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7节(2 / 2)

  毕竟许如意可是参加过校园机甲大赛的人,需要从零开始手搓机器人,太知道手搓的痛苦了,更何况,他们的手搓,根本不用担心零部件的问题,只需要想好你的设计要怎么完成,如何组装就可以。

  但农机厂可是做一台母机?!

  瑞升机器附件厂厂长叶四新忍不住问:“你们就凭着图纸?这……还能徒手造吗?”

  罗勇有些不好意思:“不是不是,我们还去参观过两回,回来就根据图纸来进行改造了,但在这方面,我其实不是很了解,主要参与者,我们厂的钳工师父全秉信,关键零部件,都是他带着徒弟一刀一刀切削出来的。”

  果然是有厉害的师傅!

  可是还有别的疑问,禄全机床配件厂厂长熊计数就觉得奇怪:“罗厂长,你们有这么好的工人,还能自己造机床,怎么还能效益这么差?你们干点什么不行?”

  这是关键,连机床都能造了,那还有什么不能仿制的。

  大的那些他们拿不下的高精度机床,小到帮助各个厂提供进口设备的零备件,这都是钱,而且不是小钱,怎么可能混成这样?

  没想到一提到这个,罗勇就有些黯然:“这个情况有点特殊,我不方便跟大家说。”

  这话一出,大家是都愣了,这听着还有隐情呢,大家顿时心里痒痒,都想知道,这么一位老师傅,为什么不干了。不过,正事为主,大家还都记得,自己千辛万苦过来是干什么的。

  只是,农机厂可以自己造机床,这简直就等于开挂了,他们在人家后面说,那真是半点亮点都没有,不用许如意评论,他们自己都觉得,没啥戏。

  这会儿,大家忍不住看向了谢璋,就是这小子,开头说什么农机厂最弱,让农机厂先说,结果放了个原子弹出来,衬的他们都跟小米加□□似的,这两人住一个屋子,他们可不信,谢璋不知道罗勇的底细,那一看就是个老实人。

  谢璋自然发觉了大家的目光,不过他不在意。

  其实农机厂什么时候说都可以,毕竟事实在那里,但他怕的不是别人,是夹具厂,刘福生干的事儿他也知道,他走南闯北对南河的厂子太了解不过了,更知道的是,夹具厂为了赎罪,可是孤注一掷,全厂找了凶手让自首的。

  如今张老三进去了,如果许如意不合并他们,张老三的家人怎么办,厂子里根本就没法交代,肯定会乱。

  他怕的就是夹具厂以此要挟,闹腾一顿,谁也说不了。

  错过燎原厂,农机厂是寸步难行,错过农机厂,他认为许如意肯定会后悔。

  不如耍个聪明。

  但谁都不是傻子,你耍聪明别人识破了,肯定是要受埋怨的,所以他态度低得很,一个劲儿的笑着,随便别人瞪他。

  许如意倒是尽收眼底,觉得这谢璋是个人物。

  不过肯定不能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她直接说:“那罗厂长,咱们会后聊。”然后问,“请问,下个谁介绍一下?”

  一时间有点冷场,其实许如意觉得这个点的确是不太好,难以让人留下印象,可是,在大家都沉默了一分钟后,却又变成了一个特别好的机会了,毕竟打破沉默也是注意点。

  许如意刚刚还有一点没有说,厂子里的工人最重要,同样的,管理者也同样重要。

  她知道,厂子经营不善,厂长肯定不是十全人才,但她觉得,也不能完全否定,毕竟在夏国这个历史时刻,从过去的原料靠供应,任务靠下达,产品靠包销的三靠企业,突然变成了自产自销自己找门路,适应不过来也是有情可原。

  郭培生和薛红英都是很好的例子,就连木艺厂的武广进,最近干的也是有声有色,他们只是不够全面而已。

  而且,由原本的厂长进行管理,厂子的适应性更好,会更快的完全转化。

  好在,许如意并没有等太久,很快就有人打破了沉默,“我们来说说吧。”居然是肃南市夹具厂。

  葛旗亮说完就有些紧张,生怕许如意不搭理他,没想到的是,许如意居然很鼓励:“葛厂长,请说。”

  葛旗亮连忙从包里将这两天连夜做好的夹具厂的资料拿了出来,递给了许如意,这才慢慢介绍,譬如成立时间,占地面积,拥有职工多少人,现有设备和产品,他说许如意就翻看,毕竟一开始就满意夹具厂,说明他们自身的条件都是合适的,所以葛旗亮是越说越自信,甚至,他还记得强调了一个好处:“我们和红星厂挨的很近,更方便管理。”

  许如意再问:“还有补充吗?”

  葛旗亮摇摇头:“没有了。”

  随后,其他几个厂子都一一介绍了一下,有的很周到,跟葛旗亮一样,带来了自己厂子里资料,有的则是完全靠说——这样的一般口才很好,倒是也面面俱到,一点不落。

  最后一个是谢璋,谁都没想到,他说的居然是:“比之大家,我们厂的条件实在是差。我们厂一共有职工103人,各种机床加起来只有六台,最短的也有20年历史了,我们厂主要是生产各种机械配件,因为没有技术含量,销路很差,这几年就靠着我东奔西走找各种订单,我们给公家生产过大门,给锅炉厂置换过年货等等。”

  他这么一说,大家是真意外,这会儿不都应该是想办法往自己脸上贴金吗?怎么将家底都抖落出来了。

  可是,也没人笑话他,虽然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谢璋帮着罗勇让人气愤,不过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儿,能当厂长了,还能听点消息就敢跑过来自荐,都是聪明人,都知道,罗勇什么时候说都是一个效果,他们的确在这方面没人家亮眼,自然就消气了。

  而且,这会儿不少人其实挺心疼谢璋的,他们厂子再不济,还有老本吃吃,这金盛机械厂,真是啥底子都没有,就靠着谢璋一个人折腾了,怪不得,他这么年轻就能当厂长。

  不过,当大家以为谢璋怎么也要卖卖惨的时候,谢璋居然戛然而止:“我们的情况就是这样。”

  然后坐下了。

  罗勇在旁边都急了,连忙小声说:“你多说两句啊。”

  谢璋笑笑,显然没有再说的意思。

  许如意一切尽收眼底,直接道:“那我知道了,各位厂长,我会尽快研究一下,给大家答复。请问你们都定了回程的车票吗?”

  众人一听,还以为许如意是想赶人,哪里想到,她却说:“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去我们专利运营中心看看。已经正式办公几天了,截止昨天为止,我们已经收录了专利五百多项,每天还在快速的增加。”

  一听是个,大家只当她是提醒自己,有专利赶紧申请,童帼无奈道:“许厂长,你们的专利运营中心我们是早知道了,我们也都在厂里找过了,不过都不算是什么发明创造,没有啊。”

  其他几人也是这个表情,意思很明白:我们要是能有发明创造的余力,就不会入不敷出了。

  许如意一看就知道他们误会了,不过这也不怪他们,的确现在刚开始,他们还没有宣传专利转化这方面——他们的确是有相关的部门,叫做专利交易办公室,不过一开始想的是对外,只是没想到,经过这几天的总结,发现大家的专利范围很广,并不仅仅限于机床,也不仅仅限于厂子,还有不少工人,技术员,研究员,自己来申报。

  而这部分专利都有很强的实用性,他们也需要寻求卖出或者合作生产的厂子。

  眼前这几个厂子,目前效益都不行,但他们的厂长脑袋都足够灵活,许如意认为,即便是没有和燎原厂合并,给他们一个适应改革开放的支点,他们八成就能重新站起来。

  所以才动了这个撮合的心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