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节(1 / 2)

  倒是许如意,快走几步,拐进了院子里,果不其然,来了这么多车,本地的肯定也不少,这会儿排队都排到院子里来了。

  不过大家也不烦也不着急,居然前后左右都在相互的交流:“我们本来没当回事,毕竟这种改进还是很多的,后来省厅专门组织人进厂讲课,才知道这些原来都是宝贝啊,那肯定能报就报。”

  “我们也是,谁能想到这些也能换钱呢?”

  一位大肚子厂长点头,“虽然说是人家燎原厂卖了专利,一年能挣不少钱,但我们没指望这个,就是想着别让咱们东西被国外人拿走就行了。咱们的机床技术,还是差点的。”

  “这位厂长,你这说法就有点偏颇,车床发展到现在,已经开始自动化,但不得不说,基础还是普通的金属切削机床,我们的控制系统是不行,但是在使用普通机床上,我们的经验也是别人望尘莫及的。别忘了,我们就是用这么老旧的设备,建设了一个崭新的国家。”

  “我很赞同许如意厂长的想法,我们的发明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反倒是在实用性上要远远高于国外的同行,他们根本不可能有这么窘迫的使用环境,也不会有这么大量的使用机会。”

  “所以,专利的申报是重中之重,我们不是在滥竽充数,我们抱着的可真是金子。”

  许如意扭头去看说话的人,很年轻,个子高高的,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不知道是厂长还是技术骨干,不过这番话说的可真好,他的话音一落,不少人都给他鼓掌,就连刚刚那位大肚子厂长都认同:“你要这么说我是同意的,的确,我们的大量实践经验,可不是他们能比的。”

  对啊,我们有着他们没有的大量数据库,虽然现在不用这个词,也没有进行归纳总结,但是这是我们的宝藏,只要好好利用,我们就能脱颖而出!

  许如意很快走到了大厅处,薛新成这会儿正在这里守着呢,瞧见许如意立刻过来了,他显然也知道了她被带走的事儿,可是这里又不好细说,只能简单问一句:“没事了?”

  许如意点头:“放心吧,介绍一下吧,现在怎么样?”

  薛新成是如今的中心主任,所以大家都叫他薛主任,这会儿直接说:“在开始办公之前,我们的第一期期刊《专利》已经印发,在上面介绍了申报专利的办法。”

  “我们分为两步骤,第一步骤是初筛,是电话办理,无论远近,必须先打电话,向接线员介绍自己的专利,由我们的技术人员进行初筛,认为有申报需要的,会进行电话通知,办理申报。”

  “办理申报分为两种,一种是距离比较近的,可以现场申报,这个就在我们的大厅里,一种是距离比较远的,我们提倡挂号信申报,可以将所需的所有材料加盖公章介绍信,统一寄过来,我们会有工作人员进行审核。”

  “所以虽然想要申报专利的人很多,但是咱们还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现场的这些,是前一阵子48家工厂,还有一部分南河省的厂家,我们试运行了一下电话初筛,今天通知他们过来办理。”

  许如意点点头,“我逛逛。”

  倒是井渭南,许如意坐车走了后,他就给肃南市的公安打了个电话:“你们查的怎么样了?”

  对方直接说:“耿明耀的简单,打他的那个叫做廖大勇,据廖大勇交代,耿明耀知道是他打的,还找过他的事儿,不过廖大勇比较横,耿明耀没办法,只能不了了之。这个耿明耀故意装不知道呢。”

  “刘福生那边人过去了,应该正问着呢。”

  刘福生住在夹具厂的医院里,公安的同志进来的时候,他刚醒,大概因为麻药时效已经过了,脑袋上还隐隐作痛。

  听着说要协助调查,还以为是问许如意的问题,所以扶着脑袋说:“我这边还是疼得厉害,你们有什么事快问,我得再休息休息。”

  这种事自然是虚虚实实,带队的王伟说:“我们还是想确认一下,你为什么会认为是许如意□□吗?”

  刘福生没当回事,毕竟这种事情肯定得调查清楚,可他并不怕,就跟对着方琴说的一样,他有理由啊,即便是模棱两可,别人拿他也没办法。他皱眉道:“我这个人,一辈子与人为善,跟任何人都没结下怨,怎么会有人要打我?”

