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节(2 / 2)

  许吉祥说:“姐你好不容易回来,不用提这些,咱们走回去吧。我好久没跟你一起走了。”

  许如意就没提,将地瓜又分了许吉祥一个。

  姐弟三个人就这么并排着慢慢往家走,冬天的日头落得很早,没到家就已经天黑了,街道上只有微弱的灯光照着。

  可就这样,三人也没什么害怕的。

  许如意跟他们讲讲自己去干了什么,见识了什么,他们听到许如意连厅长都见了,一个个惊奇的不得了。许如意则听听他俩上学的见闻,这么说了一路,还把热乎乎的地瓜吃了,就到家了。

  家里还有许为民炖好的排骨,这会儿吃了地瓜已经不饿了,一人喝了碗汤吃了两块肉,晚饭就解决了。

  等着写完作业,熄了灯,许吉祥就把被子放在了许如意的身边,靠的特别近,“姐,我想跟你一个被窝。我的被子盖上面。”

  许如意有什么不同意的,“好啊。”

  等躺在了一起,许吉祥还冲着外面喊了一声呢:“哥,我跟姐一个被窝羡慕吧。”

  许为民的回应是:“哼!”

  许吉祥就是个小八哥,说了一晚上了,还有些没说够,又叽叽喳喳给许如意说了半天不让许为民知道的小秘密。

  譬如说班里有人给她写情书,她没同意等等。

  到了最后,她没说的了,还不想睡,就搂着许如意的胳膊,许如意才问:“今天怎么回事?”

  许吉祥蹭了蹭许如意的胳膊:“姐,我就知道你会问的,我也不是故意不告诉你。是去年毕业的一个姐姐,没考上大学,今年复读了,结果月考成绩很差,她家里的妹妹也上学呢,实在是供不起了,家里的意思就是不让她读了。”

  “我俩是打水的时候认识的,她明天就回家了,今天过来跟我告别。”

  “她家里让她干什么?”

  “等招工吧。反正不读书就少一笔开销,一个月吃饭住宿也不少钱呢,更何况,她还能在家里帮忙干活。”

  许如意没想到是这事儿,不过也挺正常的,这年头家里都不富裕,上个学不容易。“好招吗?”

  许吉祥这个还是知道的,毕竟当时许如意在读中专,家里又欠钱,她和哥哥都不想读大学的,准备毕业就招工,所以没少打听。

  “等机会,主要她是农村户口,又是女孩子,不是所有的工种都能干,像是煤矿啊这些,都是要男同志的。”

  许如意就问:“这种等招工的高中生多吗?”

  许吉祥可是知道姐姐的本事的,她这么问就说明她有法子,她一下子就精神了:“姐,燎原厂要招工吗?”

  “不是现有的几个厂子,是一个在筹备厂子,需要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来做学徒工。”

  这个就是许如意跟陆时章提过的工艺工程师,当然还有销售工程师。

  工艺工程师是协助大家购买新设备的,对客户提供技术服务,譬如制定选配方案,按着客户的需求进行工艺实验,还有指导安装试用等。

  销售工程师则是懂技术的销售员,他们需要走出去推销,能根据客户的要求来推销产品。

  许如意肯定是要建立自己的技术服务厂的,这是里面的最重要的两个角色,所以要求也高,要有比较高的学历,还得能放下身段愿意学技术。

  许如意本身想着,问问郭培生看看怎么招工更合适,没想到许吉祥这边就有这样的人。

  许如意把要求一说,许吉祥立刻点头:“有不少呢,考上大学的才是少数。没考上的,就算是城里的,也好多没工作,现在招工的少,好多都干着临时工等顶替呢。”

  顶替是这年头的特色,就是作为职工的父母退休后,空出来的名额,可以给自家的儿女。

  这一方面限制招工人数,另一方面这年头的人生孩子也早啊,高中毕业18岁,往往父母才40出头,离着退休十几年呢,那等工作真是望穿秋水。

  结果就是大龄没正式工作的青年特别多。

  许吉祥就问:“姐,你们什么时候招工啊,我告诉王璐去,她肯定愿意。”

  许如意就说:“目前还没有这个实力,等需要了,就会有通知,你先告诉她,让她好好准备,即便我们厂没有,也会有其他厂这样招工的。”

  许吉祥点头,不过这会儿终于情绪不低落了,“姐,有你真好,你不知道,我看着她就想起了你,想起了我和哥,你那会儿上中专我们都心疼死了,都觉得毁了你一辈子,我和哥都想高中毕业就不上了。没想到……”

  “没想到我还挺厉害,现在不仅能供你们上学了,还能让其他人也有工作。”

  许吉祥点点头,“我姐最厉害了。”

  第二天,许如意就去了燎原厂,郭培生显然已经知道她回来了,在厂里等着她,见面后,许如意就把报告的副本给了郭培生,在他看的时候,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想带着技术人员参与进去,同时咱们厂也进行筹备,毕竟除了东阳厂,有这种设备升级需求的厂家还很多,到时候都可以服务。”

  郭培生就说:“那你得先准备着,这活要干的话,得要技术人才,咱们厂的技术员水平一般。”

  许如意也是这意思,要是行的话,就不会锅炉漏点都解决不了了。

  这事儿她也想过解决办法:“如果只是一台机器的话,我配上两个助手完全可以。这只是一个技术加中介的工作,我来负责出维修方案,沟通购买原件,指导安装。其他都可以让需要升级的工厂工人动手。”

  “如果以后多了的的话,上百台机器,光靠我自己是不行的。我想的是这样的,我需要一个团队。恰好这次东阳厂升级,可以提前将这个团队拉起来。”

  郭培生的担忧也在这里,“去哪里弄这么多人?”

  “红星厂可以分出一部分。”她把跟杨又春说的话说重复了一下,“现在还不知道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会不会要我们的人,但是我觉得提前准备没问题,毕竟他们不用,我们以后也用,反正现在也是闲着,不如趁机培训。”

  如果是一般人,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如此大动干戈,肯定是不行的。

  但郭培生太了解她了,二分厂早就空出来了,这事儿是她认定的事儿,自然支持。

  郭培生点头:“这个可以。”

  他以为这就够了,毕竟红星厂的大专毕业生足足有105个人,这里面懂技术的就有六十多位,足够许如意施展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