条推到雍正朝改革的三人组,“纵然如此,问你们一个欺君之罪,你们可认么。”

  胤禛带头认罪。

  “为什么不告诉朕呢?”康熙自言自语,问凌霄说,“可是因为你要反清的缘故?”

  凌霄答道:“臣父为亲王之子,而愿亡大清以救天下。宣统皇帝之父摄政王,私下声言说愿意回家抱孩子。这是我大清在二百年后救无可救的缘故!”

  老皇帝丝毫不动摇,“怎么,到二百年前,世宗爷能救,我这圣祖爷便不能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