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节(2 / 2)

  李承逸让她叫姐妹来陪玩,她说丢不起这人,传出去以后在姐妹圈里别混了。

  汪潋把状告到父母那边去,父母打电话给闻家昌要说法,闻家昌冒火质问李承逸怎么总搞不定自己老婆,李承逸骂汪潋不懂事……接着又是一轮新循环,越洋电话打了两天,商量不出一个能让李承逸回国的方案。

  闻家昌只好放弃,把电话打给宁好,要带她去。

  电话中三言两语,关于项目说得多,关于为什么不带李承逸,他含糊其辞,只说:“刚办婚礼,就让他们安心休假吧。”

  宁好听了几句项目的情况,中途才切换免提,不过这一句闻斯峘的确听见了。

  她第一反应是去观察他的表情,他表情很淡,看不出听闻父亲明显的偏心后脸上显出恨意。

  不禁佩服,他更擅长隐藏自己的情绪。

  闻家昌的意思是让宁好立刻动身,他派人到明州高铁站接,并没有征求她的意见,更没有提到闻斯峘。

  通话结束她收起手机,他将伞换到另一只手,两人从面对面变成并肩向校园外走。

  “出了什么事?工地上人身安全事故?”他刚才从闻家昌语气中已经感受到事态的严重。

  宁好摇摇头:“资本没人性的,工地上那种事故不至于惊动董事长,顶多变成一个汇报数字。你爸爸要亲自去明州,大概率是项目资金出了大问题。我之前看见公司oa系统里,明州泰和城的项目经理叫闻天朗,是亲戚吧?”

  “是二伯的小儿子。”

  “对这个人你有没有了解?”

  “我母亲很少提我同辈这些堂兄弟,可能她也不太熟悉,不过二伯这个人,”他说着笑了笑,“她常会回忆,告诉我他们这些亲戚一些事,似乎认定我总有一天是要回归家族与这些人打交道的。”

  宁好见他笑得似有弦外之音:“二伯是个麻烦人?”

  “除了那些很主观的唾骂,我从她的话里推断出的线索是这个人自私精明势利。我父亲要为了跟母亲离婚时,大伯是反对的,说‘看在两个孩子的份上夫妻应该一起奋斗好好打拼’。二伯是家里最先接受李路云的人,父亲还没离婚,他已经把李路云当座上宾,因为李路云是江城本地人,他认为将来一家人借着东风去大城市发展对子女好,叔叔姑姑都看他眼色行事。那时候他大儿子正好高三,他让大儿子第一志愿填了江城理工大,其实我这堂哥的分数能考个211,宁愿放弃211也要挤进江城。”

  “大儿子现在也进了云上?”

  “没听说,不过光是雾凇院就干了八年,这位堂哥毕业时云上还在艰难时,按二伯的个性,是不会让他儿子陪着创业的。”

  她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明白了。”

  既然二伯最先见风使舵接受李路云,这些年他一定在与本地弟媳处好关系方面不会懈怠,两家应该很亲近,这次去不要轻易否定项目经理的工作。

  “需要我陪你吗?”关切的语气。

  宁好回过神,轻声道:“不用了,你去了帮不上忙,你忙你的吧。”

  帮不上忙,就不能单纯陪伴?看来还是不需要,闻斯峘无奈地叹了一声:“那我送你到明州。”

  “嗯,”宁好反应慢了半拍,惊讶得转头望他,“……明州?”

  “我陪你坐高铁到明州,等接你的人接到了,我自己买票回来。”

  宁好又微怔:“其实用不着。”

  闻斯峘掏出手机,已经开始选乘车时间:“我乐意,你难道不想和我多待会儿?”

  她笑了,双手把伞接过,方便他操作手机。

  闻斯峘一边买票,一边想她这个优点,别人对她的好,她总是稍稍客气就收下,心里丈量分寸,来日找别的机会再还,不矫情不扭捏,不会把一桩好事拉扯成尴尬难堪的僵局。

  这也侧面说明,对她好的人太多,她已经很习惯泰然地处置别人递来的好意。

  走到大路边,伞正好在她手里,闻斯峘说:“你在这等我,我把车开过来。”

  没等她反应,人已经跑进雨里。

  她望着他的背影有些恍惚,许久,移开眼睛。

  闻斯峘送她送到明州,像一个热恋中男人正常的追求行为。宁好也逐渐在心动与戒备中找到平衡点,暂不辩论真假。

  不过高铁列车上没有太多时间闲话聊天,大多数的时候,宁好在接听电话,没听电话多半是因为信号影响而中断。

  被闻家昌指派,即将来接她的人正是他那个侄子,任项目经理的闻天朗。

  两人联系上之后,宁好开始向他了解项目情况。

  闻斯峘在一旁听着,她温温柔柔地盘问“钱是转去了他们名下的公司?”、“谁名下?儿子还是父亲?”,对面像挤牙膏似的问一点说一点,不知是不是错觉,她似乎心情很好,但也能感受到她提问中的压迫,想象得出对方应是有些招架不住。

  对于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她的办法是原封不动把提问再重复一遍。

  闻斯峘甚至怀疑,中间有几次电话断了未必是因为信号差。

  又中断一次。

  宁好早觉察来自身边那道目光,对视过去:“你笑什么?”

  “那你笑什么?”他问。

  “我没有笑。”

  “你脸上没笑,心里在笑。”他很笃定。

  宁好只好笑着承认:“出来混都是要还的,明州这个项目像极了当年的雾凇院。闻家昌初到明州需要一些人帮忙解决当地关系,有两个合伙人,其中一个还是当地公安局长的儿子。这两个小股东以各种名头陆陆续续支走了4500万工程款,像当年的闻家昌一样,不过他们占的股份少,工程干完回款也赚不了那么多,所以这个坑他们就不打算填了,项目扔在那里停工摆烂。”

  闻斯峘虽是外行,但也马上就明白谁的责任:“闻天朗管理太松散了吧。”

  “内部打听了一下,说是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在家里打了几年游戏就进了公司,在江城总部混了好多年,闻家昌大概以为他攒够了经验可以放下去独当一面,没想到还是不靠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