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7节(1 / 2)

  虽然出来才几天,而且住的也舒服伙食也好,但是回家两个字,还是让大家兴奋起来,立刻所有人都应了:“好!”

  等着第二天,退了酒店,燎原厂一行四十余人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航程。

  路上的时候,张超男小声问:“厂长,你说我们这次成交额可是新纪录,会不会有什么迎接?”

  其实许如意给甘部长报喜的时候,甘部长就说了:“你们是大功臣,我们一定好好迎接你们。”不过许如意也想不出来怎么迎接,他们每次从广交会回去,省厅都会招来锣鼓队,敲锣打鼓戴上大红花,迎接他们回家。

  可是,在国际机场是不是有点太过招摇了。

  许如意就说:“大概是有记者采访拍照吧,下去的时候整理一下。”

  但许如意没想到的是,等着飞机落地,她看到了什么?!

  这一天风特别大,舷窗外,她看到了站在最前面的甘裕林甘部长,看到了老领导陆时章,看到了张维,还瞧见了张维身后的秧歌锣鼓团,当然,还有很多镜头,那是记者们在等他们下飞机。

  随着舱门的打开,大家都有些不敢往下走了,许如意被推到了最前面,她只是刚刚露脸,就听见了张维喊了一声:“奏乐!”

  似乎一下子,机场就热闹起来,锣鼓喧天,秧歌开扭,当然,还有她刚刚没注意到的拉起的条幅——热烈庆祝燎原机床厂打破技术壁垒,机床销量全球领先!

  仿佛在这一刻,照相机和摄像机都运转开来,许如意只听见咔嚓咔嚓的声音,那是在拍下他们凯旋的记录!

  许如意往下走,甘部长他们也迎了过来,甘部长只有一句话:“许厂长,你给我们争光了!”

  陆时章倒是简单,“做得好!”

  至于张维,许如意直接问:“张厅长,我怎么觉得这秧歌队眼熟啊。”

  张维笑的合不拢嘴:“那当然,是咱们南河的秧歌队。你不是跟我说吗?我们应该有自信。我想,这是国际机场又怎样?我们的燎原厂就是这么优秀,就值得这么庆祝,我就带来了!许厂长,恭喜你!”

  第108章三章合一

  张维说的是这次出国前,许如意找她签字时的事儿。

  那天恰好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张维就带着许如意吃了一次厅里的食堂。

  许如意见张维的时候,就发现她心情不太好,说真的,认识张维这些年,难得见她不高兴,办公室里不好聊私事,等着吃饭她专门问了问才知道,张维一直很欣赏的一位干部,居然趁着出国考察的机会,留在当地了。

  张维倒不至于迷茫,就是很不理解:“美国有这么好吗?”

  其实那阵这种事特别多,连带一些出了名的电影明星,都往国外跑,很多人宁愿去国外刷盘子也不愿意在国内干不错的工作,市面上,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对这事儿的讨论越来越多。

  许如意就跟张维聊了聊民族自信的问题,张维显然是记在心里了,居然将秧歌队放在了首都的国际机场。

  张维这会儿还畅快的笑着:“你每天早上给我一个电话报喜,我听了以后就高高兴兴去上班,进了省厅,我就给每个遇到的人说你们的好成绩,许厂长啊,你们在外面努力为国争光,我们在厅里可是整整乐了三天。”

  “许厂长啊,人家原先都说咱们夏国的机床不成器,我还记得三年前你去东阳厂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咱们因为自身实力不够,只能半进口,而现在,我们居然也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卖出去这么多数控机床,有了这么好的成绩。我昨天一提议,虽然大家都有点不好意思,可是还是都认为,该庆祝。”

  “我给你介绍,咱们省里可没有专门的秧歌队,每次省运会都是各机关企业自己排练的,今天,是大家连夜凑在一起排练出来的,名字就叫做《步步高》。祝咱们燎原厂,也祝咱们夏国的机床行业步步高。”

  说完,她就扭头冲着后面喊了一声:“跳起来吧。”

  霎时间音乐再次响起,热烈的秧歌又舞动了起来,锣鼓震天响,仿佛整个京市机床都变得喜洋洋。

  此时,飞机上下来的可不止燎原厂一家,还有不少来夏人士,显然没见过这种阵仗,都看呆了,许如意还听见有个外国人在对着伙伴说:“哦天哪,真的很热闹,没想到一来夏国就可以看到如此地道的夏国文化表演,很不错。”

  当然他们也会问:“为什么要这样迎接呢?”

