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抢了孽徒男主的饭碗> 抢了孽徒男主的饭碗 第7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抢了孽徒男主的饭碗 第78节(2 / 2)

  “妖兽。”沈映宵念叨着这个词,“莫非是古籍上记载的那种兽类?”

  凌尘点了一下头,却没直接说妖兽的事,而是扫了一眼周围:“这条长廊,以及里面的石室,很像是上古宗门里的建筑。”

  顿了顿,他问沈映宵:“这里是蜃景内部?”

  沈映宵有些惊讶,他没说,师尊居然自己猜到了。

  他没直接承认,只低声道:“我也不清楚,师弟打晕我之后才把我带走的。先前我还在宗中,醒后一睁眼便已经被锁在那方石室里了。”

  时时刻刻不忘上眼药。全方位对师尊展示小师弟的危险性,务求让师尊警惕那个孽徒。

  沈映宵这么一提,凌尘想起戚怀风下秘境的频率,更确定了:“应该是了。上古宗门的遗迹大多已经磨灭,这方石室却颇为完整,墙壁上的阵法也隐隐同外界相连。或许是从前的大能将这里封存进了蜃景当中。”

  居然能想到用这种地方藏人,他这个小弟子还真是……

  颇有创意。

  自己要不要也找一方秘境把徒弟藏进去,免得再被那些人盯上逼问?

  想到沈映宵身上的伤疤,凌尘目光沉了沉,周身气息微冷。

  沈映宵立刻背后一寒,隐约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抬头悄悄去看凌尘。

  凌尘面色却没什么变化,只接着刚才的话继续道:“上古宗门常常豢养妖兽,有些妖兽力量强大,却异常凶残,这里应该就是用来关押妖兽的地方。”

  妖兽其实就是靠浊气修行的灵兽。若是用人类来类比,它类似于浊气入体的魔修。

  沈映宵也看过一些古籍,知道曾经有一些御兽宗,宗中弟子会和妖兽签订契约,弟子靠清气修行,妖兽则吸收浊气,不时反哺饲主,事半功倍。

  只是浊气这种东西容易勾出心魔,不仅对人有威胁,同样也能让兽类失控。听说不知从何时开始,越来越多的御兽者被反噬,再加上妖兽勾结形成兽潮,后来这门功法就成了禁术,逐渐失传,妖兽也被悉数剿灭。

  凌尘刚才被银面人扔在这,看到长廊上的阵法,又隔着石门听到里面的锁链声,还以为那个丹修是找到了一只早已绝迹的妖兽送给他做“奖励”。

  可没想到一开门,里面却是……

  想到这,凌尘低下头看了看怀里。

  徒弟有所察觉,立刻看了过来:“师尊,怎么了?”

  凌尘平静地移开视线:“没什么。”

  沈映宵:“……?”

  ……

  石廊不长,两人很快就到了尽头,但这里的出口却被一块巨石牢牢封死。石块上刻着极其复杂的阵法,一看便十分麻烦。

  凌尘放下沈映宵:“到我身后去。”

  沈映宵应了一声,也没逞强,往后退了一步,围观师尊研究这个让他头大的阵法。

  凌尘很快便看出了情况:石块上绘制了许多空间阵纹,随着阵法变化,打开后恐怕会连接不同的地点。

  如此精妙,的确像是蜃景之中会有的东西。

  如今知道的信息太少,凌尘也不确定哪个位置算是安全。好在这里面隐约能窥出八卦阵图的痕迹,既然这样……

  凌尘没太犹豫,将阵法调转到生门。

  阵法转动,逐渐成型。下一瞬,面前的巨石忽然爬满裂痕,从内部绽开了道道刺目的光芒。

  凌尘略微眯起眼睛,腰侧长剑应声出鞘,横在两人身前。

  不过这扇石门似乎只有变换位置的作用,倒是没有攻击袭来。

  等光芒散去,两人重新睁开眼,就见堵在出口的巨石已经消失,这里竟然变成了一处山洞的洞口。

  洞外正值白天,阳光暖暖地洒落在山坡上,而山洞前则有一条被踩踏出的土路,斜斜通往山脚。

  沈映宵怔怔地望着这一幕,忽然意识到什么。他回过身,就见不只是洞口有变化——身后那一条刻满阵法的长廊也不见了,变成了一座短短的普通山洞。

  凌尘回头看了一眼,没找到阵法的痕迹,便也不再犹豫:“出去看看。”

  沈映宵跟着他往前走了几步。

  跨出山洞,仰头往外一看,就见对面的山上建筑林立,居然是一处陌生的宗门。不知是天然而成还是人工为之,整座山峰隐约是个虎头的形状。

  沈映宵心里忍不住跟剑灵嘀咕:“这跟你描述的蜃景好像不太一样。”

  先不说位置问题,至少就没有剑灵所说的那些让有缘猪含恨而亡的蚀骨毒雾。

  剑灵:“我连普通的秘境都搞不太懂,何况是这种蜃景。或许那毒雾本就一阵有一阵无,这会儿正好是没有的时候——你还是先找找出口吧。”

  沈映宵已经在找了。

  很快,他的目光就落在了对面的虎头山上,望着那处宗门。

  倒不是找到了出口,只是……

  沈映宵暗自碰了一下自己的丹田,总感觉体内的魔种,好像有些异动。

  察觉到这一点,他又转头看向凌尘,却见凌尘没什么反应,目光也不在那处宗门上。

  沈映宵不禁疑惑:师尊也有魔种,可却像是没察觉到什么,难不成是他的错觉?

  凌尘察觉到他的目光,以为他在忧心别的事,于是开口道:“蜃景与其他秘境不同,没有特定的边界。入口还勉强有迹可循,出口却要难寻许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