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我在四爷后院背了首诗(清穿)> 我在四爷后院背了首诗(清穿) 第2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在四爷后院背了首诗(清穿) 第25节(2 / 2)

  四爷:……好像是这个道理。

  凌霄问出这个问题,答案就立刻在心里冒出来了——首要问题是区分敌友!

  雍正帝在压制豪强、开搞土地兼并、缓解社会矛盾的时候,不纳税的人是他的敌人。但他本质上跟这帮人还是一伙儿的,自然想要他们的认可。

  凌霄把这些在心里绕了一圈,趁着四爷被自己的问题问懵,抓紧时机忽悠:“所以我们要得民心,就不能靠报纸!得让我们的宣传和文化深入民间!你抓紧了民间的文化,就是抓住了民意,既不被皇帝忌惮,又比文人夸几句强出百倍去!”

  四爷果然意动:“不用报纸,还有什么新奇事?!”

  凌霄:这就要说起《女巡按》了!

  请允许我隆重为您介绍中国戏剧在清代的艺术大融会——京剧!

  凌霄从年前在府里看昆曲就惦记上抄戏了。穿越前辈们抄红楼梦抄金庸,凌霄是比不上这样百万字的记忆力,但抄戏对一个伪戏迷来说,问题还真不太大。

  戏曲好啊,信息量低,老百姓都能看懂;擅长抒情,尤其好在能把简单信息框定的感情用唱段推到极致,非常感染人。

  很适合在大清搞先进文化宣传!

  做这样的宣传工具,王府里的昆曲班子是不行的。以唱腔论,昆曲是“雅部”,唱的是文人传奇;各个地方声腔是“花部”,唱给老百姓听。民间地方声腔在清代融合大成,是为京剧。

  “乾隆爷今年多大了来着?”凌霄问四爷。

  有著名诗人殷鉴在前,四爷对这一问虽然摸不着头脑还是提起了警惕,“四岁。”

  “乾隆爷八十大寿那年,四大徽班进京祝寿,在京城沟通艺术交流唱腔,逐渐形成了京剧。”

  四爷一下被提醒了:“汗阿玛六旬大寿,也召了民间戏班进京。”

  “正好戏曲人才都在。”凌霄总结,“与其老想礼贤下士对待什么文人,不如直接搞文化产品面向群众搞宣教嘛。”

  “对啊。”四爷一下子就有了点子,“可以唱唱汗阿玛少年擒鳌拜!中年平三藩!晚年……”晚年废太子?

  他正琢磨着怎么歌功颂德当个大孝子,凌霄满脑袋小问号。

  啊这,你的宣传、我的宣传好像不一样。

  “爷。”凌霄小心提醒他,“我只会抄。”

  至于你规划的康熙三部曲,可以拨款排新编戏……

  四爷奇道:“你说的这个京剧,就没有颂扬朝廷的戏码?”

  “……这个,京剧是民间艺术……”

  凌霄见四爷总不往自己忽悠的道儿上走,心道那你别怪我给你整个狠活儿了。

  她从桌上笔架取了毛笔,刷刷刷写了一段唱词,递给四爷看:“这个就很符合现在的朝野局面!是曹操和曹丕的对唱!”

  四爷拿来一看,眼中透露出迷茫的光,脸整个就木了。

  凌霄积极凑旁边给他解释,“唱这段之前是曹操问这太子之位给谁,曹丕回答说非儿莫属!你看聊得多敞亮!”

  爷,您是不是特有代入感~

  四爷拿纸的手微微颤抖。

  “曹操担心曹丕登基之后残害手足,曹丕说的多好啊。”凌霄指着纸上的唱词——想不到父虽英雄也气短,儿女情长何须言。儿不是逐贼防盗的看家犬,要做那破雾的蛟龙在九天。

  “‘扫灭东吴夺西川’、‘定叫那汉帝把位禅’、‘儿有父王的英雄胆’。爷,你看这词儿亮堂啊,选继承人不沟通政治理念,难道还是看谁受宠爱吗?您那些兄弟,再天才,还能比得过曹植吗~”

  四爷:别说了别说了。

  凌霄跃跃欲试:唱!都可以唱!

  四爷看着纸上的字句,惊恐地构想了一番这要是唱给皇父听……本王还要命!想要我死你直说!他一把攥住了纸,三两把撕碎了。

  凌霄拼命憋笑。

  哎呦祖宗,再也不想对文化创作指指点点了是不是!

  想要政治化?可以,就怕药效太猛你受不住啊,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她想到这儿,乐子人心态又上来了:“爷,就算现在不合适唱,以后咱安排上!总比大义觉迷录好呀~”

  四爷:“……你准备排《女巡按》是吧?”

  第29章名声在内的侧福晋

  戏不是说出来的,是唱出来的。谈完事儿凌霄也不多留,四爷却叫住她:“别走。”去书架上取东西给她。

  凌霄这才想起来还没要排练经费,开心等着,等来了一本雍正皇帝御笔心经。

  凌霄:“……”

  “你在屏风上写大字尚可,写小字毛病就全出来了。”四爷嫌弃道:“回去也抽空练练字。”

  胤禛的字算是不错的了,凌霄也不挑剔,深吸一口气收下了,然后跟他伸手:“爷,排戏的钱,您看给多少呢?”

  这是大清文宣事业的第一步,四爷只好翻出一个匣子,取了银票给她。

  凌霄踮脚探头:“呦,私房钱啊。”

  大孙女笑眯眯地立那儿,四爷便顺手又取了一个荷包递给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