  立时有人就说了燎原厂,这个倒是大家都知道,许如意他们就是从美国机床国际会展的举办城市坐的飞机,这些人自然也是那个城市的人,对这几天的报纸新闻绝对了解,听了后居然还点头:“怪不得,他们的确取得了好成绩,值得庆祝。”

  “原来夏国人这么的热情,我一直以为他们不喜欢表露情绪,看样子是我不够了解。这样很棒!”

  从遥远的芝城到京市,许如意他们整整坐了两天两夜的飞机,却不知道,燎原厂虽然离开了,但是他们留下的故事还在继续。

  时间向前推一天,在许如意他们还在遥远的北极上空时,美国有四家媒体发出了这样一则挺有意思的新闻《国际展会遇冷,长崎古田约会燎原厂厂长疑似协商价格》。

  新闻还配了图,就是他们吃完饭往外走的一张照片——照片中,许如意和北原在前,川田祥太跟在后面,三个人的样子照的清清楚楚。

  这新闻一推出就引起了一部分行业内人士的热议。

  毕竟,百万赌注摆在那里,但凡感兴趣的都去过展台试过了,燎原厂的设备的确是德国的质量,巨低的价格——甚至这个价格,他们都找不到一家可以比拟,原先大家都觉得日本机床的价格便宜,但跟燎原厂比起来,他们的价格也不怎么香了。

  可以这么说,这么多年了,他们就没见过有跟燎原一号燎原二号这么有性价比的数控机床。

  所以,谁能不关心它们会不会涨价呢!如果不涨价,说真的,那真是无敌,当然,即便是涨价到了日本人的价格,他们也觉得在精度面前,日本人引以为豪的工匠精神做出来的设备不怎么够看了。

  但谁不愿意便宜呢?

  所以也有争论:“燎原机床厂如果刚刚拿到市场就开始涨价,势必会丧失原有的优势,毕竟几次测试并不能够让用户完全认同,只有长久的口碑才是他们稳住市场的关键。”

  “如果这是真的,我希望燎原厂放聪明一点,跟日本人合作并没有什么好处,提高价格只会将市场拱手于人,任何利益都不如市场来的更重要!“

  还有议论日本人会出什么条件的:“事实上,我根本就想不到,日本人能出得起什么条件。燎原厂不缺技术,看样子也不缺资金,他们用什么打动这匹黑马呢。”

  “恰恰相反,我认为燎原厂缺乏的正是技术,他们发展快速的不可思议,但毕竟止步于16位微控制器,而现在各大机床公司所研发的32位微控制器已经开始落地,他们其实还是慢了一个时代。并且,燎原厂的数控机床展现出来的都是三轴联动,他们并没有四轴或者五轴技术,这恰是日本的强项。”

  这样的议论随处发生,仿佛只是一则行业动态。

  倒是许如意他们机场的欢迎仪式结束后,张元带队跟着张维返回南河省,许如意则留在了京市。

  一是为了对这次展出期间的详情进行汇报,二是她有些事情需要跟陆时章商量。

  哪里想到,甘部长他们倒是认为,燎原厂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是打了一场大胜仗,必须要好好表彰,另一方面又觉得,燎原厂取得的成绩很有代表性,恰好部委最近正在开会,全国省厅的代表都齐聚京市,准备趁机办一个对燎原厂的表彰和汇报会,给大家分享一下经验。

  这样一弄,许如意就得在京市多待两天。原本准备直接跟着去部委的,陆时章觉得她坐了一天两夜的飞机累得很,干脆说:“明早吧,赶紧回去休息。”

  这会儿是下午两点半,在美国正是半夜,许如意的确是困得不得了,也没强撑,先回了京市的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