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节(2 / 2)

  听见是陆时章在主导,许如意就放心多了:“咱们队伍组起来了吗?”

  小赵秘书立刻说:“这几天陆厅长都在协调人员。我们响动很快,应该是没问题的。”

  许如意这才问:“大建那边是谁来?什么时候到?”

  小赵秘书翻着名单说:“来了一位副社长叫松山一郎,一位服务部部长,应该就是负责售后管理的,叫做大河原新。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律师和翻译。”

  这会儿他们自己带翻译了。

  “到达时间是后天三点,开始谈判是大后天。”

  等着挂了电话,许如意就叫了王石头:“去邮电局一趟。”

  许如意是打给在美国的专利律师齐丰,这会儿是夏国的中午,不过在齐丰那边,恰好是午夜。

  一般人许如意不会打扰,但她知道齐丰是个夜猫子,喜欢夜里加班,因为他觉得这事儿夜深人静,效率更高。

  ——许如意曾经就不睡觉这个事儿跟齐丰探讨过:“会不会容易猝死?”

  虽然两人见的不多,但合作多了,自然就熟悉了。外加齐丰说话随意,许如意也不用端着,一向是有什么说什么。

  齐丰的回答简直让许如意哭笑不得——“我是华人啊,如果按着祖先来说,美国的黑夜就是我的白天,这就是我的基因。”

  许如意的回答是沉默:这也忒能扯了!

  果不其然,电话打过去立刻就被接通了,齐丰传来了精神奕奕的声音:“许厂长,欢迎来电。”

  许如意:“你的基因真强!”

  齐丰哈哈大笑,不过很快就进入了工作模式:“谁让你每次找我都是好事,挣钱谁不精神,不精神那是神经病。”

  “好了我不跟你扯了,你是要大建的相关资料吧。是这样的,美国方面的我已经给你收集完毕了,等会儿你到了地方有了传真机,我发给你。”

  “日本的我跟那边接触不多,刚刚找到了一位愿意帮忙的同行,还在收集中,可能要晚一些。”

  许如意就说:“明天我给你传真号码,你发给我。日本最晚多少?我后天之前必须拿到。”

  齐丰想了想说:“这样,夏国时间的后天中午,无论有多少,我都会给你先发传真,剩下的我再去收集。你确定有那份报告吗?”

  许如意点头:“肯定有,但是文章的名称可能记得不是很准确,需要仔细查找一下。”

  齐丰点头:“我知道了,放心吧。”

  当天许如意就去了省城,不过这次不止是王石头跟她去,郭培生居然给她配上了个秘书——张转男。

  用郭培生的话说:“你事儿太多了,得有个人帮帮忙,我给你找了个秘书,是工人出身,但是报了管理,学的很出色,又在办公室待了两个月,我观察了一下,小姑娘人很机灵勤快,心思也正派,正好给你搭把手。”

  许如意一直没带秘书一是因为她除了做饭不行,其他的都能自己处理,二是厂里没什么合适的人。

  如今郭培生给她配了,她就带着。

  这个女孩24岁,长得干干净净,原先是厂子厨房里的临时工,许如意的培训班培训部分临时和正式,她才报名得了这个机会。

  许如意见了一下,是个挺大方的女孩子,见了她先交给她一张表格,笑着说:“我在补习班学的,这样可以更直观。”

  许如意瞧了瞧,上面列出了她现在会的事情,譬如初中文化,会接听电话传真,英文能够简单对话等等。

  许如意挺惊喜的:“不错啊。”

  于是,这次去省城许如意的小团队就升级成了三个人,司机王石头和秘书张转男。

  好在他们现在已经将光明厂接了过来,光明厂的招待所可以直接用,许如意就住在了光明厂这边。

  到了省城,许如意就去了省厅——到的时候陆时章正在打电话,瞧见她就比了个手势,让她一边坐一会儿。

  许如意就坐在了旁边沙发,自然也听到了陆时章的电话内容:“对,还是上次的索赔案件,对方来夏的时间已经定了,在后天,所以需要提前报道。”

  对方大概给他了回复,陆时章说道:“好的,这涉及到南河汽车厂的巨额损失,时间很紧迫,请顾同志务必提前到达。”

  等着他挂了电话,就忍不住转转脖子,显然已经伏案工作许久了。

  许如意问:“顺利吗?”

  陆时章说:“我们本来就在准备,虽然大建很快,但能做的工作我们也差不多了。”

  “毕竟这是第一次,我们跟外商谈赔偿。所以各兄弟部门也都很支持。”

  陆时章介绍,相关单位轻工厅、商务厅都很关注,也给他们输送了人才——仅仅日语翻译,就集合了六位。

  夏国去年才颁发了《律师暂行条例》,而且要求很严格,整个南河省都没有几位,还是专门从南河大学法律系和司法机关找的专业人才,组成了律师团队,以备咨询。

  但是,陆时章也坦诚:“相关经验并不成熟,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我刚刚打电话就是给商务部国际贸易司的顾怀茗,他在这方面经验比较多。”

  还有外援?

  许如意点点头算是放了心。

  为了这次谈判,机械厅专门腾空了一间大办公室,不过许如意来的太早了,今天才发的通知,大家都是明天到位,所以这会儿人不多——几位都是翻译,在翻译一些找到相关资料。

  许如意看了看,都是一些案例,是做参考用的。

  到了第二天,大家才到位,许如意瞧见了不少熟人,譬如南河汽车厂的副厂长余为怀和技术科科长刘海涛,还有进出口管理处的任晓友,吴海棠,还有几位律师。

  见了许如意,大家都上前纷纷跟她打招呼,也给她介绍了一下,许如意这才知道,这些工作人员来源可是五花八门,譬如说翻译,有商务厅的有轻工厅的,还有一位来自于南河大学,他是教授日语的。

  至于法律工作者,则都来自于司法部门,不过薄弱的是,他们对国际贸易相关法律掌握的并不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