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0节(2 / 2)

  贪小便宜的可能就是惹大麻烦!说不定还得供个祖宗——虽然是国企,要服从上面调配,可这也是他们花钱,为什么要给自己,你给别的厂去啊?!

  所以,郭大伟还去了一趟省厅,找到了陆时章,雄赳赳气昂昂地给他拍了桌子:“我们厂就这些预算,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购买其他机床,我们不同意!”

  结果陆时章抬头推了推眼镜问他:“谁说让你们付钱?是让你们试用。”

  郭大伟就愣了,“试用?免费的?”

  “没瞧见配字吗?”

  郭大伟这才反应过来,配就不是卖,那就是不用钱。他有点不好意思,可是,也不是很愿意:“东阳厂什么时候有数控系统了,是进口的吗?他们东西用的住吗?我的厅长哎,我们厂生产任务重,万一不行,这不是帮倒忙吗?……”

  陆时章直接跟他说:“让你试你就试,不行就如实反馈,难不成还能逼着你用吗?”

  郭大伟把话在心里转了转,算是明白过来,这事儿挺宽泛的,不是逼着必须用。那他就没必要跟厅里闹得不好看,大不了放那儿吗?他们厂最不缺的,就是地方了。

  所以,郭大伟笑眯眯地说:“那我们就试试,要是不行,我们也没办法。”

  陆时章点头:“可以。”

  那就没问题了,白来的设备,不能用也就是费点工时,扔那里就行了,要是能用,数控机床哎,可是帮大忙了。

  郭大伟这才回去,第二天,这两台数控机床就运了过来,为了使用新的设备,他们还专门建了个新厂房,郭大伟大手一挥,就让东阳厂的人将机床安装在了新厂房里,跟古田铁工所生产的铣床和长崎机床公司生产的磨床并排放着。

  他想的倒是挺好,这边是日本人安装,那边是夏国人安装。

  他虽然对突然安排的两台设备不太爽,可也是夏国人,在他看来,日本人虽然不咋地,但是数控机床水平是不错的,所以放一起,也可以让东阳厂的工人偷偷师。

  哪里想到,东西还没到,日本的工人看到他们移开了位置后,就立刻进行了询问:“请问你们这一块是用作什么?”

  负责打扫的工人哪里知道他们的忌讳,直接说:“哦,我们还有两台国产的机床放在这里!”

  人家古田铁工所的工人一听,立刻相互说了两句,不过用的都是日文,所以打扫的工人也没在意,就是发现他们明明干的好好的,突然出去了,好久也不回来。

  郭大伟接到消息的时候,是翻译传递的负责人的要求:“我们的机床需要独立的空间,不可能跟夏国的机床放在一起。请你们重新设计安排后,我们再进行安装。”

  一听这个,平江厂这边都奇了怪了,这12台机床可不止是古田的,日本的还有长崎的,更有德国的,明明别的都没问题,怎么就夏国的不成呢。

  郭大伟这人吧,虽然说自己嫌弃东阳厂的设备,可是别人要是对夏国的东西挑三拣四,也是不愿意的。

  他直接就过去问为什么,结果那位小胡子就一句话:“我们的数控机床无论是从噪音还是机身的震动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其他几家公司的产品我们能够确认可以达到我们的要求,夏国的可以吗?”

  郭大伟直接就被噎在那儿,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是真想说一句我们也行,可他怎么说啊,这是事实啊。如果行的话,怎么可能花大价钱进口呢。

  他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就跟被人扇了一巴掌似的,半天才回过劲儿来,点头说:“我们知道了,我们会找个合适的地方安排,你们继续工作吧。”

  那自然的,这两台设备就不能安装在新厂房里,只能放在旧厂房里。郭大伟心里过不去,都是新设备,人家的就能在干干净净的地方待着,夏国的怎么就必须在满是粉尘油污的老厂房里。他专门让人在边上腾了个地方,还用玻璃搭了一个简易防尘房,算是这两台设备有了位置。

  那会儿还有人说他呢:“别用两天就不行了,白费劲。”

  郭大伟心里没底,安装的时候,就在这边转悠,心里就一个想法:伙计哎,你争点气。

  不过当看着白色的机器从包装里拆了出来,一点点的放在了玻璃房里,郭大伟就觉得,不太一样。这外观,怎么看着不比日本德国的机器差呢。你瞧瞧这机身,圆润光滑,没棱角不说,细节处理得特别细致,手摸上去,简直就是享受。

  郭大伟忍不住又跑去新机房,专门四处摸了摸,想要比较一下,然后眼睛就亮了:一个感觉!

