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5节(2 / 2)

  齐丰专门挑了个正常时间给许如意打电话。

  许如意刚刚从京市返回燎原总厂——她接受了人民报的采访,同时,也接到了足足179家大小媒体的邀约,他们都想采访她,转发她和燎原厂的稿件,他们都想谢谢她!

  这些说是媒体,其实大部分都名不见经传。

  有的是厂子里的报纸,有的是学校里的报纸,有的是各市的报纸,他们其实可以完全不发声的,因为这年头转载是很正常的行为,没有人会说一句:你转载了别人的文章,就要给稿费,你学会了文章上的办法,就要说谢谢。

  可他们都站了出来。

  许如意那天让工作人员说都同意,其实不是她不想多接几个电话,多跟这些可爱的人说几句话,是因为她哽咽了。

  写文章很累,尤其是她如今工作多,几乎是见缝插针才能找到时间,而且这会儿也没有电脑,所有的都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甚至有时候需要用图来做标注,还要自己拿着尺子一笔一划画出来。

  但瞧见了这179个名字,她这会儿觉得一点都不累。

  采访完后,她又仔细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机床升级改造的意义》,发给了这179家媒体,让他们选取片段进行加工转载。

  今天是刚回来。

  接电话的时候,郭培生还在办公室呢,正跟她说今年的秋交会情况,目前一期已经结束,跟他们预想的一样,大家的锅炉都上了控制器不说,还都五颜六色花哨起来,让采购商们齐齐称赞。

  不过燎原厂的生意并没有因为加入了竞争变差,春交会的锅炉订单已经陆续交付并投入了使用,口碑非常好,燎原厂的锅炉肯定是不可能跟那些国际大牌媲美的,但是,在这个价位,有这样的外观质量服务,那是无可出其右的。

  所以,今年秋交会不少东南亚国家的锅炉厂都组团过来采购了。

  另外是其他厂家签署的订单,也有燎原厂的利润——通过了实际使用证明,长安机器厂的控制器质量完全合格,却比国外知名品牌要便宜不少,几乎所有的采购商选配的都是长安厂的控制器。

  这可是燎原厂和长安机器厂共同研发的,每一台都有燎原厂的分红,算是隐形收入。

  郭培生笑的皱纹都堆在了一起:“比春季多了360万美元,二期还在进行中,应该是能维持春交会的成交量,很是不错啊。”

  说完了,郭培生就起了身:“行了,你忙活吧,我这边还有不少事儿呢。有空咱们再说。”

  许如意就笑着问:“啥事啊这么忙?”

  郭培生很不满的看她一眼:“你说啥事啊,你从国外拿了一千多万美元的订单,咱们省就是东阳机床厂也没在国外展览中有这成绩,说是让咱们写份材料交上去,要表彰。这活你肯定没时间,我给你写呗。”

  许如意没想到是这个,顿时不好意思了,她实在是忙。

  这种汇报还会发在省政府或者厅里的内刊上,其实是一种荣誉,开始的时候,郭培生觉得,这是露脸的好机会,所以都让许如意写。许如意只能抽时间,可偏偏需要写汇报的时候,一般都是他们做出了成绩的时候。

  譬如广交会拿回了成交量,专利运营中心开始办公。

  对其他厂家来说,拿回了订单回来生产就行,可燎原厂不一样,他们厂底子弱,广交会回来不是扩厂,就是找合作,许如意忙的团团转,再让她写这个,郭培生都心疼,干脆自己来了,现在已经成了惯例。

  许如意立刻说:“多谢老厂长帮我!”

  郭培生临走前叮嘱一句:“回来放两天假,好好休息休息,年轻身体也重要!”

  许如意连忙应了,恰好电话打过来,郭培生看到是从美国打过来的,就知道是齐丰,跟着又说了句:“让他也好好睡觉!”

  许如意就听见,齐丰本来应该是想说话的,霎时间就没音了,一直等到郭培生离开,关门声响起,齐丰才出声:“老厂长怎么说起这事儿了。”

  齐丰跟郭培生根本没见过面,不过因为燎原厂的专利问题,打过不少交道,小老头看他啥都好,就一点觉得不好:日夜颠倒!用他的话说:“这身体不搞垮了。”

  齐丰知道这是好意,可又不想改,于是变成了能躲多远躲多远。

  许如意自然知道,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还属于两个国家,夏国人现在还处于远亲不如近邻的阶段,包个包子都给左右邻居和同事送一送,美国人应该是很注重隐私的,所以从不两边说话。

  这是难得相互碰上了,她笑笑:“没,他说我顺便带上你了。要不我跟老厂长说说,让他别管你。”

  齐丰立刻说:“别别别!老厂长说我,我就觉得有个长辈关心我呢,虽然不会改,但是就是有人记挂着挺好。”

  许如意:……又想被记挂又不躲着,这什么脑回路啊!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自己的脑回路还是不够啊,因为齐丰跟她说:“震惊体在美国火了!”

  震惊体还是许如意跟齐丰说的,可是这意思,许如意有点不懂:“怎么火了?你不就是发在机械日报上了吗?”

  这个报纸虽然名字高大上,但内容不怎么严谨,以许如意的认知就是《走进科学》这种,披着工业的皮,写着伪科普的内容,圈外人表示不感兴趣,圈内人表示看不惯。

  选它登报一是因为它名字像是正规媒体,二是自然也是因为好上。

  齐丰立刻说:“是,但你知道吗?登报那期的销量多了三成,我分析,一方面是你的标题太吸引人,另一方面日本人不怎么受待见。我本来以为也就是这样了,结果大前天我看到了一条这样的新闻。”

  “《震惊!昔日影后竟混成如此模样,没有最惨只有更惨》!你知道内容是什么吗?”

  许如意觉得有点耳熟,她年少无知的时候,没少被这样的标题骗进去,不过齐丰根本不用她猜,因为他根本压抑不住自己的震惊:“我还以为混的多惨呢,结果是盘点他们最惨的角色!而且你知道这是发表在什么样的媒体上吗?”

  许如意一听就知道,肯定答案很匪夷所思,要不齐丰也不能成为一个人型震惊体,他这会儿说话不带惊叹号好像不会断句!

  所以她也不猜,直接递梯子:“什么?”

  “《娱乐周刊》!而且还是封面!你知道娱乐周刊有多火吗?这可是全美销量最好的娱乐报刊,影响力巨大。前天出来的,昨天就有报纸学了这个标题,今天我去报刊亭,大部分的报刊已经都用上了!”

  “但有点很奇怪,居然有报刊开始对这个标题的来源感兴趣了,《机械日报》的编辑告诉我,他们已经收到了好几个电话,想要采访一下,为什么他们会想到耸人听闻的标题?!”

  许如意不太懂美国的报刊市场,不过她觉得,这又不是网络时代,大家会对一个梗是怎么来的去溯源。

  如今的美国即便传媒发达,报纸也不可能有这样快的速度去响应,除非是人为的。

  齐丰也是这意思:“要采访的媒体还都不错,我有种感觉,他们不是冲着震惊体来的,而是冲着这事儿来的。似乎是借着震惊体的火了,去推广这件事。”

  许如意同意:“我也觉得是。”

  “对吧!你也认同,可是这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