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章(1 / 2)

  “得,又疯一个。”张三寺说。

  池闲站在姜霁北身边,用审视的目光看了聪叔片刻。

  他忽然开口问:“聪叔,你是不是认识这个镯子的主人?”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

  (1)地皮卷:本文中的“地皮卷”传说取材于作者小学时的自然课老师讲的民俗传说,哥哥背弟弟的故事为自然老师原创,感谢老师。另外国内确实流传着另一种关于地皮卷的传说,又名“吸血毯”(参见百度百科同名词条),据说生活在热带雨林中深潭里或岩层的缝隙里,与本文中的“地皮卷”略有出入。

  第43章上路(14)

  听到池闲的质问,聪叔浑身一僵,矢口否认:“不!我不晓得!”

  “你肯定见过。”见聪叔这反应,村长顿时明白他肯定知道什么,上前把他扶起来,“你记得什么事情,就跟我们讲。”

  “不,我什么都不晓得……”

  饶是村长再怎么盘问,聪叔也一个字都不肯说了。

  他攥着自己的衣领,直说自己血压高、胸口闷、脑袋晕,无论如何都要回家吃降压药。

  村长没辙,只能放他走了,又让几个村里的年轻人把零散的白骨收起来,送到派出所。

  姜霁北和池闲去韦业家换了一身干净的旧衣服。

  村里的男人平均身高不过一米七,他们两个长得高,穿上韦业的衣服,显得很不合适。

  韦业好人做到底,骑着摩托车去村里一个高个子年轻人家借了两套旧衣服回来,两人这才勉强穿上。

  土里土气的衣服被两个高大英俊的年轻人穿在身上,倒还真有那么几分质朴的味道。

  来都来了,韦妻又把他们两个留下来吃了顿便饭。

  覃斯文见他们留下来,皱着眉头,很是不满。

  “总不能不让人吃饭吧。”张三寺坐在覃斯文面前,大大咧咧地拍着覃斯文的肩膀。

  “对啊。”丁慧也小声地说着,伸手扯了扯覃斯文的衣摆。

  这一次的食物是在广西最常见的米粉。

  米粉是米浆做的,米浆在模具里薄薄铺开,凝固后切成一指宽的薄长条,就成了“切粉”。

  切粉外表洁白细腻,晶莹剔透,口感滑嫩爽口。

  汤底是韦妻自己做的,是最常见的普通吃法。

  切粉在沸水里一烫便捞出,浇上热汤,汤里是煮熟的碎猪肉花、切碎的猪肝和猪肠,再根据个人口味撒上葱末、油炸黄豆和萝卜干,一碗热腾腾的家常米粉便可以上桌了。

  姜霁北没搭理覃斯文,他捧着韦妻给自己烫好的三两米粉,往碗里夹了几筷子酸笋,一口气连粉带料全部吃光,这才缓了过来。

  “别吃那么烫的。”池闲提醒他,但姜霁北已经一口气把滚烫的汤全部喝干净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