  而且配置还都一样。

  就拿铣床来说,主要是为了对曲轴的轴颈、连杆颈及轴肩部位进行粗加工,对于精度的要求不大。

  他们购买的古田产的这台数控铣床,本来是想要他们最先进的16位微处理器那一款,可是古田根本不卖给他们,最终只能配置了8位微处理器,只要将工件放在上料装置上,就可以进行连续铣削,根本不需要人工不停对刀。

  而夏国的这台他翻了翻,就愣了一下,主要是看到了上面数控系统的生产商——燎原机床厂。

  因为引进设备,燎原技术服务厂实在是太专业了,给他留下了好印象,这会儿瞧着数控居然是他们的,倒是有点放心,更何况,这上面写着居然也是8位微处理器,也可以在设置程序后,进行连续的铣削,同样不用对刀。

  郭大伟那会儿就一个感觉:这伙计……还不错啊。

  安装调试结束后,就开始了试运行。因为一开始并不知道会有国产机床,所以他们操作工都安排好了,而且进口的设备有多精贵大家都知道,最后只能是按着原计划来,技术最好的都在新车间轮班,这边留下的都是水平一般的。

  新设备24小时三班倒,一方面是为了尽快收回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保质期内,最大限度使用机器。

  郭大伟不放心,专门给操控国产机床的工人开了会,仔细讲了讲夏国机床的难处,为的就是一个目的:“好好用,有不行的地方就想想办法,多研究研究,人家生产出来不容易。”

  可是很快大家就发现,这日本的和国产的数控机床,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一个样啊!

  而且,这两台说数控机床无论是控制精度,运动速度,插补精度,还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反馈能力,都不相上下,如果非要挑毛病的话,那就是整体工件的精度国产的还是要差点。不过也合格了,外加这只是粗加工,根本不影响。

  虽然不是平江厂的产品,可郭大伟都兴奋的不行:要知道机床可是制造业的命脉,机床强,汽车轮船航空航天等等行业,都会受益。到时候,谁还能限制夏国的发展?

  所以,从那会儿起,郭大伟就对国产机床关注备至,他这才分心去打听,得到了确定的消息——这机床是燎原厂出数控系统,东阳厂出制造的,因为数控系统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所以这样的数控机床,他们足足分到了三十个厂子里,就是为了拿到一手资料。

  知道这个后,郭大伟自然上了心,非但将国产机床的运行情况记录,还让人把进口机床的相关数据一并记录,每周给东阳厂和燎原厂寄送一份,也是因为他这份细心,所以平江厂现在和东阳厂、燎原厂的关系特别好,尤其是燎原厂,每次数据升级,他们都是第一家。

  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事儿——最近东阳厂和燎原厂合作,新推出了卧式车床,这可是精密车床,是对整个曲轴止推面进行精加工的,因为他们一向很配合,所以第一时间就联系了他们,问他们愿不愿意试用,并提供数据。

  郭大伟当然愿意了!

  这不今天就要运过来了。

  又等了等,就瞧见远远地有辆绿色卡车出现,何华的视力好一些,一眼就瞧见了车牌:“是东阳厂的。他们来了!”

  一听这个,郭大伟连忙带人迎接上前,只是没想到的是,除了卡车还有个小轿车跟在后面,进了厂子后停车,先下来的就是老熟人,东阳机床厂厂长胡浩,他正过去准备给打个招呼呢,就瞧见右边的车门打开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