  “再说,挨打之前,我唯一拒绝的,就是燎原厂合并这件事,而且燎原厂和光明厂合并的时候,也有这事儿,这可是人人皆知的,你们可以问问,谁不知道耿明耀那阵过得惨。无论是从因果关系,还是从直觉,只能是她。”

  “可是我们了解,从肃南市锅炉改造,你们似乎就有些不对付。”

  一听这个,刘福生早有准备:“是说全市都去找燎原厂改造锅炉,就我们厂没去这事儿吧,说真的,还不止这事儿呢,去年的秋交会,她主动搭话,我也没搭理她,这次的春交会,我们都是肃南市出来的,我也没靠前。”

  “这个是这样的,主要是原先是我们帮扶关系,是我们夹具厂帮燎原厂,我是下了车间考察过的,他们什么水平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才不愿意他们帮忙改造的。”

  “现在看,燎原厂的确进步大,改的比我们请的专家要好。但是当时当地,一个水平差技术差的厂子拍胸脯要动炉子,谁能愿意?虽然如今我们的锅炉成本高燃烧率低,可以得出结论改造失败了,但是我认为,我当时的出发点是完全没有错误的。”

  “至于许如意因不因此来讨厌我,是不是挨打的一个原因,这我认为,应该没有。我们这么小的厂子,她不值当注意我们,所以警察同志,我还是觉得,是因为合并的事儿。你们的调查,还是要往这方面用力。”

  他倒是给警察分析起来,而且说得似乎很公道,虽然对许如意打人有愤恨,却又能保证中正,怎么看都是个优秀干部,如果不是张老三已经自首了的话。

  张老三自首肯定不能只是他一个人,他还带着一个人小刘——否则的话,他也没办法说清楚自己从哪里知道燎原厂想要合并夹具厂的消息。

  他俩来的时候说的就很明白,张老三说的是:“一人做事一人当,我们一家人都在夹具厂,儿子16闺女14,正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阶段,我妈慢性病,厂子里不挣钱,吃药不报销,都得自己先垫着,我妈舍不得吃药,只能忍着,我怕她忍不过今年。半年不发工资还不放假,我们是想打个零工都没时间,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要是合并了,那就是翻天覆地,不但有钱了,老人孩子都有着落。”

  “我是主动打他的,就是想吓唬吓唬他,让他赶紧答应,谁能想他诬陷燎原厂呢,我必须得来证明一下,我连燎原厂那个厂长长得啥样都不知道,我们家穷的下班就回去窝着,自行车都卖了,我去哪里跟人家联系,还□□!”

  至于小刘说的则是听到的话:“他不是为了我们厂子,他清清楚楚跟他老婆说,是因为当初帮扶过燎原厂,他受不了燎原厂比他强。他就是为了自己才不应呢。”

  所以警察直接问:“我们怎么调查得知:你不同意是因为曾经帮扶过燎原厂,受不了燎原厂比你强?”

  这原因一直深深地藏在刘福生的内心深处,除了跟他老婆嘟囔两句,他从未说过,警察这么一说,他一个激灵坐直了,当然他不会承认的:“这谁说的?这厂子一经营几十年浮浮沉沉的不是很正常,我怎么会这么想?”

  警察将他的表情尽收眼底,突然说:“刘福生打你的人已经自首了!这就是他交代的。说是你和你老婆晚上吃完饭,在家里说的,你们家的大门没有关严,声音漏了出来。你还不交代吗?”

  声音突然加大,刘福生吓了一跳,脑袋嗡嗡的,下意识就想应了,好在他及时刹车了,没说出什么来。

  但是,自首两个字可是在他脑海里回荡!这年头查的这么严,打人可是要坐牢的,怎么可能自首?为什么自首?而且,他算是反过劲儿来了,怪不得感觉不对劲,这是许如意查着没问题,反过来查他了。

  方琴也反应过来了,心里已经害怕起来了,他家那个门锁不是很好用,刘福生又跟个大爷似的,进屋绝对不会关第二下,所以经常会留条缝,因为平时也没什么见不到人的,她那天也没注意,这是……让楼梯的人听见了。

  方琴这会儿是真害怕了,不过瞧着刘福生脸色不好,又不能不管,立刻说:“自首就自首,你们这是干什么,审犯人吗?我们就算是说了,也跟这个没关系啊,那……就是觉得夹具厂冠上燎原厂的名字丢人,这……这也不犯罪啊。难不成不愿意,挨了打不能多想吗。”

  “我们是挨打的人,你怎么能这么对我们呢?你们是不是反了啊。”

  这就是刘福生不害怕的原因,怎么说他都有理。

  哪里想到,王伟居然问:“但有一点不对。耿明耀挨打的时候,红星厂的产品都已经出口收到了第一批货款了,如果是他们想要合并光明厂而不成,这个时间点就是错的,他们不应该在十月揍他吗?!”

  方琴根本没听懂,刘福生倒是心里咯噔一下。

  王伟接着说:“而且我们也走访了光明厂的职工和肃南市知道这事儿的厂长们,大家都说,耿明耀挨打是因为红星厂待遇好而被职工忌恨。”

  “而你说你挨打是因为燎原厂想合并你们,你不同意。”

  “问题是,你怎么能从一个普遍认为被职工打的人身上,想到了自己,从而得出的许如意□□的结论呢?这根本就推不出来。”

  “除非,你下意识的就知道,你和耿明耀挨打是一个原因,但又想攀扯许如意,最终拼凑出了这么一条诬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